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管-板焊接参数和结合区压力场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管—管板爆炸焊接动态参数和结合区压力场的测量技术和结果。实验中,用斜电阻丝方法测量动态焊接参数:碰撞速度V_p、碰撞点速度V_c、碰撞角β;用锰铜压力量计测量结合区中基板一侧的压力场P(乙);用电探针方法测量爆速V_D。这三种测试方法可在实验中同时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气体爆轰条件和物理模型的基础上,首次以遗传算法为工具,解决了气体爆轰参数求解时温度、压力假设的盲目性和复杂性,并应用具体算例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为气体爆轰参数的求解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用锰铜压力量计测得了爆炸焊接结合区的压力场。实验中采用铝板—铝板非对称碰撞,锰铜压力量计埋设在基板中的不同深度处,使用两种不同厚度的复板,所用炸药为泰乳炸药(密度为0.9g/cm~3,测得的平均爆速为3000m/sec)。  相似文献   

4.
振弦式传感器压力测量系统设计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振弦式传感器并基于脉冲计数法进行压力测量可达测量精度受脉冲计数精度、电路噪声及温度补偿等多重因素影响。介绍了一种成熟的设计方案,通过采用优化的扫频激励方式、合理的脉冲计数方法、低噪声信号调理电路设计和有效的温度补偿等途径,获得了较高精度的压力测量值,是脉冲计数法测压场合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基于动力学相似的动态风洞投放试验研究了尖拱圆柱体从空腔中分离的气动及运动特性,并创新性地采用快响应压敏漆技术对动态运动模型表面上的压力分布测量进行初步探索研究,试验中探究了不同空腔模型攻角(α=0°,-1.5°,-3°)及弹体在空腔内的不同位置(L0=25 mm, 39 mm)对内埋武器机弹分离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弹体在空腔内的位置对机弹分离运动特性的影响最大,当L0=25 mm时,弹体模型头部区域压力明显高于后部区域压力,产生抬头俯仰力矩,导致弹体模型俯仰角逐渐增大,最终碰撞空腔模型,降低载机攻角并未改变弹体模型碰撞空腔模型的效果。当L0=39 mm时,弹体模型在给定的攻角下均能安全地从空腔中分离。  相似文献   

6.
本文讨论了炸药接触爆轰推动金属飞片,与多层材料组成的靶板高速碰撞,获得高压的一维差分数值计算方法,并对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设计的爆炸法合成金刚石装置作了细致计算。此外,本文还给出了用D=C_0+S_0u及Gruneison状态方程导出的冲击波压力及冲击波恒压的时间宽度等计算公式,它们被用来直接计算平面飞片增压装置中的有关参量。  相似文献   

7.
驱动管中柱状装药爆轰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值模拟了爆炸驱动管中柱状装药内爆轰波的传播过程.计算采用欧拉型有限体积方法,炸药及爆轰产物均采用JWL状态方程,空气采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采用"点火-生长"模型计算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得到了驱动管内波系结构的发展过程,爆速与经验公式符合得较好.计算表明,驱动管侧壁的压力峰值在800MPa以上,而在管底中心处,由于激波的汇聚,压力峰值高达12.4GPa.  相似文献   

8.
采用一种改进的化学非平衡流解耦方法对Euler反应流方程进行解耦处理,对流项采用五阶WENO格式进行离散,化学反应源项分别采用梯形公式和α-QSS拟稳态逼近两种方法处理,时间步进采用二阶精度的Runge-Kutta方法,对H2/O2/Ar预混气的胞格爆轰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两种处理方法都得到了合理的三波点结构,计算结果接近,但α-QSS拟稳态逼近处理方法的化学反应较完全,爆轰波传播速度较高;揭示了爆轰波结构的发展变化过程,横波与横波、横波与壁面碰撞引起的二次起爆对爆轰波的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分析了数值胞格结构,胞格长宽比与参考文献基本一致,验证了本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数字信道化技术是现代雷达侦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短时傅里叶变换(STFT)算法是实现数字信道化常用的一种算法。该算法所构建的数字滤波器组具有滤波特性一致、运算量少的优点,通过测量滤波器组的输出可以确定输入脉冲信号的参数,然而该算法对于接收机截取的脉冲信号与实际脉冲信号不匹配所测量的参数误差较大。为改善参数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STFT信道化的雷达脉冲参数测量的改进算法,该方法在信道化基础上引进Haar小波变换对脉冲到达时间精确提取,通过相关累加对脉冲信号幅度精确测量。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电磁脉冲炸弹电磁脉冲炸弹或微波炸弹,是应用常规的手段使武器发挥核武器的效果。电磁波脉冲是核武器在大气层爆炸时发生的现象。而电磁波炸弹是使普通的炸药爆炸发生的电磁脉冲。电磁脉冲的特征,其一是脉冲的增大(电场强度)是急剧的,持续时间极短;其二是频率波及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