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战争轶闻     
抗战初期的1937年底,任中国战区司令长官的蒋介石收到一种特殊礼品——一匹优种战马。赠马的是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的朱德总司令。 1937年10月28日,十八集团军在刘伯承师长、陈赓旅长的指挥下,在山西娘子关平定县七亘村附近,歼灭日军二十师团辎重部队400余人。那匹战马就是这次战斗的战利品。  相似文献   

2.
曹英哲、王楚英先生所著《抗日名将叶佩高》一书,2002年6月由香港影画艺术出版社出版。叶佩高将军战功出众。1937年淞沪会战时,他任国民党军第33旅旅长,曾率部在主要作战方向的第一线浴血奋战73天。期间,第33旅曾4次攻克敌我争夺最激烈的要地罗店,扭转不利战局。该旅防守的阵地往往成为该作战方向“敌无寸进”和“独有未陷”的例外。1938年武汉会战中,该部在国民党军第30集团军一退再退的情况下,冒雨急驰4昼夜,提前一天到达指定地区,尔后连克金牛山、北极峰等地,并打退日军的反扑。次日,又击退日军多路进…  相似文献   

3.
1930年10月,蒋介石对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结束后,将冯玉祥西北军之第5路军收编为国民革命军第26路军,孙连仲任总指挥、赵博生任参谋长.1931年1月,蒋介石令该路军从山东开赴江西对红军进行"围剿",因不满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和蒋介石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不抵抗政策,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指导下,同年12月14日,第26路军将士共17000余人,携带两万多件武器,在中共地下特别支部和参谋长赵博生(共产党员)、第74旅旅长季振同、第73旅旅长董振堂和第74旅第1团团长黄中岳等的率领下,在江西省南部的宁都县宣布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  相似文献   

4.
秀甲天下的峨眉山麓,有一支国防新军--乐山陆军预备役步兵旅。在这个绿色方阵中,一位身材魁梧、肩扛预备役上校军衔的预任军官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全军优秀预任军官、乐山市常务副市长、乐山预旅预任副旅长何健,一位把预备役工作当事业干的"名山劲旅"铸剑人。  相似文献   

5.
张兵 《环球军事》2012,(7):54-55
抗战时期,上、下细腰涧战斗是在日军集中优势兵力向我军进攻后,时任八路军—二。师三五九旅旅长王震依据战局变化,果断抓住战机,争取战场的主动权,从而化劣势为优势,转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6.
胡镇埔,祖籍大陆,1949年出生在台湾“眷村”。“陆军军官学校”第40期装甲兵科毕业,后又在“三军大学战争学院”、“三军大学战争学院兵研所”进修。曾任第95独立装甲旅旅长、第42独立装甲旅旅长。1993年1月晋升为少将,并任陆军装甲兵训练指挥部参谋长。后任陆军第249师师长,“国防部参谋本部作战参谋次长室处长”、“助理次长兼执行官”。1998年5月任“金防部副司  相似文献   

7.
<正>今年11月16日,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赫赫有名的一代名将、我心目中十分敬重和无限缅怀的老首长秦基伟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十多年间,我与秦基伟同在一支雄师劲旅中战斗和工作。他一直是我的直接首长,他任太行第1军分区司令员时我任团长,他任太行军区司令员时我任副支队长,他任第9纵队司令员时我任旅长,他任第15军军长时我任师长兼政委,他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  相似文献   

8.
六、广阳战斗 战斗时间:1937年11月4日和7日 战斗地点:山西省平定西南广阳村(今属昔阳县) 战斗手段:山地沟谷伏击战 战斗规模:旅级 我军部队:第一仗,八路军第115师第343旅第685团、第686团.第二仗,第129师第386旅第771团、第772团和第385旅第769团. 日军部队:日军川岸文三郎第20师团第40旅团主力一部和辎重部队.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115师师长林彪,第343旅旅长陈光、政委肖华、参谋长陈士榘,第685团团长杨得志、政委吴法宪,第686团团长李天佑.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处处长李达,第386旅旅长陈赓,第771团团长徐深吉、政委张南生,第772团团长叶成焕、政委谢富治,第385旅第769团团长陈锡联、政委黄振棠.  相似文献   

9.
1984年夏,在南京紫金山下,我拜访了传奇老人许世友。他一身绿色军装,真切直率,平易近人。这位叱咤风云的革命将领一生百折不挠,充满生命活力。他对笔者讲,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影响最大的首推毛泽东。说起许世友和毛泽东的关系,众人皆知:许世友最听毛主席的话了。一想到毛主席,许世友的心情就激动得难以平静。他对毛泽东有一种特殊的敬重之情。毛泽东也很欣赏许世友忠勇双全、胆识兼备、敢说敢为的士兵本色。当年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备受磨难,因受张国焘的牵连,许世友曾被关押,危难时是毛泽东亲自为其松绑。许世友常讲:“毛泽东两救我许世友”。…  相似文献   

10.
二、雁门关战斗 战斗时间:1937年10月18日和21日 战斗地点:山西省代县西北雁门关 战斗手段:山地关隘伏击战 战斗规模:营级和团级 我军部队:八路军第120师第358旅第716团主力 日军部队:日军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 我军主要指挥员:第358旅旅长张宗逊、第716团团长贺炳炎、副团长廖汉生 战斗部署:位于晋北雁门山的垭口附近,峰峦耸峙,陡壑错落.大约在汉武帝初年即置关,以防匈奴.  相似文献   

11.
李之玉曾经当过坦克团团长、步兵旅参谋长、坦克旅副旅长,是从基层军事工作岗位走过来的军事主官。2005初任人武部部长以来,他立足本职自觉践行先进性要求,恪尽职守,以与时俱进,艰苦奋斗,锐意改革.求实创新的精神,谱写了一曲曲武装事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2.
六师五家渠市有条将军街,街上竖立着很多六师前身部队指挥员的画像。画像里有位将军叫王近山,他是六师前身部队新四旅的旅长。在电视连续剧《亮剑》里,李云龙消灭了日军的战地观摩团,而李云龙的原型之一就是王近山。1943年10月,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冈村宁次,用"三光政策"和铁壁合围、铁滚扫荡、梳篦战术构成的所谓"铁滚式三层阵地新战法",对太行山区进行了疯狂的扫荡,妄图围歼八路军主力部队,摧  相似文献   

13.
木船血战日军巡逻艇宋孝和岳刚礼1943年2月,正当我苏北盐阜区军民准备对付日伪军大“扫荡”时,新四军第3师奉命抽调部分团以上干部赴延安学习,以保存干部,迎接全面反攻。第3师迅速成立了以师参谋长彭雄为队长、第8旅旅长田守尧为副队长、旅政治部主任张池明为...  相似文献   

14.
李之玉,曾是当地驻军赫赫有名的某坦克旅副旅长,也曾当过步兵旅参谋长。2005年初,组织调他到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任人武部部长。在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上,李之玉情注武装,创新求发展,谱写了一曲曲艰苦干事业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5.
忻口会战忻口右托五台山.左倚云中山.地势险要.是晋北通向太原的门户。1937年10月1 日,日军统帅部命令板垣征四郎率第5师团和察哈尔派遣兵团进攻太原。同一天,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调第14集团军至忻口与日军会战。阎锡山部署第14集团军及配属部队共8个军为中央集团军.由卫立煌指挥.在忻口正面组织防御;第18集团军(欠第120师) 及第101、第73师,新2师为右集团军.由朱德指挥.在滹沱河南岸罗(?)沟.峨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左翼:第6 集团军2个师1个旅及第120师为左集团军, 由杨爱源指挥.在黑峪、阳方口占领阵地.并以一部挺进敌后.威胁日军右翼;第34、第35军为预备集团军.由傅作义指挥,控制于定襄、忻县地区。10月2日,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混成第2旅团从代县崞县(今崞阳镇) 进攻.第19军坚守一周,9日崞县陷落:混成第14旅团4日饶过崞县进攻原平.第34军第196旅旅长姜玉贞率官兵与敌肉搏.伤亡殆尽.日军12日攻占原平.进逼忻口。  相似文献   

16.
1931年1月,国民党第26路军被蒋介石驱使,离开北方赴江西“剿共”。该军广大官兵受到红军反“围剿”战争胜利的影响和“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抗日反蒋浪潮的推动,在共产党组织的领导和协助下,在该军总指挥部参谋长赵博生(共产党员)、第73旅旅长董振堂、第74旅旅长季振同及该旅团长黄中岳带领下,经过大量准备工作,趁总指挥孙连仲、第27师师长高树勋不在部队的时机,采取果断措施,率所部1.7万余人,于12月14日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萧劲光任政治  相似文献   

17.
冯根锁  王永 《国防》2011,(2):26-27
兰雨田,1960年出生,1978年入伍,1983年入党历任战士、排长、参谋、副处长、处长、副旅长等职务,现为二炮国防动员委员会综合办公室专职副主任2004年任现职以来,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军事斗争动员准备,积极探索新形势新任务下二炮国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9军是一支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英雄部队。该军一部的前身为1945年12月5日在山西省洪洞县柏村成立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8纵队第24旅辖第70、第71、第72团(1947年5月在山西省闻喜县姚村调归第4纵队后,改称第12旅,辖第34、第35、第36团),刘金轩任旅长,李耀任政治委员,全旅共8000余人。第70团原为豫西第2分区特务1团,其基础是抗战爆发时薄一波同志领导的山  相似文献   

19.
马仁兴烈士     
马仁兴,1903年生,河北平乡县人。曾参加过北伐战争。在任蒋军骑兵28团团长期间,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率部起义,任我军团长、旅长、师长等职。在抗日战争期间多次立战功。1945年“八·一五”后,随林枫、  相似文献   

20.
君威 《军事史林》2010,(7):13-1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是由起义的原国民党军第60军改编组成的。 国民党军第60军组建于1937年,由滇军龙云下属部队组成,军长卢汉,下辖第1(旅长刘正富)、第2(旅长安恩溥)、第3(旅长杨宏光)、第5(旅长鲁道源)、第7(旅长龚顺壁)、第9(旅长张冲)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