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苏联的解体使世界地缘政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的世界地缘政治结构中,俄罗斯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思想发生了哪些变化,其走向如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军事战略走向都是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遏制战略是冷战时期美国贯彻始终的国家战略,虽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手段和名称,但其核心精神始终没有改变,直至今天,在美国国家战略中仍然可以发现其影响,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具有典型意义。地缘政治因素是影响遏制战略提出和形成的基本的、核心的因素,对遏制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地缘政治因素对美国遏制战略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掌握美国国家战略调整的基本规律,预测其变化趋向,以维护我国国家安全。一、地缘政治理论是遏制战略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美国经济实力的壮大和大国力量对比的变化,“孤立主义”的… 相似文献
3.
论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及其对我国和亚太安全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总统布什入主白宫后 ,就将中国明确定位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 ,并极力推动针对中国的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大力加强与台湾军事关系、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安全同盟关系及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美国新政府的种种举措表明 ,美国已对其军事战略进行重大调整。美国新的军事战略将把重心转向亚太地区 ,采取依托欧洲的亚太重心战略。毫无疑问 ,这样的军事战略调整将对我国的安全环境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拟从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原因、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重点和对我国与亚太地区安全环境的影响等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5.
张志鹏 《军事经济学院学报》1999,(2)
历史经验表明,军事战略总是直接或间接地服从服务予国家的经济利益。军事战略的根本目标就是为了维护或谋取一定的经济利益,经济目标的选择必须综合衡量军事战略的成本和收益。军事战略的实施需要经济基础的有力支撑。国家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力量调动、经济改革调整等都应为军事战略的顺利实施创造条件。要找准军事战略和经济目标、经济基础的切入点,运用军事战略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促进二者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在相当长时期内都是中国的最大威胁,对美军事斗争一直是毛泽东思考的首要战略问题。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积累了在战略上同美国进行军事斗争的丰富经验。深入探讨毛泽东对美军事战略思想,对于正确处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中美军事战略关系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作为中国革命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不仅深人思考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深刻认识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而且以批判倾向性错误的自觉行动积极修正自己对中国革命的方向和道路的主张,形成了丰富的军事战略思想。 相似文献
8.
9.
国民党的抗日军事战略,是中国反法西斯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史学界尚未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许多问题至今仍模糊不清。本文力图从国民党抗日战略的形成和实施上,进行粗浅的探讨和评析,以期对抗日战争有一个更为全面、透彻的了解。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是一个濒海向陆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中国人的陆地情结始终大于对海洋的向往。海洋对于我们来说太陌生太神秘太深不可测。但是不管熟悉还是陌生,陆、海两个方向的安全环境都是战略环境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客观存在。战略环境影响战略决策,战略决策来自正确的判断,要冷静、理智、正确,而不能凭一己之愿或是打一个美好的心结就可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2.
论任弼时对党的军事战略的历史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4月30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政治家、军事战略家任弼时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日。任弼时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在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多次担负重大使命,处理战略决策、战略指挥等重大问题,极大地丰富了党的军事战略的理论与实践,对党的军事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抵制党内“左”倾领导,赞同和支持“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抉择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确定了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由于自身经验不足和共产国际指导上的错误,土地革命战争的10… 相似文献
13.
从美国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可以发现经济发展的脚步与军事战略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互动的。冷战前的中立战略,为美国成长为经济强国奠定了基础;冷战期间的遏制战略,引致赤字绵延基础上的经济繁荣;冷战后的全球干预向先发制人战略的转变,催生了美国的新经济;今天的遏制加接触战略,使美国经济繁荣与危机并存。 相似文献
14.
1 94 9年以来 ,台湾军事战略经历了“攻势作战”、“攻守一体”、“守势防卫”“有效吓阻、防卫固守”、“决战境外”几个阶段。陈水扁上台以来 ,大搞“渐进式台独” ,使其“四不一没有”的承诺逐步空洞化。军事战略也突出了“反制”、“先制”的色彩 ,“决战境外”成为战略主题。在这种新的战略指导下 ,台湾当局进一步加大了军事上的投入 ;军队建设强调提高侦察预警能力 ,增强海、空军的作战能力和远程打击能力 ;作战准备注重联合作战 ,强调空中反制 ,“制海为首要” ,加强前沿部署 ,把主战场前推至海峡 ,以有效地控制海峡形势 ;作战原则采取“拒敌于彼岸、击敌于半渡、毁敌于滩头、歼敌于阵内”的攻势防御原则 ,妄图达到“以武拒统”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导读:
国家战略能力是国家领导集体治国理政能力的综合体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张文木教授,从世界史和地缘政治角度观察大国兴衰中的战略选择和利益得失,探讨在当代世界格局大变动中,特别是进入强国新时代后,中国需要何种战略思维和战略能力,以及在此基础上制定怎样的地缘战略. 相似文献
16.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来的70余年中,由于国际形势特别是苏联所面临的战略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苏联最高决策者所执行的国内外政策的变化,使苏联的军事战略思想经历了一个曲折的演变过程。对这个演变过程作一全方位的观察、思考,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二战结束后,日本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被迫进行了非军事化改造,“国家永远放弃拥有军队和交战权”的条款被写入日本国宪法。然而,日本在战败后不久就开始了重整军备的步伐,特别是在冷战结束后,其军事实力的发展更是咄咄逼人。这不能不引起人们对日本军事战略的关注和对其依附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如何看待中国的战略地缘地位,充分认清这样的地位如何反映在中国新的力量上,是构建地区安全架构需要解决的一个理论问题。第一,中国站在东方和西方中间,中国也就是中央国家的意思。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的时候,"中国"才有了这个正式的名字,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世界的中心"。但是,那个时候中国受到了西方势力和日本的入侵,西方国家可能把中国看作远东或者是东方,因为他们的角度是以欧洲为中心的。 相似文献
19.
作为利益与影响遍及全球的大国,美国的对外战略中总是带有地缘政治因素。“9·11”事件之后,美国借反恐之机,投棋布子、谋局造势,新地缘战略已初露端倪。与美国历史上曾经实行过的地缘战略相比,这个新战略既保留着一些美国既定的对外政策理念,又呈现出新世纪的新特点。总体看,美国地缘战略服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