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建立了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的后勤工作,创立了毛泽东军事后勤思想。毛泽东早在红军时期就指出:“充实红军的给养与供给,组织联络前线与后方的军事运输,组织军事的卫生治疗,同是对于革命战争有决定意义的事业。”因此,他在中国革命发展进程中的各个时期,不仅从革命战争的全局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出发,规定了后勤工作的总方针和根本指导思想,而且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军事斗争特点,规定了军队后勤工作的  相似文献   

2.
以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的红军第4军,是人民军队初创时期“全国红军人数最多、战斗力最强、建设最好的一支红军”。因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当时中共中央和湖南、江西、广东省委在一些指示、报告、通报中,都称红4军为“朱毛红军”。根据地的人民群众也亲切地称呼红4军为“朱毛红军”。朱德、毛泽东的名字与红4军浑然成为一体,反映了党和人民群众对这支主力红军的爱戴和敬佩。“朱毛红军”实际已成为红4军的代称。中国人民解放军济南军区某红军师,就是由活动于井冈山的“朱毛红军”逐步发展形成的。南昌起义部队与秋收…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军事经济思想,是毛泽东从军事的角度研究经济和从经济的角度研究军事的理论结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的军事经济思想就已相当丰富。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我们的经济政策》等著作中,他结合土地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经济建设的实际,精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军事经济的一些基本原理,为红军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认真学习毛泽东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主要军事经济观点,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工农武装的存在和发展要有足够的经济力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而要开展武装斗争,就必须解决工农武装的物质保障问题。毛泽东早在红军创建初期就强调指出,工农武装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就是要  相似文献   

4.
李文林这个名字,毛泽东在1930年1月5日的通信《时局估量和红军行动问题》中提到过:“……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李文林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义地是正确的。”当时这封信油印发至红军党的基层支部。到延安时期印发时篇名改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依然保留了这段话。建国后出版的《毛泽东选集》收入此文时,“李文林式”4个字被删去了。1989年版的《辞海》增列了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人民军队,作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不可缺少的军事教育事业,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红军在井冈山创办第一个教导队起,到瑞金创办红军学校、红军大学,延安创办抗日军政大学,直至建国后创办各类军事指挥、政治、后勤、技术院校。先后为我军培育了数以万计的各类军政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我军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军军事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毛泽东军事教育思想的结果。毛泽东军事教育思想,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军事教育,又包括军队中的政治和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毛泽东军事教育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军军事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6.
红军初创时期毛泽东的政治建军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军初创时期毛泽东的政治建军思想于化民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走过70年的战斗历程。毛泽东作为这支军队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者,为把它建设成为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倾注了大量心血。回顾人民军队发展壮大的历史,我们更加深切地怀念毛泽东为人民军队建设作...  相似文献   

7.
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同志对战士们说:“你们要加强训练,打好野操,要锻炼好身体才能打敌人”。红军指战员们,经常结合练兵进行爬山、行军等活动。这种本领在井冈山时期的游击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区时期:党和红军领导人不仅倡导体育锻炼,而且带头参与体育训练。如毛泽东同志教战士游泳,邓小平和聂荣臻同志喜欢跑步,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历来重视军事院校教育,并作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实践.早在红军创建之初,毛泽东在井冈山就举办过150人的教导队,在苏区先后成立了一批红军干部学校,创办了红军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了抗大;解放战争时期,在各战略区开办了军政大学、专业军事学校.  相似文献   

9.
军队群众工作,是毛泽东在井冈山时期创立起来的。为了发展红军,开辟革命根据地,军队通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支援和参加革命战争。长期以来,我军一直  相似文献   

10.
军事文摘     
红军长征时期军委领导人的变迁红军长征开始到遵义会议以前,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是朱德,副主席是周恩来、彭德怀、王稼祥、项英。遵义会议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随后又成立了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由毛泽东、周恩  相似文献   

11.
红军的通信建设是红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十年 ,是我军通信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初创时期。红军的通信建设主要包括地下交通和赤色邮政 ;运动通信和简易通信 ;无线电通信和有线电通信等四大方面。红军的通信建设开创了我军通信历史的先河。红军的通信在反“围剿”斗争和长征过程中 ,发挥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王稼祥在长征中孙焕臻红军时期的王稼祥长征时期,王稼祥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革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他在党和红军的危急关头,勇敢站出来,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对挽救党,对中央红军胜利完成长征,发挥了重大作用。长征路上担架情王稼祥曾是中共上海临...  相似文献   

13.
1930年,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后,苏区各级政府和红军坚定地执行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工业生产、发展对外贸易和发展合作社”的经济建设方针,努力开展对外(白区)贸易活动,对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活跃苏区经济,解决红军的经费和物资供应,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民的好总理周恩来,已经离开我们整整30周年了。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遵义会议前后一段时期,周恩来身处党和红军的重要领导岗位,其军事实践直接与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密切相关。在红军渡过湘江、局势仍然十分险恶的关键时刻,他客观分析形势,迅速从红军遭受的重大挫折中汲取教训,果敢支持、采纳毛泽东等人的正确意见,铸造了符合中国革命战争实际的科学战争观念和杰出战略素养;在遵义会议上,他主动承担军事领导上的责任,坚决推举毛泽东出来领导和指挥红军,为实现党和红军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立下了不朽功勋;在率师转战中,他协助毛泽东运筹帷幄,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练就精湛指挥艺术和顽强战斗作风;他始终以确保对敌作战的胜利为最高原则,眼光远大,意志坚定,坚持北上,同张国焘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捍卫了党和红军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作为红军的优秀指挥员,曾中生对红军作战和建设规律进行了艰辛探索。他的关于红军反"围剿"战争特点的认识,关于影响红军战略战术因素的论述,关于红军作战原则的总结,关于红军建军原则的思想,为苏区和红军的反"围剿"作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指导,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宝库中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6.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取得的伟大胜利,毛泽东军事思想使红军长征转危为安,转败为胜。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又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然而,过去在研究长征时,往往不重视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这就不能从理论上、本质上深刻认识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过去在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时,又往往不重视对长征历史的研究,这就不能深刻认识毛泽东军事思想形成、发展的历史渊薮。今天我们强调二者结合的研究,不仅是研究革命历史的需要,也是研究毛泽东思想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张磊 《军事历史》2016,(6):24-27
红军的党支部建设,是红军党的建设的重要方面。长征时期,随着形势环境的发展变化,针对红军党支部工作出现弱化的问题,中央及红军总部坚持完善党支部的组织架构,强化其在连队中的功能作用,不断加强上级党组织对支部工作的领导,着重处理好党支部与上级组织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推动了党支部建设,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作为人民军队的缔造者和伟大统帅,对于红军的正规建设有很多的指导和论述,主要有:重视发挥正规红军的作用;编制红军法规,以此来管理军队;注重从制度上建军,建立党领导红军和军事、政治、后勤工作的各项制度;规范和加强教育训练以提高正规性;从红军实际出发,不要不适时宜的正规化,有力提高了红军的正规化水平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9.
古田会议会址简介 1929年12月28日,彪炳史册的“古田会议”在福建西部的上杭县举行。这次会议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红军建设的经验,批评了各种错误思想,坚持以无产阶级思想来建设党和人民军队。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  相似文献   

20.
红军初创时 ,即面临着如何把旧式农民为主体的军队改造成为无产阶级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一崭新的历史课题 ,这是关系着红军能否立足生根和中国革命前途的重大问题。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不倦的探索下 ,从三湾改编、井冈山的斗争到古田会议 ,人民军队建设的一系列原则由雏型逐步发展到基本成型 ,并在实践中结出丰硕的果实。随着红军建设实践的发展和军事斗争任务的转换 ,我军的正规建设也在探索建立新型人民军队这一伟大历史创举的过程中初步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