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2004年暑假,我到爱人所在的空军某部探亲时,第一次结识了《环球军事》。爱人那时除了上班,中午和晚上还常常要加班忙他的工作,让我独自待在宿舍里,无暇顾及我。没多久,他感到有些过意不去,便借来一堆杂志给我“做伴”。在众多的杂志里,《环球军事》以它那精美大气的封面,一下吸引了我的眼球。翻着翻着,我便被里边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深深吸引住了。暑假一过,我俩又过起了牛郎织女的生活。爱人好像早就察觉了我的心思,悄悄为我订了一份《环球军事》,它便成了我了解世界军事的一个窗口,让我及时了解了世界的风云变幻,也进一步从中了解了军人,悟…  相似文献   

2.
2005年1月11日,我们移动编辑部一行五人来到东北边防采访,第一站便是著名的珍宝岛。采访当天,空气中透视度较低,我对所拍的照片非常不满意。决定重拍。第二天,我重新登上了珍宝岛。远远地,我看到一位战士坐在哨所大门前看书,我提前准备好了相机。发现我到来,小战士起身相迎,我一边喊别动,一边举起相机就拍。小战士叫张建明,他看的杂志是我们昨天来时赠送的当月《解放军生活》。他说,俺们这疙瘩交通贼不方便,根本就看不到当月杂志,一月份的杂志三四月份能看到就不错了。《解放军生活》老好看了,写的尽是我们身边的事,他一口的东北话。如今珍宝岛,阳光普照,一片温馨。  相似文献   

3.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13,(17):5
增长见识的"好老师" 十三师读者赵宝山我第一次接触《当代兵团》(当时还是《兵团建设》)是3年前的事。那时,我刚刚到十三师新闻中心工作。上班第一天,我看到办公室放着几本《当代兵团》杂志,就随手翻阅,当时我就被杂志中精彩的报道吸引。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养成了阅读《当代兵团》的习惯。每当有新的一期《当代兵团》杂志到来,我总是第一个抢着阅读,在阅读的同时,学习新闻稿件的写法。当我外出采访完,面对采访  相似文献   

4.
说起与《中国民兵》相识,还得从5年前说起。那年我刚从作战部队调至预备役部队工作,一次在我们主任办公桌上偶然看到了《中国民兵》这本杂志,当时我就被那美丽淡雅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便给主任讲,想带回去看看。主任看我爱不释手的样子,就答应送给我。于是,就有了我与《中国民兵》的相识。  相似文献   

5.
回眸自己走过的路。就经常想起《西南民兵》的好;看到自己取得的一个个进步,就经常记着《西南民兵》的好。提起《西南民兵》的好,还得从15年前说起。1990年底,我从野战部队调入军分区工作。刚到时,对民兵预备役工作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工作显得非常吃力,甚至还闹过张冠李戴说外行话的笑话。工作不久,我第一次看到《西南民兵》杂志,看着上面登载的有关民兵工作方方面面的业务知识和其它单位开展民兵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我如获至宝。从此以后,《西南民兵》杂志就成了我工作上的良师,生活上的益友。通过《西南民  相似文献   

6.
张燕 《兵团建设》2007,(9):53-53
我是一名团场政工员。当我看到《兵团建设》杂志编辑部刊登的寻找创刊号的通知时,心中无比激动。第一次阅读《兵团建设》的情形就好像发生在昨天,记忆的闸门也由此打开……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在《中国民兵》杂志第二期上看到举办“公民与国防”有奖答题竞賽活动后,就想早日看到竞赛试题,但刊物到手较晚,加上家住农村,缺少资料,有些题可能没有答好。但请不要见笑,这已是尽了最大的努力,凭自己平时的学习和记忆作答的。  相似文献   

8.
正我是《当代兵团》的忠实读者,每每拿到新一期的杂志,我都细细品读。在"辉煌60年"栏目中看到《同在一片蓝天下》这篇文章,细细读来感触很深,我看到了第一批进疆解放军战士的爱国情怀和平定匪患的坚定信念;看到了兵团人为捍卫祖国领土和主权的流血牺牲;看到了老一辈兵团人建设边疆"赤手开天地,大胆易沧桑"的无限豪情。如今兵团发生了  相似文献   

9.
我叫张敏,是河南汝商县板店乡的女基干民兵排长。16岁那年因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回乡务农。一天,我到村民兵活动室借书,借到几本《中国民兵》杂志就认真阅读。在“致富三海经”栏目中看到一位高考落榜生回乡务农当民兵后,靠种葡萄2年收入近万元的消息,引起了我  相似文献   

10.
每当我在军内外报刊发表稿件、文艺作品在大赛中获奖经验被上级转发时,就会想起写作之路的恩师——《中国民兵》。 1993年,我在一所村小学当民办教师。一天,我到村委会汇报学校工作,看到村干部办公桌上的一叠《中国民兵》。我将杂志借回学校。我渐渐地被刊物特色吸引。一天,我又到村委会去借杂志。镇武装部陈部长正好在场。他说:“你这文化人不能白借,得写写稿。刊发一篇,奖你一年的《中国民兵》。”于是,  相似文献   

11.
编读互动     
回音壁辽宁省大连市 马壮:在年初我偶然看到了《环球军事》,甚是喜爱。在看了5期的杂志后,我唯一的感想是怎么我们国家的先进武器介绍得这么少!可是在我国建国50周年阅兵仪式上我们却看到了那么多先进的武器装备。我想,能否多刊登些中国武器的文章,让身在海外的华人以及从事军事事业的人为我中华之崛起而感到自豪!  相似文献   

12.
两年前,我在报刊亭偶然间看到了挂在醒目位置的《环球军事》,虽然我平时对军事方面关注不多,但被她颇具视觉冲击力的封面所吸引,顺手把杂志取下来翻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兵》教我以武为本邓州市人武部张继伟我很想对《中国民兵》杂志说说我的心里话。我1985年从野战部队补充到人武部搞民兵训练工作之初,感到不知从何处下手。一次,我在《中国民兵》杂志上看到了“训练参谋”专栏内刊登的指导文章,边看边琢磨起来,发现民兵训练与野战部队的训练有相同之处外,  相似文献   

14.
李波 《中国民兵》2007,(6):38-38
1999年毕业后,我当了预备役舟桥团的一名排长。对预备役工作一筹莫展时,我请教指导员,他给我传授了许多预备役工作的经验体会,还送给我10本专业书刊,让我业余时间看一看。这些书刊中就有一本《中国民兵》杂志,我把这本杂志稍一翻阅,它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不少知识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之后,我就到团阅览室里借来《中国民兵》杂志,以后是每期必读。  相似文献   

15.
编辑同志: 我对军事和历史非常感兴趣,《军事历史》是最能满足我兴趣的杂志。今天有个问题请教一下。有的书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美军原打算封元帅,但因为战功卓著的马歇尔将军的名字英语读音与元帅的英语读音相近,于是就把元帅军衔去掉而改为五星上将,但我从《外国著名军事人物》上看到,为表彰  相似文献   

16.
我在武装战线上工作20多年,从《西南民兵》创刊开始,我就与《西南民兵》打交道,我喜欢阅读《西南民兵》刊登的每一篇文章,同时又积极为《两南民兵》写稿,当看到自己所写的文章在杂志上刊出时,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西南民兵》从创刊到现在,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历程,在大家的呵护下越办越  相似文献   

17.
1999年4月,我从野战部队交流到人武系统工作,第一次看到《西南民兵》,便被深深吸引。从此,我与《西南民兵》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有一日不阅读如隔三秋之感觉。2000年初,同事劝我:“你喜欢《西南民兵》,就给杂志写稿,参与刊物的创作,为心中所爱添砖加瓦。”说实话,虽然从事政治工作多年,讲话稿、总结材料等写了不少,但真还没有动过投稿的念头。经同  相似文献   

18.
我的家乡是传统中祝英台的故乡。我为了脱贫致富,至今已干过5、6个行当。1988年,我承包着一家旅游鞋厂。有一天,我正在为产品销路不畅而犯难时,从一份《中国民兵》杂志上看到  相似文献   

19.
俺是一名普通农家妇女,丈夫王道军是县人武部干部。他经常带几本《中国民兵》回家加班,使我有机会看到这本杂志,并熟悉和喜欢上了它。 以前俺对丈夫工作不太了解,支持不够;后来从杂志上看到丈夫行道中的一个个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渐渐明白了武装工作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婚恋家庭》栏目刊登的报道,给俺留下了很深印象、很多教育。说实话,从恋爱到结  相似文献   

20.
坐在桌旁,翻着台历,2月14日——当翻到这一页时,思绪不由得带到了2005 年那个天空飘满雪花带有浓浓气息的情人节。大街小巷散布着浓郁的花香,玫瑰代表浪漫,代表爱情,但无法代表刚毅军人内心的情结,我用什么给我的爱人,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