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焰 《国防》2014,(4):77-78
1951年4月,“联合国军”再次进抵三八线,这时中国人民志愿军从国内有大批援军到达。从4月22日~6月1O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联合举行了第五次战役。此役双方共投入100多万军队,相互进行了激烈的攻防作战。  相似文献   

2.
第五次战役,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下简称我军)一起,于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在“38线”附近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以下简称敌军)进行的一次反击战役。这次战役,经过对西线之敌进攻、对东线之敌进攻和我军向北转移三个阶段,连续奋战50天,粉碎了敌人将战线推至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的第2次战役从1950年11月25日至12月24日,整整打了一个月。随着志愿军部队不断取得胜利,一批又一批美、英军战俘被转送到鸭绿江南岸的碧潼志愿军战俘营。  相似文献   

4.
1951年2月11日至12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第117师,在抗美援朝第四次战役的横城反击战中,担负战役穿插任务,一夜穿插迂回38公里,断敌退路,打敌援兵,与友军密切协同合围敌人,取得了歼灭南朝鲜第8师和美军第2师第9团各一部共3300余人(生俘2500  相似文献   

5.
迂回是运动战中的基本作战方法,是实现歼灭敌有生力量的有效手段.迂回的成功与否,往往决定着战役战斗的成败.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阶段的第一、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积极实施迂回,断敌退路,取得了重大战果.第三、第四次战役中,"联合国军"在防御作战中实施有计划的撤退,在进攻作战中使用直线平推战术,使志愿军无法通过迂回大量歼敌.第五次战役中,"联合国军"趁志愿军楔入纵深过远,穿插迂回至志愿军后方,企图切断志愿军交通线;志愿军则积极组织阻击,遏制了"联合国军"的进攻.运动战阶段的一系列迂回作战,使志愿军在战术上获得了与强敌作战的宝贵经验,人民军队运动战战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系统梳理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组织进行的战役和战役规模的9次作战行动:包括运动战阶段的第一至第五次战役,阵地战阶段的1951年秋季防御作战、1952年秋季战术反击作战(战役规模的作战)、上甘岭战役、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包括金城战役),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抗美援朝战争战役指导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7.
发生在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的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最惨烈的一次战役,被称为“朝鲜战争中的凡尔登”。这次战役的整个作战由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军长秦基伟、政治委员谷景生指挥,参战的第15、第12军官兵不畏强敌,浴血奋战,沉重打击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奇迹。在纪念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60周年之际,本刊首次公开发表秦基伟在上甘岭战役期间的日记,既缅怀他的丰功伟绩,也为历史研究工作者提供一份难得的素材。为了使读者理解方便起见,编者按照上甘岭战役的进程,将日记分为3个部分。  相似文献   

8.
朝鲜战争是一次交战双方投入大量军队的现代化战争。武建里穿插战是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第194师围歼侵朝英军第29旅的一次战斗。该战斗是在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进行的。  相似文献   

9.
正吴瑞林将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157个中将之一,今年是吴瑞林将军诞辰100周年,借此机会,介绍一下吴瑞林将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作出的贡献。吴瑞林将军率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2军军长,1950年10月率部入朝,先后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次战役,第五次战役转移阶段的阻击作战,1951年夏季防御作战,1952年春夏巩固阵地作战,曾指挥第66军、第39军第117师作战。1952年秋季,国内第46军入朝  相似文献   

10.
1、规模最大的战役是1951年4月22日至6月10日历时50天的第五次战役。此役志愿军先后共投入15个军,歼敌8.2万,使新入朝的部队取得了对美军作战的初步经验。2、损失最小的战役是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历时8天的第三次战役。此役敌我损失比为1∶0.43。3、时间最长的战役是1951年1月27日至4月21日历时85天的第四次战役。此役历经反击作战和机动防御两大阶段。4、最为激烈的战役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历时43天的上甘岭战役。此役交战双方在  相似文献   

11.
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80师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后撤阶段中的失利原因和责任,本文依据史料认为,对志愿军各级指挥机关的责任应作具体分析:志愿军司令部的责任主要是战役计划、组织、部署和指导方面的,并未直接造成第180师的损失;第3兵团领导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的部署上出现大的疏漏,转移阶段又布置不妥,对第180师的损失负有重要责任;第60军领导只是机械执行命令;第180师指挥员在后撤阶段中犯了麻痹大意、布置失当和组织不力的错误,是造成该师失利的主要原因。第180师在包围圈内的人员损失高达7000余,占整个兵团人员损失总数的约五分之一,是此次战役损失最严重的一个师。  相似文献   

12.
1934年4月10日至28日,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在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组织进行了一次空前的保卫战。这次保卫战是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重大战役,是“左”倾冒险主义推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的典型战役,也是红军建军以来在一次战役中遭受最大损失的一次战役。  相似文献   

13.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协同朝鲜人民军,在战略反突击和战略防御阶段进行了多次重大的战役。各次战役敌我参战部队和我歼敌数概况如下: 战略反突击阶段(1950年10月19日至1951年6月10日) 第一次战役(1950年10月25日至11月5日) 敌军:“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美军  相似文献   

14.
张民 《军事历史》2016,(1):24-26
英军"皇家格罗斯特团"是一支王牌部队,参加过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历经数百次战役战斗,战斗力颇强,该团在我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中被歼灭。作者时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5军194师作战科参谋,参与了对该团团长卡恩斯的审问。本文详细描述了该团在朝鲜战场上覆灭的全过程,弥补了我军战史关于这段历史语焉不祥的缺憾。  相似文献   

15.
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五次战役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又投入了粉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动的"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作战。志愿军第47军与"联合国军"展开了殊死博斗,经过几个月的较量,巩固了阵地,打败了号称美国"王牌军"的骑兵第1师,得到彭德怀的赞扬:"四十七军打得好,打得英勇顽强,作战很积极",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赵平 《军事历史》2013,(4):18-19
1951年3月至1954年4月,我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2军第31师参加抗美援朝,出国作战。那时我在师部当见习参谋。在朝鲜战场度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经历了五次战役、金城阻击、上甘岭鏖兵和东海岸备战反登陆,经受了炮火硝烟、严酷的生死考验,也享受到停战后的和平阳光、新鲜空气。时光流逝,60年过去,回眸往事,浮想联翩。一、朝鲜停战,来之不易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学术界不少研究抗美援朝战争的著作、论文对第五次战役中几个问题的认识有待商榷。如有的认为毛泽东在召见前线指挥员之后发出了打小歼灭战的指示电,有的认为毛泽东在与志愿军参谋长解方等人谈话的当天给彭德怀发了电报,有的认为第五次战役是一场失败的战役。笔者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看法,本着求实的态度,对这些看似"微小"却很容易使人忽略的问题进行辨析,以澄清人们的模糊认识。  相似文献   

18.
在抗美援朝战争的第四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道,以运动防御战抗击了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的猛烈进攻,英勇奋战87天,大量歼灭敌人,为我军举行第五次战役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研究这次作战的经验,对我们今后以劣势装备对优势装备之敌进行运动防御作战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一、提高对运动防御作战的认识,树立积极防御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粉碎麦克阿瑟"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的狂妄企图,中国人民志愿军于1950年11月25日,集中9个军30个师的兵力对敌发起第二次战役.战役决心以志愿军第38军、第42军首先歼灭德川、宁远的南朝鲜第2军团主力,打开战役缺口,割断东西两线敌人联系,尔后向价川、顺川、肃川方向实施战役迂回,切断敌西线重兵集团退路,配合主力歼灭美军2~3个师;东线志愿军第9兵团在战役打响后迅速围歼美陆战第1师两个团于长津湖地区,尔后在运动中寻机歼敌.  相似文献   

20.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取得了伟大胜利。本文仅就志愿军在入朝初期的三次战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