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师 《环球军事》2012,(6):25-26
2012年1月31日,英海军宣布向马岛部署最先进的勇敢级防空驱逐舰“无畏”号。2月10日,阿根廷外交部长齐默尔曼强烈指责英国在马岛部署一系列先进战舰的举动,英阿马岛局势火药味骤然变浓。面对英海军驻马岛地区实力的大幅提升,阿根廷海军(下文简称阿海军)在发生战事的情况下能否HOLD住战争主动权,战胜英国强大的远洋舰队呢?让我们先看看“白银军团”的实力到底怎样。  相似文献   

2.
近日,就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的主权归属,阿根廷与英国之间关系再度紧张。2月21日,阿根廷宣布封锁马岛附近航线。英国针锋相对,已向该群岛派出了4艘军舰及1个步兵连,提高岛上英军的防御能力。双方剑拔弩张,第二次马岛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3.
2013年的新年刚过,英阿两国为了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再起争端。1月3日,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德基什内尔在英国《卫报》和《独立报》上刊发的致英国政府的公开信上,指认英国占据马岛是“公然的殖民主义”行为,要求英国政府向阿根廷归还马岛。在信中,阿根廷还要求英国应该履行联合国1960年通过的有关结束一切形式殖民主义的决议,同阿根廷就马岛主权争端展开谈判。  相似文献   

4.
马岛战争中英国的外交谋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和阿根廷关于马尔维那斯群岛的领土纠纷由来已久,双方各执一词,相持不下。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进驻马岛,由此引发了马岛战争。战争期间,英国精心策划,积极开展外交攻势,使阿根廷很快就陷入了被动地位。在利用外交手段压倒对手之后,英国又以强大的军事打击为自己正名,实现了政治和军事斗争的双赢。  相似文献   

5.
1982年4月2日至6月14日,在南大西洋爆发了一场轰动全球,海、空、陆战俱全的现代化局部战争。这就是当代二流军事大国——英国和一个发展中的拉丁美洲较大国家——阿根廷之间,为争夺马尔维纳斯群岛(简称马岛,又名福克兰群岛)等岛屿的主权而进行的一场战争,世人通常称之为英阿马岛战争。  相似文献   

6.
1982年4月5日,英国国会“铁女人”撒切尔夫人在慷慨激昂的演说中痛哭流涕:“大英帝国的旗帜一定要在马岛重新升起!”整个国会此时群情激愤,以反对票为零的奇迹全体通过,立即对阿根廷宣战,收复马岛。3天后,一支以两艘航空母舰为首、由100多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远征队,浩浩荡荡地开赴到地球的另一端,意图将马岛收复。24年过去了。时至今日,对这场战争的性质虽然仍是众说纷纭,但战争中精彩卓绝的空战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7.
1982年4月2日凌晨,南大西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上响起了密集的枪声。4000余名阿根廷两栖突击部队,趁着夜色,从20余艘船上蜂拥上岸,迅即控制了斯坦利港各军事要点。驻扎在岛上的百余名英军仓促抵抗,仅两个多小时就坚持不住,宣布无条件投降。阿根廷国旗在晨曦中迎风飘扬。英.阿之间关于马岛主权的争端由来已久。16世纪这个群岛被发现后,许多国家曾涉足其间,以后长期属西班牙管辖。19世纪初,阿根廷脱离西班牙独  相似文献   

8.
海鹰 《环球军事》2012,(6):22-24
1月31日,英国皇家海军(下文简称英海军)宣布将向马岛部署该级舰的2号舰“无畏”号,以接替23型护卫舰“蒙特罗斯”号在马岛执勤,使世人再次关注英国海军,关注其能否在英阿矛盾激化后可能引发的第二次马岛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9.
褰丁 《当代海军》2001,(7):27-28
前不久,阿根廷与英国签署了一份谅解协议,协议确定允许阿根廷与马尔维纳斯群岛的私人飞机和船只在阿根廷大陆与马岛之间直航,但不包括商业航行。协议签订中,阿根廷方面还特别声明,此直航协议不影响阿根廷对马岛的主权所有。这一协议的签署意味着,自1982年马岛战争后,阿根廷与马岛之间中断的空中和海路交通开始恢复,表明英阿之间的战争阴影在逐渐散去。但是阿根廷有关马岛主权的声明,则又强化了近十年来英阿之间在马岛主权问题上不可调和的立场。  相似文献   

10.
刘永  文广 《环球军事》2010,(6):10-11
据英国媒体3月2日报道,英国首相府表示拒绝美国帮助解决英国与阿根廷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称福克兰群岛)问题上的争端。发言人说:“我们对国务卿的支持表示欢迎,以确保我们将继续保持外交渠道畅通,但美国没有直接参与的必要性。”正在阿根廷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3月1日表示,美国政府愿意推动英国和阿根廷就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进行谈判。英国此举令英阿马岛局势更具悬念。  相似文献   

11.
龙文 《环球军事》2010,(6):12-13
据阿根廷《号角报》等媒体报道,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克兰群岛)一直是英阿两国关系上的!定时炸弹”,双方曾在1982年为马岛主权开战,结果阿根廷落败。今年2月初,英国政府允许迪塞尔公司在马岛附近海域开采石油,引发阿根廷不满,阿根廷高级将领纷纷表态要收复马岛,英阿两国又处在剑拔弩张之中。  相似文献   

12.
潜艇史话     
1982年5月2日,英阿马岛之战激烈地进行着。阿根廷的“贝尔格拉诺将军”号突然火光冲天,爆炸声震耳欲聋,仅仅过了15分钟,这艘巡洋舰便拖着浓烟沉入大海。这是怎么回事?当时海面上并无敌  相似文献   

13.
1982年5月,令世人瞩目的英阿马岛海战进入了战争最为激烈的第二阶段,双方争夺战区制海权与制空权,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较为激烈。5月4日,从阿根廷“5月25日”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法制“超级军旗”式战斗机用一枚AM—39型  相似文献   

14.
4月的地中海,风正暖,波犹宁。英国“乌干达”号旅游船载着九百四十名青年学生,正在航行之时,船长突然接到游船被皇家海军征用的命令。海军要求他立即靠岸卸载,驶往指定地点执行任务。原来,阿根廷占领马岛之后,英国迅速作出了以武力重占马岛的决定。因为马岛远在南大西洋海域,离英国本土一万三千多公里,运输线长,英国政府决定,动员民间运力,征用和租用一定数量的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月9日,曾经参加过马岛战争的阿根廷“五月二十五日”航空母舰,从阿根廷南部的贝尔格拉诺港启航,前往印度接受拆除,使得航空母舰大家庭中少了一位成员,也使世界现役航母数量下降到了近年来的最低水平。那么,目前世界上究竟有多少艘航母在服役呢?  相似文献   

16.
1982年4月2日,阿根廷军队大举进攻本国与英国有争议的马尔维纳斯群岛,与英国军队展开了多日的激战,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英阿马岛战争。在这次战争中,心理战术与常规战术有机地结合,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给战争万花筒又增添了一种新的色彩。交战双方都把心战宣传作为击溃对手的一个辅助手段,摇唇鼓舌,以从精神上摧垮对方军队的作战意志。  相似文献   

17.
26年前的夏天,阿根廷与英国之间爆发的马岛海战以阿根廷的惨败而告终。在纪念马岛之战26周年之际,重新审视这次战役的全过程,发现阿根廷本来占据道义和地理上的两大优势,但失败的恰恰正是阿根廷,这里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18.
以弱胜强是指用劣势武器战胜强敌。下面向大家介绍3个在英阿马岛战争期间以弱胜强的海上战例。(1)阿根廷飞机击沉英国护卫舰“热心”号和“羚羊”号1982年5月21日,为在圣卡洛斯湾登陆,英军派遣了较多的舰船,向登陆场运送登陆部队及其装备,同时派出5艘护卫舰进行护航。这一天,天气十分晴朗,能见度极好,英军舰队按计划向目的地驶去。阿根廷对英军的行动早有准备,派出  相似文献   

19.
1982年3月底,马尔维纳斯群岛海空的火约味更加浓烈,战火一触即发。为加强对马岛的封锁,英国派出“征服者”号等3艘攻击型核潜艇驶往南大西洋参战。4月30日,英海军特混舰队开始实施对马岛全面的海空封锁。“征服者”号被部署在马岛以南海域。英军根据情报得知,阿方部署在该区域的是以“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导弹巡洋舰为旗舰的79.3大队。如若把该舰击毁,将给阿方以沉重的打击。于是,英国指挥部给“征服者”号潜艇下达了任务,消灭“贝尔格拉诺将军”号巡洋舰。  相似文献   

20.
马岛之战中的英国特混舰队司令官伍德沃德徐金洲1982年4月2日,阿根廷突然出兵,占领了英国殖民统治下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首相、素有“铁女人”之称的撒切尔夫人决心派遣一支特混舰队远征南大西洋,以武力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特混舰队远离本土作战,选择一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