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军党史资料征集办公室正在协助肖劲光同志整理回忆录,现将其主要做法摘要介绍如下: 一、摸清重点,立足抢救。肖劲光同志已八十高龄,要他自己做系统的回忆,比较困难.许多重要情况已记忆不清。特别是在他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中,有不少只剩下他一个当事人。为  相似文献   

2.
1950年初,春寒料峭。刚刚到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肖劲光,风尘仆仆地来到海防重镇威海。他是到刘公岛进行设防勘察的。随行参谋人员在码头口向渔民租了一条小船。航渡中,渔民得知他是新中国的海军司令员,睁大眼睛以不可思议的口气说:“你是海军司令,还要租我们的渔船!”这是肖劲光晚年在回忆录中讲的一件事。在记述了事情过程后,肖劲光深有感慨地写道:“这话对我刺激很大,可当时有什么办法呢?我这个海军司令真是两手空空啊!”“两手空空”,不是夸张。这时,军委海军领导机关尚未成立,华南地区和青岛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编辑同志您好! 我是一名与众不同的女孩,19岁的我热爱海洋,更热爱海军事业。我欣赏海军官兵驰骋万里海疆的豪情。可以说,我已成为一名海军发烧友了。我平时花钱很是节约,就拿外出来说,  相似文献   

4.
一 1957年11月,彭德怀元帅随同毛泽东主席和邓小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莫斯科参加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庆典和“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期间,我担任彭总的俄文翻译,彭总在同我们的一次谈话中,谈到了抗美援朝战争,他高度赞扬毛主席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用兵谋略,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祖国要我守边卡,扛起枪杆我就走……"1月29日,75岁的海军复转军人荆学增热血沸腾地唱起他最喜欢的革命歌曲,他是屯垦戍边50年的千名海军中的一员。这50年和歌里唱的一样,1100名海军复转军人听党的话,为了祖国、为了新疆,舍小我、顾大我,扎根兵团、奉献边疆,形成了一种超越自我的、以国家、民族的  相似文献   

6.
杨定善同志是嵩明县白邑乡白邑村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一位做过多年民政工作的退休干部李正发同志对我说,杨定善同志在朝鲜战场上第一个用轻机枪打落一架美军飞机。我听后,及时向杨定善访问有没有此事,他说“有,用机枪打落敌机我是头一个。”我请他讲讲当时打落敌机的具体情况,他点点头,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7.
本文节选自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同志回忆录第16章《就任海军司令员》,作者在本文中回顾了他担任海军司令员时期提出解放军海军战略的经过,并权威地诠释了解放军新时期海军战略的依据、内涵和必要性。经作者同意,本刊发表时略有删节,并对个别文字做了必要的编辑处理。本文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8.
马继东同志从一个非洲国家刚刚回国时,人瘦了一圈、黑了一层。他递给我一支来自赤道附近的香烟,味道怪怪,实在不敢恭维。我说:“咱们恐怕还得把你出国前中断的话题接续起来。”他想想,说:“你是指外国海军的黑话?”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您好。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今天怀着复杂的心情提笔致函。首先请允许我向劳累了一年的你们说一声“辛苦了”。今天下班时,借到了今年最后一期的《当代海军》,我不顾身体的疲惫一口气奔回家,仔细地看着,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受,酸的、甜的、苦的一齐涌上心头。我是一名军事爱好者,  相似文献   

10.
在海军首长关怀下,由资深新闻工作者赵兴德、李文喜同志撰写的《正步人生》一书出版,笔者细心拜读,为传主孙国桢的正步人生深深感动。他在海军大连舰艇学院任教几十年,11次参加组织国庆大阅兵训练,担任海军方队总教练、总顾问。毛泽东对肖劲光说:“海军走得像一个人—样”。这,孙国桢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1.
1956年8月底 ,父亲从大连到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毛主席抽出开会前的空隙时间会见了我父亲。他们已有17年没见面了。父亲多么想立刻见到多年未见的毛主席呀。当父亲见到毛主席时 ,即整装立正 ,响亮地喊了一声 :“报告!”并向主席行了一个庄重的军礼。毛主席满脸笑容 ,伸出双手同父亲紧紧相握 ,说 :“海东同志 ,你好呀!”父亲激动地说 :“主席 ,您好呀!”接着 ,父亲怀着惭愧的心情说 :“主席 ,在延安您交给的任务 ,我没有完成。我感到十分惭愧。”主席笑着说 :“海东同志 ,不是你没有完成任务 ,是你病了嘛!”父亲参…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中国舰船研究院的首任院长,为人民海军装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其间是海军装备发展最快的时期;他从中央军委副主席的位置上离休,但时时不忘人民海军的建设与发展。他的名字妇孺皆知——刘华清。近日,由刘华清本人撰写的《刘毕清回忆录》已正式出版。让我们通过一位刘华清的老部下,曾任中国船船研究院副院长的舰船专家尤子平先生,讲述刘华清对中国规船事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当代海军》杂志编辑: 你们好。我是一名军事迷,也是一名海军迷,我与《当代海军》已相识一年多了。通过它,我了解了  相似文献   

14.
孔烽 《政工学刊》2005,(1):60-60
岁月已把我变成了年近古稀的老人。虽说往事如烟,但年轻时军校毕业典礼后的一次座谈会,并没有因为时光的冲刷而变得模糊。相反,却常忆常新,不仅历历在目,而且时刻在激励着我要终生学习。那是在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我从地方中学考入军事院校,经过两年多艰苦紧张的学习,终于毕业了。毕业典礼后,在接待室里校首长和优秀学员共聚一堂。当座谈会快要结束的时候,政委同志讲起了他自己的故事———二十多年前,我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青年学生,从敌占区跑到延安,进了抗大学习。在毕业离校前,毛主席给我们作了一次报告。这是我一生不能忘记的。毛主席一…  相似文献   

15.
罗雪 《环球军事》2013,(6):64-66
有人怀疑我是中国间谍 对我来说,海军曾经承诺过的“入伍后迅速解决人籍”一直没有实现。不知道这跟我的爸爸曾经来基地看我是不是有关系。那是父亲第一次来美国看我,他知道我在美国当海军不容易,所以行事很谨慎,出去溜达也从来不拿照相机,为了避嫌。我都没敢告诉他,我的老美战友们总是开玩笑说我是中国派来的间谍,怕他更紧张,连门都不敢出了。  相似文献   

16.
他11次出任国庆大阅兵海军军官方队总教练他训练的“白色方阵”荣膺历次“受阅方队第一名”毛主席说:“海军走得最好,走得像一个人一样!”然而作为幕后英雄的他却有多少苦辣酸甜……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天安门广场大阅兵,写下一位幕后英雄的名字——孙国桢。他是共和国受阅大军中最老的教练,也曾是最年轻的教练,还是参加受阅次数最多、水平最高的教练。建国后的12次国庆大阅兵,他出  相似文献   

17.
抗战经典歌曲《在太行山上》从诞生至今已经传唱了70多年,曲作者冼星海同志早已家喻户晓,但歌词作者只能从乐谱署名上看到三个字:桂涛声。而有关桂涛声的生平事迹和创作这首歌词的时代背景,许多人已经了解得很少。不久前,桂涛声同志的亲密战友、当年上海读书生活出版社里的青年骨干、如今已年届90高龄的刘大明同志,在他的回忆录《风雪草青》里,记述了桂涛声同志的主要生平事迹和创作这首歌曲时的详细经过。  相似文献   

18.
己丑年转了一个轮回,1949年4月诞生的人民海军届“耳顺“之年。在海军建设之初走入这个群体的人,有的已驾鹤西去,健在者最年轻的也是过古稀近八旬的老人了。我作为这个群体的一员,在这喜庆日子自然感慨多端。  相似文献   

19.
生在五月形象特使生日思想“祝你生日快乐……”这首歌在我10年的军旅生涯中10次唱起,次次难忘!1999年,外景拍摄归途中,是随舰出海训练的海军战友在军舰上为我唱响,伴着滚滚浪花和海风;2001年, 生日第二天带着这美好的旋律,踏上了去往海南拍摄的征程,那一次我们顶住了地表近60度的炎热;去年,节目录制完毕后,节目组的全体同志手拉手为我祝福,送给我一个至今惊喜难忘的时刻。感谢生活这个版块的设置,让我今年又拥有了一个别样的生日——文字也是美丽的歌!亲爱的战友,请你和我一起感谢亲情、友情,生日这一天,我们因为充实,所以快乐。  相似文献   

20.
《政工学刊》2007,(10):64-64
“请毛主席升旗。”保存在中央档案馆的录音带上,传出当年林伯渠主持大会的声音,但林秘书长这句话不准确。在身边工作人员提醒下,他又大声宣布了一次:“请毛主席升国旗。”紧接着,话筒里传出焦急的问话:“升旗的机关在哪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