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寓兵于民,处在经济和国防建设第一线,是建设新农村的骨干力量,军分区把他们组织起来,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立足当地实际,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作为身处农村生产第一线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在完成军政训练、战备执勤等任务的同时,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胡锦涛主席要求,军队要积极参加和支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兵、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在这方面更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理应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支最前沿、最具  相似文献   

3.
蒋银军  温华战  王刚 《国防》2003,(11):41-41
城市是高技术战争的主战场。服预备役退伍兵是一类预备役士兵。因此,在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中,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和处于重点战略方向的城巾,一定要认真贯彻总部有关文件的精神,扎实做好退伍兵预备役工作。 (一)加强城市预备役专业技术兵储备区建设。加强和改进城市预备役专业技术兵储备区建没,是做好城市退伍兵预备役工作的战略性措施。高技术战争占据军事舞台后,总部已根据新战争形态的特点,调整了预备役专业技术兵储备区。今后各地要确立突出重点、分类建设  相似文献   

4.
预备役部队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骨干。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是建设强大的国防后备力量的关键。当前,针对未来局部战争特点,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提高预备役部队整体合力,必须加强成建制训练 军事训练关系着部队建设的质量。军事训练的手段必须瞄准未来局部战争的景况,针对部队的实际而定。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平时大部分时间分散战斗在生产岗位上,官与兵、兵与兵、上级与下级、现役与预备役人员之间联系较少,相互了解不够,甚至互不相识,整体合力较现役部队差。预备役部队的这  相似文献   

5.
谢乐婢 《国防》2011,(10):40
管理出战斗力。抓好预备役官兵管理,既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题中之意,又是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配置动态化特征明显,预备役官兵管理难成了制约预备役部队建设的一大难题。鉴于预备役官兵亦兵亦民,抓好预备役官兵管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驻山西某预备役坦克团组织部分预备役官兵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第一线,让预备役官兵在自己富裕的同时,想方设法带领村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搏击着……  相似文献   

7.
组建预备役部队,是建立健全快速动员体制,提高后备力量质量,实现平时少养兵、战时多出兵、快出兵、出好兵,增强我国国防实力的重要措施。现役干部是预备役部队建设的龙头和骨干,他们的素质如何,对预备役部队建设影响很大。根据多年来的实践和探索,预备役部队现役干部的素质要求与现役部队干部的素质要  相似文献   

8.
全区预备役部队调整改革后,实现了省建师、跨地区建团的组织建设新变化。然而,预备役部队与军分区在编组上出现的"交叉编兵、一兵多职"的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基层组织落实。内蒙古预备役某师与驻地军分区在整组过程中,探索出同步规划部署、同步组织实施、同步检查验收,联动实施"一体化"编兵的新路子,是创新整组工作的有益尝试,值得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成羽  伍宏波 《国防》2008,(10):44-45
民兵、预备役部队编兵整组是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工程。新时期新阶段,应遵循"统筹计划、优先保障、突出重点、注重质量"的原则,尽快理顺军分区系统与预备役部队在编兵整组上的关系,有效解决"组织交叉、一兵多职"等问题,进一步夯实后备力量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预备役部队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否紧紧围绕提高“两力”开展活动?近几年来,我们在工作实践和探索中感到: 一、围绕提高“两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强化“兵”的意识上花气力。预备役部队由于具有寓兵于民,兵民兼容的特点,平时集中性的活动比较少,“兵”的观念容易淡化。因此,不断强化“兵”的意识,就成为预备役部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1、强化献身国防的献身精神。这种精神要求预备役军人要服从部队建设的需要,特别是个人利益与部队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自觉地牺牲个人利益服从部队建设的大局。因此,需要在教育中讲清市场与操场、战场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改革开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梓潼县人武部"应群众所需、急群众所盼、尽部队所能",忠实践行服务人民的宗旨,成建制组织数万民兵预备役人员,投身新农村"五大网络"建设,大大提高了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在梓潼县我们看到了一幅幅新农村美好而动人的真实画面。"水利网络"为旱区解渴今年春旱严重。但梓潼县东石乡油坪  相似文献   

12.
董贵山 《国防》2004,(12):18-20
军事斗争准备的主要内涵是“打得赢”和“不变质”,这是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时代要求,也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方向和根本目标。为此,必须紧贴军事斗争准备需要,坚持战斗力标准,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努力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一、下大力抓好民兵、预备役部队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是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发展,城乡生产、行政组织和产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变化。目前,民兵预备役人员外出务工、经商的较多,人员流动性大,组织落实比较困难,在一些地区出现了有组织无兵或有兵无组织的现象。如何解…  相似文献   

13.
《华北民兵》杂志是军区党报党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我们充分发挥《华北民兵》的职能作用,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刊授教育,较好地提高了全省民兵预备役人员学习教育的实效性,为推动省军区部队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科学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提高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清《华北民兵》在民兵预备役人员学习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学习教育中,我们注重引导官兵充分认清《华北民兵》的地位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绵阳军分区努力落实以《西南民兵》为基本教材的民兵刊授教育,积极探索解决民兵预备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连年被总部、军区评为刊授教育先进单位。 一、党委重视,切实把刊授教育作为民兵预备役建设的重要任务。刊授教育是民兵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南民兵》是军区党委和机关指导西南地区民兵、预备役部队工作的机关刊物,是我们进行刊授教育的基本教材。军分区党委十分重视利用《西南民兵》等国防报刊开展民兵刊授教育,切实把刊授教育作为民兵预备役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一是把刊授教育列入  相似文献   

15.
一直以来,《中国民兵》以其内容丰富全面、信息含量大、对基层建设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被誉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百科全书"。湖南某预备役师在做好订刊用刊工作的同时,结合官兵实际,大力开展刊授教育,使《中国民兵》成为工作指导的"参谋"、政治教育的"窗口"、精武强能的"助手"和勤劳致富的"钥匙",取得了明显成效,推动了部队全面建设创新发展。今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预备役军官法修正案草案,第7期《中国民兵》在第一时间对其要点进行了解读。该师利用召开预备役军官大会之机,集中部分现役和预备役军官共同学习有关精神,并展开讨论交流。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实施,西部预备役工作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组织预备役军人在西部大开发主战场上练兵、用兵、育兵和强兵,才能使预备役部队充满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17.
编兵整组的质量关系着预备役部队建设和发展的质量。作为预备役部队建设和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各级要严把编兵整组的重要关口,抓住其中的主要环节,确保这项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建军七十周年,3月17日,由总参动员部、总政群工部、《中国国防报》和《中国民兵》杂志社联合组织的征集民兵、预备役部队歌曲的组委会和评委会在北京正式成立。 我们的国家有一支强大的后备力量——预备役部队。这支寓兵于民、遍布城乡的队伍,不仅在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还留下了如《游击队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海上女民兵》等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为了加强民兵、预备役部队新时期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广大预备役人员和民兵的精神生活。总参动员部、总政群工部、《中国国防报》社和《中国民兵》杂志社从今年年初起就开始联合组织征集预备役部队和民兵的歌曲。征歌要求以健康向上,激昂雄壮、反映新时期  相似文献   

19.
赵新良 《国防》2002,(11):10-11
预备役部队寓兵于民,分布在社会各个领域,其根基在地方。要提高预备役部队的“两个能力”,需要杜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但更主要的是需要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一、要把加强预备役部队建设作为地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军分区及人武部门应充分认清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切实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的积极作用,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立足当地经济实际,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担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作为身处农村生产第一线的民兵预备役人员,应发挥有组织、有活力和突击力强的优势,争做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要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带头干事创业。我们把民兵预备役人员作为农村群体的骨干和中坚力量,积极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开展"民兵科技示范园"、民兵产业结构调整示范点、民兵规模化经营典型村建设活动,为培养致富能手和乡村新型科技人才闯出新路子。为"乡风文明"带头联系群众,为民排忧解难。我们组织民兵预备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