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习雷锋好榜样……”3月的春风裹挟激荡人心的旋律拂过春城,播撒出片片新绿。几年来,长春警备区不断将学习雷锋活动融入到民兵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既提高了官兵的思想觉悟,又形成了弘扬雷锋精神经常化机制.为振兴老工业基地和加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蓬勃的活力。笔者随意采撷几缕“歌声”,让我们共同品味。  相似文献   

2.
刘波  高心红 《中国民兵》2010,(12):56-57
人物小档案:刘成德,20世纪60年代退伍军人,曾和雷锋同台受奖,被雷锋称为"学习的好榜样";闻听雷锋因公殉职后,悲痛之余,决心走雷锋未完之路,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退伍返乡后,他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五好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优秀共产党员",被群众誉为永不褪色的退伍兵。现已74岁、退休多年的刘成德,继续发挥余热,积极为社会作贡献,先后被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教育厅授予"省级优秀校外辅导员"称号,被济南市评为"热心泉城公益事业十大杰出人物",被长清区聘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五老报告团成员"。  相似文献   

3.
王丹  刘松峰 《国防》2013,(4):58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歌声响彻云霄,燕赵大地回春。为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伟大号召50周年,河北省军区提出,坚决贯彻党的十八大关于"推动学雷锋活动"的部署,叫响"学习雷锋好榜样,驻冀官兵当先锋"口号。河北省是"双拥共建"发源地,驻冀部队有光荣的学雷锋传统。在人民群众最需要时,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省军区现役和预备役人员始终冲锋陷阵、攻坚克难。去年抗洪抢险,省军区抽调精兵强将组建"抗洪突击队"、"党员抢险队",  相似文献   

4.
认清“三个关系”不断强化学习雷锋活动的自觉性 认清“伟大”与“平凡”的关系。当下,我们很多人学雷锋,仅限于为了学雷锋而学雷锋,把学雷锋当作“业绩”。他们没有看到,雷锋是一个伟大的人,但这个“伟大”是蕴涵在“平凡”之中的,“伟大”与“平凡”不在于干什么,不在于职务地位的差别,而在于为谁干,在于干了之后为人民留下了什么。我们学习雷锋,必须要建立在日常平凡劳动的基础之上,离开了这个基石,就根本谈不上什么创造。  相似文献   

5.
雷锋,一个伟大的名字;雷锋精神,一种强大的动力。40年前,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从此,一个在平凡岗位上为人民服务的普普通通的人走进了亿万人的心灵,一种崇高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今天,我们学习雷锋,要与时俱进,像雷锋那样爱国奉献,确立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我做起,多小事做起,从本职做起。为纪念“向雷锋同志习”40周年,本刊采编了一组来自各地的特别报道,分为“雷锋故里学雷锋 与时俱进写辉煌”、“雷锋战友忆雷锋 鲜为人知故事多”、“雷锋精神耀神州 雷锋在听队伍中”、“雷锋精神走出门 外国友人道心声”4个部分,获请大家一读。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2周年,中央军委授予苏宁“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12周年。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围绕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与时俱进地开展学雷锋学苏宁学习成才活动,对于实现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准确把握时代内涵,不断提升学雷锋学苏宁学习成才活动的起点。实践表明,部队学雷锋学苏宁学习成才活动长盛不衰,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注重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点,深入理解把握活动内涵,探索创新方法,总结有效经验。不同时期,学雷锋学苏宁的内涵不同。进入…  相似文献   

7.
今年3月5日,是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5周年。这两天在整理英模人物材料时,发现了一张雷锋、雷凯“兄弟俩合影”的照片。于是翻开厚厚的军史,也翻出了这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4周年,40我年来,一代又一代人踏着雷锋的足迹成长成才,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民族精神和“以德治国”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回顾多年的实践,军区学雷锋活动之所以长盛不衰,一条基本的经验,就是注重结合不同时期的不同任务,深入理解把握活动内涵,探索创新方法,总结了一些有效的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时值全国开展学习雷锋活动40周年之际,河南省邓州市“编外雷锋团”展览馆落成开放。占地数百亩的“雷锋林”松柏青青,一片葱茏。 雷锋并非邓州籍,生前也从未涉足南阳盆地,这方土地上为什么会建造此馆此林?  相似文献   

10.
连日来,辽宁省瓦房店市入武部抽调机关干部下到基层55个编兵单位,分片组织全市6.6万民兵学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两首学雷锋歌曲,激发了广大青年民兵学雷锋、树新风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他曾与雷锋在一起当兵,复员后来到农五师八十四团。40多年过去了,老人一直传承着雷锋精神"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人民忠于党……"见到贺本源老人时,他正在农五师八十四团中学和学生一起唱《学习雷锋好榜样》。从他那深邃的目光和动情的歌声里,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老人对战友的怀念。1959年12月31号,18岁的贺本源穿上新军装,登上了从湖北省荆州市开往沈阳的军列,他至今仍清楚地记得,1960年元旦是在火车上度过的。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贺本源很  相似文献   

12.
雷锋、苏宁、徐洪刚的人生观,闪耀着共产主义的思想光芒,反映了人民解放军和国防战线的精神风貌。雷锋、苏宁、徐洪刚的人生观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一旦为广大军民所掌握,便能够产生凝聚人心、振奋精神、造就人才的价值,转化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推动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物质力量。新形势下学习雷锋、苏宁、徐洪刚,实现他们的人生观在国防现代化建设上的价值,就要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精神,团结助人精神和刻苦钻研的“钉子精神”。  相似文献   

13.
《解放军生活》2012,(12):42-43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在这个学习雷锋常态化的时代,在这个生活富足的社会,艰苦奋斗究竟该如何定义?勤俭节约和合理消费的临界点究竟在哪里?随着军人待遇的不断提高,手中的钱  相似文献   

14.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我们都是神枪手;每一个子弹消灭一个敌人……风烟滚滚唱英雄,四面青山侧耳听……再见吧, 妈妈,军号已吹响,钢枪已擦亮,行装已背好,部队要出发……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毛主席的书我最爱读,千遍万遍下功夫,深刻的道理我领会,只觉得心里热乎乎……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60年代,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后,华夏大地掀起了一轮接一轮的学雷锋活动。时至今日,随着雷锋生活的那个时代日渐远去,当时曾红极一时的许多人物都淡出了我们的视线,但是“雷锋”这个普通士兵的名字,却一直被我们记在心里。  相似文献   

16.
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原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政委田永清曾把雷锋精神总结为“十个一”:“一辈子”的奉献精神、“一颗心”的“傻子”精神、“一块砖”的敬业精神、“一颗钉”的学习精神、“一团火”的助人精神、“一滴水”的团结精神、“一线光”的磊落精神、“一把油”的奋进精神。  相似文献   

17.
今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发表“向雷锋同志学习”45周年,为了让人们尤其是当今的青年们真实、全面了解雷锋当年为什么当兵、怎样穿上军装的,本刊委托辽阳军分区对雷锋入伍的细节情况进行了深入探访,本文作者任福忱同志在雷锋入伍前后,一直担任辽阳军分区组织科干事,掌握许多雷锋入伍时的情况;贺树林同志现任辽阳市弓长岭区人武部政委,作为一名多年被上级连续表彰的雷锋入伍地的政委,他对雷锋有着更加深厚的感情,同时对雷锋精神也有着更深的感悟。通过这两位同志的精心整理,我们把入伍前的活生生的雷锋奉献给大家,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相似文献   

18.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每当咀嚼这两句耐人寻味的诗句时,我脑海里便闪现出一个永不磨灭的形象——雷锋。  相似文献   

19.
张峻 《军事历史》2003,(2):31-34
初识雷锋1960年,我在沈阳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宣传处当宣传助理员,主要搞摄影报道工作。当时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正是经济困难时期。一天,我们接到工兵第10团转来的两封地方来信,一封是抚顺望花区和平人民公社寄来的,说一个叫雷锋的新战士向公社捐助了100元钱;另一封信是中共辽阳市委寄来的,说一位叫雷锋的战士向辽阳受洪灾的群众捐助了100元钱。这两封信引起了我们对雷锋的关注。不久,雷锋这位入伍不到10个月的新兵被工兵第10团评为了“节约标兵”。军区工程兵政治部决定对雷锋的事迹进行调查核实,如果情况属实就…  相似文献   

20.
在江城吉林市,你常常会看到一些前方漆着雷锋头像的出租车,这些车来.自于一个特殊的群体。2003年,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40周年之时,全国雷锋研究会决定授予吉林市的这支出租车队为“雷锋车队”,也是全国第一支出租车行业群体挂标、常年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车队。后来,这支车队编入了某预备役师的汽车营,组成了召之即来的应急分队,在把雷锋精神传播于江城大街小巷的同时,也为“Y”字方阵增添了无尽的风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