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情     
小个儿大队长他叫吴永生,武警福建总队漳州市支队教导大队大队长。他个子很矮,自称 1.63米。可别看他个儿矮,经他手下培训的预提班长们却都惧他,因为在考核时, 所有军训科目成绩只有超过他或者持平才算过关。他说:“我34岁了,他们才 20来岁儿,光达标还不够,我们培养的可是一班之长,军事素质不高人一等能带出好兵嘛?!”今年他终于为父母和自己了却了一件心事儿,娶了个城里姑娘。媳妇儿比他个头高,问他有时会不会很尴尬,他笑说:“爹矬矬一个,娘矬矬一窝儿,我的希望可寄托在我媳妇儿身上啦!” (刘海山王业洲/摄影)  相似文献   

2.
今年“五一”节,我到姨母家去玩。谁知,一向性格很开朗的姨母,见我却伤心地掉下泪来。姨母说:“我巴不得早点死了,你这没良心的表哥娶了媳妇忘了娘,婚后不到一年,就撵我到猪圈边上的半间小屋里去住。这不,他们一同去  相似文献   

3.
毕业辞典     
队长,一个让你懂得有一种“慈祥”叫“严肃”的人,一个虽然是“叔”字辈儿的但爱人却被我们叫作“嫂子”的人。教导员:一个想你所想、解你所惑、心里装着百十号人性格特征的业余“心理医生”。宿舍:每次打扫都有点不情愿,这次却把每条地缝都抹得锃亮,是啊,我就在这间小屋里睡了四年,和一帮来自五湖四海的家  相似文献   

4.
黄屡灿 《政工学刊》2003,(10):44-45
有一则广告说:“30岁的年龄60岁的心脏;60岁的年龄30岁的心脏”,那是推销药品。我想如果把这则广告改一字,换成“30岁的年龄60岁的心态;60岁的年龄30岁的心态”,那就是一棵“常青树”。放下,有无尽的乐趣我是个幸运的人,少年时就给老一辈革命家站岗放哨,接受革命熏染;可我又是个多苦多难的人。“文革”中我无端蒙冤,之后又受“左”的迫害,白白浪费了我15年的黄金年华。等到彻底平反,我已是54岁的人了。平反不久,我以“正团待遇”退休。有战友说我太“亏”了,让我找一找,我没找。找啥?政治上彻底平反,就够了。个人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该扔就…  相似文献   

5.
“报喜”的“军人”1980年3月的一天上午,冀东某村军属陈大娘家,来了一位“解放军干部”。他彬彬有礼地问:“这是陈××的家吗?”大娘一见部队上的人,满心欢喜,连声说是。“解放军干部”坐定之后,关  相似文献   

6.
穿上军装的这一刻,奉献成为你义不容辞的使命。走进军营的这一刻,你开始学着牵挂父母、开始一遍又一遍地想家。想家的时候,最幸福;想家的时候,最痛苦。想家的时候,怎幺办?在这里我们一起谈谈心,聊聊天,为心灵开一道"良方"。  相似文献   

7.
仝仲璞  张腾 《国防》2001,(5):56-56
山西省大同市矿区副区长王宝林自1999年5月预任大同陆军预备役工兵团副团长以后,对这个“团副”就格外地倾心尽力。有人说预任副团长只是个“虚设的官衔儿”,他却说这是一副沉甸甸的担子;有人说“不多挣一分钱,没干头”,他却干得有滋有味儿,倾注了心血。  相似文献   

8.
30年前,我啼哭着挣脱母体,来到了年轻的父母给我的那个家。疲惫孱弱的母亲从此快乐、充满希望,憨厚的父亲怜惜的脸上挂满微笑。18年后,随着汽笛一声长鸣,我将自己满腔的憧憬与梦想,以及父母的希望与牵挂一同打进背包,走进方块加直线的绿色氛围,融进一个有很多兄弟的新“家”。在新“家”的摸爬滚打中我学会了坚强,对父母的那份依恋似乎被岁月冲淡,繁忙的工作中渐渐忽略了对“家”的问候。忽然有一天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电话的那头父亲欣慰中夹着些许忧伤,母亲喜悦中搀着长长的牵挂,问我怎么老不给家里打电话?此刻的我不以…  相似文献   

9.
母亲日益苍老,但她的爱似乎永远年轻,无声无息又铺天盖地。常和母亲谈起我小时候吃饭的事情,谈起她喜欢的那张高凳。我7岁的时候亲生的娘去世了, 10岁时母亲走进我们家,成了我的后妈。俗语说“宁死当官的爹不死讨饭的娘”,失去母亲的生活够困难的了,但乡亲们说,后妈的心是六月的太阳——毒透了。他们的眼睛似乎告诉我,更悲惨的生活还在后面。其实,即使乡亲们不说,书籍、电影中关于继母的故事已经太多太多,在母  相似文献   

10.
丝丝细雨,飘落在黄里泛青的草地上,远处偶有几声蝉鸣。宁静的夜晚,伏案读书的我又想起了远方白发苍苍的母亲,心底禁不住遥问:“娘,您好吗?”刹时心头一热,泪水便溢出眼眶……在家时,每当您听到这声问候,总是笑着说:“娘好着哩!”笑里装满了幸福与温馨。然而今晚这声问候,您却只有靠心灵去感受了,因为我跨入军营已整整5年……娘,常听爹说,您这辈子很苦,很累。您出生在偏僻落后的穷山沟的农民家庭,外婆患有哮喘病,重活不能干,为了侍候她及照顾六个弟妹,身为老大的您还没来得及进学堂,便和外公一道担起了养家糊口的重任。艰难的日子在漫长的煎…  相似文献   

11.
练笔     
离她家越近,他的脚步就越沉重。已经是第三次了。一路上,他把想好的话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又一遍,可一看见她家门前的那棵大柳树,想好的话却一下子忘得干干净净。“真没用!”他在心里骂自己一声。 他是家中的幺儿。在家里,爹、娘、哥、嫂,几乎啥事都可由他作主。可一到她面前,那份自信,那份洒脱却消失得无影无踪。难怪那几个结了婚的伙伴们都在笑话他:别看你现在神气,等结婚证一扯,照样一个“气管炎”(妻管严)!  相似文献   

12.
这是北方的一个城市。在这远离建设集团的地方,一群建设人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家长”叫李勇,30多岁,面孔瘦削,皮肤黝黑的汉子。他走南闯北搞销售已七八年了。他说,跑了这么些年,按道理说,早已习惯了。但,想家的滋味仍然不好受。胡必勇,一副白面书生的...  相似文献   

13.
难忘的三餐     
“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伴着一曲悦耳的歌声,怀着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我跟着老班长乘上北上的列车,几经周折,我终于被一位又黑又高的领导带到了新兵连。三声刺耳的哨音响过,又听见一个大嗓门儿吼了一声“开饭!”新兵连长带着我们来到饭堂,餐桌上放有两个与洗澡盆一般大的铝盆。连长说:“同志们,一路辛苦了!今天早餐自由选择,吃面条的站这边,吃水饺的站那边。”吃面条还是吃水饺呢?记得在家过生日时,母亲每次都要求我吃面条,好像是说吃面条能健康长寿。这是走进军营的第一顿早餐,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面条,因为我希望自己将来在军营的路能走得长远些。如今我才明白,部队对吃饭也有点讲究,新兵入伍第一顿吃面条,意味  相似文献   

14.
“穿上军装不想家”是用来教育新战士的, 事实上哪能不想家?我是一名部队军官,长期 远离家人,在部队的日子总是十分牵挂父母, 每年回家探亲总是想方设法多尽孝心,总想补 偿一下,可每年回家都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 处处让我感受着家人的关心,所以每次都被亲 情所“累”。  相似文献   

15.
练笔文艺     
栽了一天的秧,此刻,民兵王明一家人带着春耕的倦意围坐着餐桌霄夜。王明不知从那来的灵感,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我们吃得这么欢,还想到有人正在发愁么?”父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 “什么意思?”父亲不明的问。 “隔壁张大妈家,到现在还没开秧门,你说怎么办?”小王解释道。 “去年,我家的秧子没栽,你硬要把自家的牛牵去把张大妈的田犁了,秧栽了才完事,弄得自家的秧都比别人家后栽4、5天,你又想啥。” 看来父亲又有些不耐烦了。 小王慢不经心地说:“父亲,你想想,60多岁的张大妈,把唯一的儿子都送到部队当兵,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了,她老没作出些牺牲吗?” 王老汉哒叭哒地猛吸着旱烟。  相似文献   

16.
2月中旬,四川彭州市年度民兵军事训练即将展开。然而在利安乡寂光村谢正权家围绕儿子是否参训的问题老俩口展开了一场“内战”。 一天,谢正权从市里回家,路经乡政府门口,被几个同乡喊到一块喝茶。在闲聊中,得知民兵训练的消息。他想,儿子已经18岁了,应该把他送去参加训练,决定回家与老伴商量商量。 晚饭后,谢正权对老伴说:“我跟你商量一件事……。” 老伴代德群接过话说:“有话就说,别‘卖关子’。” 丈夫说:“我想把儿子喊回来,  相似文献   

17.
人们很难把市委书记与拥军模范联系起来。然而,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孔玉芳,却既是一位好书记,又是一位拥军模范。采访中,当我们问到这一问题时,她深情地说:“我没有理由不拥军。你们想,我爱人在武警河南总队工作,我儿子在国防科技大学上学,我们家是全国武警部队授予的‘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我又是有着拥军优属光荣传统的许昌市的拥军第一责任人,我热爱部队子弟兵,我热爱祖国的钢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连的排长赵大强什么都好,小伙子要个头有个头,要气质有气质,带起兵来呱呱叫,一句话说就是“盖了帽儿了”。可这么棒的一个人硬是找不到对象,原因在哪儿呢?原来这个赵大强是个有着10年烟龄的烟民,他那浓浓的烟味能把姑娘熏得头晕眼花呢!赵大强反正吹灯吹惯了,不觉得啥,还美其名曰:“我在等待,等待一个爱上淡淡烟草味道的姑娘。”可排里的战士却犯了愁。一  相似文献   

19.
金秋之夜,北京市石景山某预备役团营院内,灯火通明,人山人海。在如潮的掌声中,一名身穿绿色军装的女歌手款款走上露天舞台。“你有家,我有家,所以我们都懂得什么是牵挂……”当她深情、投入地唱起《崇高的牵挂》这首新创作的“兵歌”时,一下子将晚会推向了高潮。是啊。能给战士们带来快乐和欢笑,就是对她最大的褒奖。  相似文献   

20.
祝福军营     
“祝福军营”开栏语:是谁说的“一滴水可以见到太阳的光辉”?又是谁说的“一条军营祝福可以抒发一片战士的情怀”? 2007,很自然地让我们联想起1927。80年的光辉历程,充满血与火的记忆。因了“八一”这一天,使得2007这一年——格外抢眼。80年的营盘,80年的兵;80年的岁月,80年的情——想表达吗?想抒写吗?2007,本刊“祝福军营”栏目把你对军营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刊发出来,与大家共享。“祝福军营”虽然是个面积不大的小花园,但有了广大读者的精心呵护,一定会百花争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