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正”:做一名军人首先要立得正, 这是个根本性问题。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立正问题解决好了,一切都好办。理解了这些,你也就理解了走进队列的第一个口令为什么是“立正”了。班长在一旁讲解:“……头要正,颈要直, 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你按动作要领立正。这时你看到了军旅人生的希望。  相似文献   

2.
今年10月8日,我和妻子结婚就25周年了。回首往事,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提笔写了这篇小文。 我们这个属于“工薪阶层”的四口之家,虽不富裕,但托小平同志的福,衣、食、住、行还过得去,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各方面都比较如意,家里充满了“穷欢乐”气氛。 最使我感到称心如意的是:我有一个漂亮、精明、能干、贤惠的妻子和一双漂亮、聪明、可爱、争气的儿女。我时常情不自禁地为此感到喜悦、自豪,使我在人武战线上工作起来劲头十足。  相似文献   

3.
这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切。我,还有曾经或现在的战友,都在其中客串着一个又一个的角色。就像一个寂静的冬夜里,我和一位阔别多年的老战友就着炉火煮酒。炉火正旺,酒喝得正好,不多不少, 我们于是手舞足蹈地谈论着那段刻骨铭心的连队时光。  相似文献   

4.
我喜欢上潜艇是去年下部队代职期间的事,在此之前,我对潜艇的认识一无所知。印象里潜艇宛若一头巨大的水怪潜伏在水中,连同潜艇兵一样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如果不是代职,不是在海军尤其是潜艇部队代职,这层面纱恐怕要让我至今无缘与潜艇结识,这不能不成为我军旅生涯的一个遗憾。  相似文献   

5.
辛夷 《环球军事》2013,(14):1-1
上个世纪20年代,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在开罗《新月》杂志发表了一篇散文诗《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我有我的黎巴嫩》,一℃可成,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爱国主义的情怀以及对民族觉醒和进步的翘企渴盼。“你们有你们的黎巴嫩及其难题,我有我的黎巴嫩及其瑰丽”;“你们的黎巴嫩是一位手捋胡须、蹙额皱眉、唯能自怜的朽躯,我的黎巴嫩是耸立如塔、微笑似晨、念人如己的青年。”纪伯伦以战士般的冷峻、强烈对比的手法.画出了两个迥然有别的家国形象。他所厌恶的黎巴嫩是解不开的“政治死结”,是“宗教领袖、军队司令的棋盘”,是“形形色色的教派和政党”,是无休止的“谎言”和“论辩”,是垂暮般的暮年老朽。而他心目中的黎巴嫩,则是“悠远的思想…‘炽热的情感…‘黑鹂的鸣啭”,是“朴素而袒露的真理”,是“攀登岩石、追逐溪流”的青春少年。  相似文献   

6.
我爹有梦     
春节前,我回老家南通休假。久违的家乡已是旧貌换新颜。人们不再追求有多少的存款,美丽、时尚成为人们生活的标准,优越的生活也同孩子发生了“温室效应”。七岁的小外甥女阳阳已成为“舞林高手”,模仿梁咏琪有模有样。可“小公主”脾气大,娇气重,爱使性子,一不顺心就擦眼抹泪。到家的那一天,我问阳阳:“要舅舅送你什么礼物?”阳阳说:“送我九百九十九朵玫瑰!”我的心微微一颤,继而感到现在小孩子太时尚,太娇柔。  相似文献   

7.
参军之前,我的家里已是海陆空齐全了。两个哥哥和姐夫都是军人,似乎注定了我也必须走入部队。但是,我的从军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中学时,我觉得飞行员这活儿挺有意思,就去参加招飞,结果因为体检不合格而被拒之门外。1978年冬,高考临近,我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备战高考上,功夫不负  相似文献   

8.
怀着对写作的热爱,我走上了连队政工员的岗位。为了提高自己、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会经常阅读《当代兵团》。杂志常常会刊登一些记者和通讯员采写的反映职工群众生活故事的文章,很有感染力,成为了我写稿"临摹"的对象。因此,我一直梦想着自  相似文献   

9.
1984年1月,我从部队退伍还乡,被破格提拔为乡武装部部长。这对于二十刚出头的我来说,压力是不小的。第一年,几乎没有理清什么头绪,愈加感到自己知识面的  相似文献   

10.
4月中旬至5月中旬,云南省军区围绕新时期加强人武部建设这一课题,对全省120名人武部部长、政委进行了集训。 “老武装”并非就是合格军人 队列场上,一声威严的“立正”口令,使平均年龄46岁的部长、政委们感受到了几分不自然——有的脚跟没迅速靠拢并齐,有的脚尖分开达不到60度……年轻的教官大声说:“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态,头要正……”记者跟着教官逐个检查,  相似文献   

11.
仿佛是一眨眼,又像是无数日夜,2020年,是我兵龄的八岁生日。这八年,是我从士兵、军校学员到士官的转变,也为我人生中最美的青春烙下了迷彩的印记。2011年12月1日,这一天是我离开家乡参军的日子,也是我成为一名海军女兵的日子。我记得很清楚,穿上崭新军装的那一刻,我突然有了如山的责任和如海的包容。我爱这身军装,是它开启了我的梦想和新的人生。  相似文献   

12.
"爸爸,每到周末同学们都有爸爸妈妈陪着逛公园、吃肯德基,你为什么不带我去,是你不喜欢我,还是就你忙?"12岁的女儿用这样的话问了爸爸N次,直到现在,还未能如愿。提起女儿,苌永欣眼神立刻变得温柔了许多,说话的声音也很低,"直到现在我还不知道女儿的班主任是谁,也没参加过一次家长会,更别说陪孩子逛公园了。不是我不想去,而是我没时间,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说到这里,苌永欣的脸上露出了歉疚的笑容。眼前的这个有着20多年兵龄的上校军官,是总参某部军务训练局从事车辆装备管理工作的正团职参谋。因为敬业,这个正团职参谋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5年被评为全军"十五"期间武器装备管理先进个人。  相似文献   

13.
花甲舰长     
1949年5月的一天上午,上海市人民政府一名18岁的办事员,瞅准机会闯进陈毅市长的办公室,用一看就是自学来的军人动作,“啪”地一个立正,鼓涨着红彤彤的脸,一字一句地报告:“首长,我要当海军,为党开军舰!”几天后,这名小伙子登上了从上海到南京的火车,揣着陈毅市长给华东海军司令张爱萍的亲笔信,就象揣着一轮暖洋洋的太  相似文献   

14.
6年来,李咏红每年寒暑假都会到部队给孩子们上课,而写信,则成了李咏红探亲结束后每个星期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询问孩子们的学业,鼓舞孩子们的信心。虽然很辛苦,但李咏红乐在其中,她说:"这是我与大山的一个约定!"阳春三月,乍暖还寒。已经是深夜十二点了,刚刚备完课的李咏红拿起纸和笔,准备给那群孩子写信。那群孩子,不是大学校园里李咏红班上的学生,而是远在千里之外丈夫所在部队工区偏僻山村的小孩,还有丈夫十几名战友的孩子。他们是李咏红的一群特殊学生。难忘那座山2005年的夏天,李咏红带着儿子任彦铭第一次到部队探亲。之前,丈夫任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我不禁心有所往;古人又云: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我不由神有所驰;古人三云: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我不觉足欲前行。于是,我和春天有个约。看春去,体味南北的春情。我和春天一路听着吴侬软语,一路哼着苏杭小曲,惹...  相似文献   

16.
绿色幽默     
职业病连长检阅新兵时,对队伍的排列有了疑问,便问一个排长: “你为什么把高个子排在第一排,中个子排在第二排,矮个子排在最后一排?”“报告连长!”排长立正报告,“因为我入伍前是摆水果摊的。”  相似文献   

17.
正每当清晨太阳刚刚升起之时,三师文工团的练功房内总会传出悦耳的练声的声音,不用猜,那一定是三师文工团的维吾尔族演员古再努尔·努尔。十年了,古再努尔·努尔酷爱传统文化——戏曲。"我太爱戏曲了,每次听到戏曲我都会心潮澎湃。如今,我唱维吾尔歌曲都带着点儿戏曲味儿。戏曲文化已经‘深入我的骨髓’。"聊起戏曲古再努尔·努尔激情四溢。  相似文献   

18.
我是吴志勤,今年92岁。是当年在沙家浜芦苇荡里养伤的36名新四军伤病员之一,也就是现代革命京剧《沙家浜》中“18棵青松”的原型之一;我当年盼那些战友都不在了,只剩我一人了。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接触“武装”是七六年,我从芦山县团委抽调到县武装部协助搞冬季征兵。工作中武装部政委、部长、参谋、干事的耐心指教,使我圆满完成了任务并受到赞扬。这成了我一生的美好回忆。然而,这期间,还有一件令我终生难忘的事。定兵走访,我  相似文献   

20.
章景海  陈昕 《政工学刊》2009,(10):42-43
转业是军队干部人生道路上的一次重大转折。参加地方工作后如何起好步、上好路,是转业干部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一、找准定位,心态要保持"立正"姿势。心态决定状态。转业干部要完成从军队干部到地方干部的角色转换,从开展军事工作到从事社会经济工作的职能转换,从军营生活到社会生活的环境转换,首先必须“立正”心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