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什么说济南战役是三大战役的序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济南战役是三大战役(指辽沈、淮海和平津战役——编者)的开端,决战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三大战役,三大战役的序幕是济南战役。为什么说济南战役是三大战役的序幕呢?现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见解。从1946年7月到1948年7月,我军经过两年的英勇作战,使解放战争发生更加有利于我和不利于敌的深刻变化。蒋介石为挽救其败局,在军事上被迫实行重点防御,加强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胜利40周年和加强部队、院校的军战史教育,总参决定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和总政八一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文献战例片《伟大的战略决战》。该片预定由《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部分组成,由姚杰、傅国祯、周宏雁、姜铁军编剧,廖锋、王金铎导演,不久将和观众见面。军委主席邓小平、中央顾  相似文献   

3.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五日结束,历时四个月零十九天,共歼灭国民党军队154万人,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三大战役的规模与战果,不仅在中国战争史上罕见,在世界战争史上亦属罕见。平文将三大战役做为一个整体,用系统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一、系统的结构三大战役战场为长江以北,放系统范围亦涵盖长江以北。根据客观地理条件及国共两党战略对峙情况,系统分为三大片:东北、华北、中原。各片又可分为更低层次的点:东北片分…  相似文献   

4.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在辽阔的东北、淮海、平津地区,人民解放军连续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万军鏖战,挥就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波澜壮阔的篇章。三大战役,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144个师、非正规军29个师,累计达154万人。三大战役的胜利使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被摧毁,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党史军史界对解放战争战略决战起止时间的划分分歧较大。到目前为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把三大战役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作为战略决战的起止时间;二是从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开始,至三大战役结束;三是从1947年6月底鲁西南战役开始,至渡江战役结束;四是从广义上就战略来讲,全战争阶段均属决战。在这几种意见中,以三大战役的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29日,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全面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先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军工科研院所改革“三大战役”,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三大创新”,夺取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新胜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作了题为《全面展开三大战役着力推进三大创新夺取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新胜利》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7.
2011年12月29日,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全面开展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先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军工科研院所改革“三大战役”,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三大创新”,夺取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新胜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作了题为《全面展开三大战役着力推进三大创新夺取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新胜利》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随着国民党军主力被歼灭和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进入了以战略追击为主要内容的新阶段,即向全国进军阶段。这一阶段的作战特点:一是敌我兵力对比我军已占绝对优势。1949年  相似文献   

9.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最激烈最关键的战役,为了确保战役的顺利进行,协调两大战略区和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中央军委特令由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邓小平任书记。邓小平在整个战役的指挥中殚精竭虑,为战役全胜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湖北省国防科工办坚决贯彻执行国家国防科工局关于全面展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先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军工科研院所改革“三大战役”和着力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三大创新”的方针政策,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保军品、促融合、稳增长,积极为湖北国防科技工业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孟良崮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一个经典战例。这次战役,不仅从心理上极大震慑了国民党军队,而且从战略上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山东的进攻部署,为尔后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胜利乃至全国的解放积累了信心,提供了经验。重温这场战役并剖析原因可见,国民党军、国民党政府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败给了其自身之弊,败给了人民。  相似文献   

12.
“紫石英”号事件与炮舰政策的终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十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挟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胜利的雄威,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发动渡江战役。百万雄师挺进江南,揭开了向全国进军的序幕。当人民解放军正在发起渡江之战时,英国军舰“紫石英”号闯入长江战区,与解放军炮兵发生炮战,挑起了历时一百  相似文献   

13.
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组织发动的三大战役之一。它不但展现了以毛泽东为首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卓越的领导艺术和高超的指挥才能 ,同时也创造了丰富的心战经验。本文通过探析平津战役中的谋略心战和国共双方在其中的认知、意志两种基本心理过程的优劣 ,总结其谋略心战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辽沈战役中林彪为何对南下北宁线作战迟疑不决?王永林驰名中外的辽沈战役,是对解放战争进程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中的第一个。在这个伟大战役中,东北野战军逐步确立并贯彻主力南下北宁线作战方针,无疑对战役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因为,如果没有主力挥师南下北宁线,...  相似文献   

15.
军工科研院所改革是一项浩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被列入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三大战役”之一。厘清改革将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保障军工科研院所改革顺利推进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西柏坡,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的交汇处。它三面环山,滹沱河从脚下蜿蜒流过。它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1973年2月26日,周恩来为西柏坡作了如下的题词评语:"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47年,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不仅掀起了以解放区为主的土改运动,召开了两大会议,指挥了三大战役,还筹划了另一个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渡江战役。渡江战役虽然是在中共中央进驻北平之后打响的,但这一伟大战略构想、周密谋划部署和指挥作战准备却是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人民解放军空军领率机关的组建张鹏,廖圣柱早在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取得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在《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中提出了“一九四九年及一九五0年,我们应当组成一交能够使用的空军及一支保卫沿海沿江的...  相似文献   

19.
正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迈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邓小平果断提出:"武器装备建设要缩短战线、突出重点;武器更新的方针是少而精、量不求大,要有吓人的力量。"中央决定把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卫星通信的研制试验作为这一时期的战略目标。这就是当时人们常说的"三抓"任务,也有人把它比喻为新时期国防科技的"三大战役"。  相似文献   

20.
2011年12月29日.2012年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在京隆重召开。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作了题为《全面展开三大战役着力推进三大创新夺取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新胜利》的工作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