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我们党把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科学的思想路线。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我们党什么时候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发展、就前进;什么时候偏离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的事业就受挫折、就停滞,甚至倒退。在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艰巨任务,作为一级党委,只有始终不渝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才能把握方向,把握大局,不断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2.
刘向松 《兵团建设》2012,(24):6-8,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也指出,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保持得好,党就更加坚强有力,党的事业就能健全发展。什么时候党的纯洁性受到影响和削弱,党的战斗力就会下降,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3.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已成为当代中国急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要从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怎样在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存在的必然性和优越性 ,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等方面加深理解  相似文献   

4.
盛勇 《政工学刊》2004,(9):45-46
某首长在领导机关党课教育中讲到:“党员领导干部什么时候对自己要求严格了,什么时候就有地位;什么时候开始放松自身要求,什么时候就会逐步丧失地位。”道理讲得很朴实,却抓住了领导干部立身做人、为官从政的要害。领导干部任职岗位、工作性质、行为方式的特殊内涵,决定了在严格自律上反映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和修养问题,更是党性原则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简言之,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自律,是领导干部基本的行为要求和必备的从政品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反复强调的一个主题,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我们坚持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里包含着极其深刻的道理。要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把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弄清楚了,很多纷繁复杂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6.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分析总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遭受挫折教训时,一再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楚的”。又说:“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我们的经验教训有许多条,最重要的一条就是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新时期的思想解放,关键就是这个问题上的思想解放.”为什么说解放思想的关键是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呢?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核心内容。我院在政治理论教学中,把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点放在培养学员树立真正的社会主义观念上。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一、发挥各个政治理论学科的优势,在基础理论上弄清什么是真正的社会主义 我们根据总政治部关于“政治理论教学要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为基本教材,积极有效地贯彻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优  相似文献   

9.
关于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观,是个大题目.其中,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搞社会主义,是命题中的首要问题.本文论述的重点即在于此.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多年来,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这是具有时代性的课题.对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勇敢探索,一直是他很关注的重大课题.这可以从《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看得很清楚,几乎他年年都谈到.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可以得出结论,他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在十多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这个理论,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作出了科学总结.这样就解决了我们这个时代性的课题,标志着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独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10.
《兵团建设》2012,(22):58
"党的十八大报告是一篇符合时代要求、符合国情民意的纲领性文献,明确回答了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怎么走,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代表、农七师政委徐志新谈起报告,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什么是农七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金钥匙"?徐志新深有感触地说,这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探索。他基于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基本现状,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等问题进行了艰苦探索,并提出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思想。毛泽东探索的过程是极其艰辛的,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今天总结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这也是坚持贯彻习近平“两个不能否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江总书记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面 向新世纪的政治上的宣言书。《讲话》是在人类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是在国际政治面向多极 化发展、经济向全球化发展、科技向信息化发展以及国际共运处于低潮的时候,是中国继续 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候,向国内外宣告,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到底要 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确立什么纲领,达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这份宣言书不仅回答了我们 党内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而且也回答了世界上一切关心中国未来向何处去的人 们心中的疑问,是21世纪中国共…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的主体性价值性,是社会主义的核心要素,搞清了这个问题,才能真正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在理论研究和宣传教育中一度忽视了这一点,必须创新观念,增强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说服力、感召力。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对我国新时期的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对于市场经济的着眼点,究竟应当放在哪个层次上?是简单地适应抑或其他?对于这个重大问题,大家的看法不尽一致。本文试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首先应该肯定的是,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每个人终其一生,他的基本需要和基本追求是什么?是利益,尤其是满足衣、食、住等生活需要的物质利益。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的一切,总是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要出丑。是否承认  相似文献   

15.
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他在党的八大前后的经济思想理论和实践,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各项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956年,在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即将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阶段的时候。尽快地寻求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我们党当时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请思南县人武部何兵政委回答。”张文益政委在网上提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  相似文献   

17.
最近,四川省安县人武部党委在机关人员中广泛开展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的活动。学习中,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  相似文献   

18.
姜辉 《兵团建设》2006,(7):29-29
荣辱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社会、不同阶级的褒贬尺度和荣辱观是不同的,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每个社会集团都有他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回答的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胡锦涛同志  相似文献   

19.
安全管理工作是部队建设经常性的基础工作,如何面对千头万绪的管理有条不紊地抓好这项工作呢?笔者认为,安全管理重在管人,安全工作也就有了最根本的保证。一是摸其心,把准广大官兵思想脉搏。要坚持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经常深入基层官兵,同他们谈心交心、交流思想,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做到任何时候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思想苗头?从而进行正确引导,使其思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全国政协会议民盟、民进联合小组讨论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①,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内容和要求,对于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加强共产党员和干部的党性锻炼、思想改造和道德素养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1共产党员和干部践行“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应当弄懂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及其重要意义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荣誉和耻辱在人的观念形态上的具体表现。其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是荣誉,什么是耻辱,以及人应当如何对待荣誉和耻辱。从严格的理论意义上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