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由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家法行政法室、北京法学会军事法学会组织编写、红旗出版社出版的《国防法知识问答》,今年3月在北京出版。该书由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乔晓阳担任顾问,中央军委法制局原局长、著名军事法学家、全国人大法工委许安标任主编,人大法  相似文献   

2.
国民收入分配是促进军事经济潜力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国民收入分配具有调整军事经济潜力结构,促进军事经济潜力合理布局,满足国家和军队对军事经济潜力需求等作用。只有增加劳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生产资料消耗,特别是实现“两个根本性转交”,才能加速军事经济潜力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增强军事经济潜力,是研究军事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军事经济发展战略,就是对军事经济发展全局的筹划和指导。设置军事经济发展战略目标,无非有两条途径:一是在发展军事经济实力上下功夫,以达到一定的军事经济实力为目标;二是在保持一定军事经济实力的前提下,把重点放在增强军事经济潜力上,以实现一定的军事经济潜力为目标。对这两条途径的不同选择通常是由国际形势、国家的政治制度、军事战略决定的。根据当前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我国的军事经济发展战略,应把重点放在增强军事经济潜力上。本文就如何增强军事经济潜力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军事经济史(1949—1989)》,军事经济学院程新桥、邬家能、蒋仕民合著,海潮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军费运动论》,军事经济学院陈大功、袁明全、潘爽亮主编,方正起、史林、李英成等10人合著,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1月出版。  相似文献   

5.
1927年到1938年,曾有数批德国军事顾问活跃于蒋介石政权的各主要军事部门及中国战场。德国积极向中国派遣顾问的历史背景和主旨是什么?德国军事顾问团的性质和主要作用怎样?德国最后又为什么主动而急迫地召回其全体顾问?本文拟对此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 德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战后虽受到凡尔赛条约的严格限制,但却利用各种机会,秘密而又积极地加强其在远东的影响。向中国国民党政府派遣军事顾问团就是其具体行动之一。  相似文献   

6.
李鹏  邓秀金  万国柱 《国防》2002,(1):41-42
开展科技潜力调查,准确掌握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科技设备、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的数量、分布、用途等潜力状况,是实现国家科技潜力向战争实力转化的基础性工作,是当前国防动员工作落实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的重要措施。但是,当前开展科技潜力调查工作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影响和制约了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是军事需求不明确,科技潜力调查工作只能“摸着石头过河”。由于各级军事机关没有提出相应的军事需求,对科技潜力调查什么内容、调查到什么程度等具体问题不明确,增加了调查工作的盲目性。加之调查人员本身  相似文献   

7.
苏联《军事历史杂志》1988年第11期,刊载一篇文章,指出: 美国民众尤其青年学生对军事历史的兴趣愈来愈浓。近10年来,美国高等学校中研究这一学科的学者增加了两倍。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只有几十所院校开设军事历史课,而80年代中期开设这门课的院校已超过400所。美国中学生也对军事历史的学习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军事历史方面的杂志、书籍、电影、电视剧等急剧增多,吸引了愈来愈多的读者和观众。1960年到1979年,美国出版的有关越南战争的书总共不到25种,而现在这种书已超过300种。1983年,美国陆军军事历史研究中心继70年代前半期出版的15卷的越南战争丛书之后,又开始出版名为《美利坚合众国陆军在越  相似文献   

8.
朱庆林(1948—),江苏省淮阴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副教授、军事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干事。朱庆林副教授,1969年入伍,197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大学毕业后到军队院校工作,长期从事军事经济理论研究和教学,先后出版军事经济理论著作9部,发  相似文献   

9.
在新年佳节到来之际,本刊老顾问萧克将军向本刊广大读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并给大家献上一份珍贵而特殊的新年厚礼——《萧克回忆录》。 可以说,该书的出版又为我国军事文学宝库增添了一部经典力作。在书中,萧老以严谨求实的精神,回顾个人将近70年的革命历程。特别是作为南昌起义的亲历者和见证人,萧老以详尽的文字为广大读者再现了我党领  相似文献   

10.
“军事人才”是军事人才学最基本的概念。近年来已出版的关于军事人才的专著共三本:一是《军事人才学概论》(86.8出版,于大清等著),二是《军事人才学引论》(88.12出版,裘克人等编著),三是《军事人才学基础》(91.4出版,阎宝珠主编)。毫不夸张地说,这三本书(以下分别简称《概论》、《引论》、《基础》)堪称是我国军事人才学的“三大基石”。然而,笔者在学习研究中,感到“军事人才”的概念尚需与几位军事人才学对前辈探讨求教。  相似文献   

11.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军事领域的变革改变了一国军事实力的内部结构,作为军事潜力的政治、经济、科技及人力等因素在军事实力中的地位正在明显上升;战争动员是这些军事潜力转化为现实的战争实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武部门作为我国战时动员的中坚环节,作为将国家的军事潜力转化为战时军事实力的催化性机构,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这一点,并不因其归建地方而有丝毫改变。  相似文献   

12.
确立正确的军事经济发展模式,对于从宏观上把握军事经济效益是极为重要的。所谓“小实力,大潜力”的军事经济发展模式,是指军事经济实体部分要小,要精干而有活力;潜力和动员能力要大。这样讲的理由有以下四点:一是在和平时期,军事经济实体过于庞大,与军事实际需求不相适应,军事经济组织的功能大于任务需求,无疑会加重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13.
告读者     
自1981年以来,我们已经出版了七期关于军事历史的增刊。现在,为适应军事科学研究工作发展的需要,经领导批准,决定从本期起,将这一增刊的刊头正式定名为《军事历史》,暂定每季度出版一期。《军事历史》的编辑工作,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并且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有关指示和决定,结合部队实际和今后作战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纳米技术是在军事需求下迅速发展起来的,虽然目前尚不成熟,但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军事潜力,因此极大地刺激着纳米技术的发展。本文分析了未来20年纳米技术的发展趋势,探讨了纳米技术发展可能对军事领域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军事出版物,是指用来反映和记录军事活动的图、书、报、刊、画、肖像、簿记等以及其他形式的出版成品的统称。它在军事活动中,及时传达国家和中央军委的指令,在指导军事人员的行动、相互交流经验、通报重大军事情况,以及记载各时期的军事经济活动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与其他军事经济工作一样,军事出版物的产出也需要一定的投入,因而也有其效益问题,也要讲究其经济效益。军事出版物经济效益,是经济学中的经济效益范畴在军事出版领域的延伸和运用。它是指军事出版领域的劳动耗费与符合国家、国防发展需要的有效成果的比较。用公式可表示为: 军事出版物=符合国防发展需要有效成果/军事出版物领域劳动耗费经济效益这一范畴的内涵,我们可从以下方面分析理解:  相似文献   

16.
名著介绍     
军事经济运行机制重塑军事经济学院万东铖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计约25万字。是我国军事经济学领域的又一新的较高水平的学术成果。此书的出版,标志着我国军事经济运行机制理论研究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该著立足于中国军事经济实际,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特点,提出了“利用市场微观调节,依靠政府宏观调控”为核心的军事经济运行机制理论体系。全书分为三部分六章。第一部分.理论准备。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对中国军事经济运行机制进行“重塑”?认为:从过去中国  相似文献   

17.
军事财力资源规定着军事潜力和国防发展的方向及速度。对军事财力资源实施科学管理,必须充分提高军事财力资源的利用率和转化率,为实现军事目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名著介绍     
军事经济学辞典军事经济学院刘化绵教授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1993年12月出版,计约80万字。收词近2000条。收词原则是:以反映基本理论的词条为主,以应用性词条为辅;以近现代词条为主,以古代词条为辅;以反映中国军事经济活动的词条为主,以反映外国军事经济活动的词条为辅。人物类词条限于有军事经济方面的专著者、有较丰富的军事经济思想者、在军事经济方面较著名的实践者等。著作  相似文献   

19.
由军事科学院军事运筹分析研究所周赤非研究员撰写的《新编军事运筹学》一书已于2010年1月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8章,40余万字,全国发行。该书是一本论述军事运筹学在重要军事领域开展研究和应用的专门著作,着眼于军事运筹研究生教学的要求以及军事人员进行研究的便利,  相似文献   

20.
由朱庆林、王新华、张忠义合著的《军事经济基本理论研究》一书,由黄河出版社于1993年2月正式出版。该书是作者1982—1987年的研究成果,是集中研究军事经济基本理论的一本专著。全书共十五章,约25万字。第1—2章分析了军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军事经济学说的产生和发展;第3—7章以军事与经济的矛盾关系为研究起点,分析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