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学术刊物《后勤工程学院学报》、《训练与科技》,多年来得到院内外广大作者和读者的热情支 持和关怀,我院聘请的各大军区、军兵种、总部有关业务部门的特邀通讯员在2004年的荐稿、投稿和征 订工作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做出了显著成绩,特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研究决定,李决龙等6位同 志被评为2004年度优秀特邀通讯员,特此进行表彰。他们是: 李决龙(海军后勤部军港机场营房部) 杨长华(沈阳军区联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 杨文库(总装备部后勤部基建营房局) 杨平林(成都军区联勤部基建营房部) 秦玉才(广州军区联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 董长科(济南军区联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  相似文献   

2.
1998年度《兵工标准化》通讯员会议于8月26~28日在天津召开,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党委副书记李占英、《兵工标准化》主编薄克孚、编辑部全体成员及来自有关企、事业单位的通讯员代表和特邀作者共3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薄主编主持,李书记做了讲话,他充分肯定了一年来通讯员的工作及《兵工标准化》所取得的成绩,进而  相似文献   

3.
今年的春天来得好早! 2005年隆冬,《兵团建设》改为大16开,刚刚播下呼唤“进一步加强与通讯员沟通”的种子,2006年春天,在乌鲁木齐,《兵团建设》即长出了点点新绿。 2月20日至25日,来自兵团各师、团、企事业单位的新闻工作者、政工干事、通讯员等共98人,参加了兵团建设杂志社首届新闻写作培训班。  相似文献   

4.
年初,县里组织通讯员培训班,特邀我这个“优秀报道员”介绍体会,使我想起因《中国民兵》而走上新闻写作之路并助我当上专武干部这段缘分。 2000年我从师专毕业后分到小学任教。2002年的一天,我到乡里参加教师会,在武装部长办公室发现一沓刚到的《中国民兵》杂志,漂亮的封面, 浓重的兵味,一下吸引了从小就有军营梦的我。在顺手“牵”刊回去细细翻  相似文献   

5.
正在团场宣传科工作,读《兵团建设》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第一次拿到新的杂志,最先打开看的就是《刊中报苑》,首先搜索有没有自己的稿子,那种迫切的心情只有基层通讯员才能体会到。《刊中报苑》是刊登通讯员稿件最多的栏目,方寸之间,容纳了60多篇稿件,图文并荗,如进入了百花园,基层通讯员在此施展才能。愿《刊中报苑》越办越好,《兵团建设》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6.
传递正能量     
正我是一名基层通讯员,几乎每一期《当代兵团》我都会认真阅读。《当代兵团》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她传递着新时期兵团的正能量。"多元增收"、"兵团人家"等栏目常常选登一些一线职工群众直面困难、艰苦奋斗、互帮互助的故事,看完后我总会被他们敢干、敢为、敢担当的精神打动,不由得从心底生出敬佩之情。每当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我就会想到他们,  相似文献   

7.
新人新事     
为民兵通讯员订报刊 为鼓励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前不久,重庆南川市石溪乡人武部为两名民兵通讯员订阅了二○○一年《西南民兵》、《两用人才报》、《国防教育报》等报刊杂志。(包国生 杨勇) 连取两个大学文凭 云南省会泽县梨固乡政府机关民兵施秀成,在认真搞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勤奋学习。到目前已获取“中央刊授党校”和“云南省委党校”等两个大专文凭,杖提拔为乡党委副书记。(魏相智)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通讯员是杂志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和基石。根正才能苗红,是要求我们把握好舆论导向的正确性;根深才能叶茂,是希望我们通讯员能把《中国军转民》当成自己的家,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好。”这是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咨询部主任李伯亭在“《中国军转民》通讯工作会议”上欢迎与会代表的开场白。4月24日至25日,来自十大军工集团及下属企业、各省市科工办(委)的30余名通讯员欢聚在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畅所欲言,共商《中国军转民》发展之计。这次会议由《中国军转民》杂志社主办的,这是本刊创办5年来首次召开的通讯员工作会议。如何…  相似文献   

9.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华北民兵》伴随着民兵事业改革发展的坚定步伐,栉风沭雨,一路走来,迎来了她的50华诞。这是件可喜可贺的大事情。笔者作为《华北民兵》的忠实读者和老通讯员,欣喜之情更是难以言表。值此,对《华北民兵》的50华诞致以热烈的祝贺,对为《华北民兵》发展壮大而辛勤耕耘、付出巨大努力的编辑部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礼!笔者最早接触《华北民兵》,是1965年还在平顺中学读高中时。那时读书之余常到县武装部帮他们抄抄  相似文献   

10.
3月22日,重庆南川市石溪乡人武部对该乡民兵谈自祥等2名通讯员进行了表彰奖励。去年,谈自祥等2名民兵通讯员在省、县级报刊、电台用稿80多篇,宣传本乡民兵预备役人员带头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收致富的先进事迹。为鼓励民兵通讯员多写稿、写好稿,今年,石溪乡人武部给他们订阅了《西南民  相似文献   

11.
时值风和日暖,鲜花盛开的季节,一年一度的《兵工标准化》通讯员会议于1997年5月21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兵器工业总公司所属有关企、事业单位的通讯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陈华勃主持。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熊开国参加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对《兵工标准化》刊物获1996年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残疾人,而且仅读了小学。我订阅《西南民兵》杂志已经10多个年头了,工作之余、生活之中,一拿起她,烦躁的心情就会平静,生活就会更加充实。通过读《西南民兵》,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成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名业余通讯员。年年被新闻单位、军分区、人武部等多家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如今,获奖证书和奖品有100多件。这些战绩的取得,都与《西南民兵》的指导帮助分不开。可以说,是《西南民兵》杂志改变了我这个残疾人的人生路,借此征文的机会,让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谢谢!谢谢杂志社的编辑老师们。  相似文献   

13.
秦川 《中国民兵》2007,(6):38-38
我是《中国民兵》的老读者,也是名业余作者。那是20世纪80年代,县人武部聘请我任民兵通讯员,部长王盛荣对我热情地说:“我在省军区政治部工作时,知道你就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优秀民兵通讯员和业余作者,在1965年参加省军区‘四好连队、五好民兵’的征文活动中,你的诗词《玉楼春·库畔》经画家徐小昆配画后被评为优秀奖。”  相似文献   

14.
《国防技术基础》2008,(10):45-45
9月23日,《国防技术基础》通讯员工作会议在洛阳召开。来自总装、兵器、航空、航天、核、电子等各单位通讯员代表30余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5.
编与读     
《兵团建设》2006,(3):53-53
相聚的时间是短暂的,但学员们的感受却是丰富的,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他们的心声——《兵团建设》写意 7天里,我的笔触没有我的感受丰富,我想在《兵团建设》举办培训班的背后,蕴涵着丰富的“意”——关于兵团与团场,关于杂志与写作,关于编辑与通讯员……而《兵团建设》中美的细节就像一粒粒璀璨的珍珠。我把珍珠串成一个整体,以表达喜爱之情:《兵团建设》的《特别策划》让我们倾听《建设之声》,在《要事评说》中走进《建设专稿》细读《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新型工业化之路》。打开《文明窗口》,拉近《建  相似文献   

16.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建设,推进部队持续健康发展,一个重要保证就是要认真贯彻依法从严治军方针,依据法规制度抓基层。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党委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逐步摸索和推行了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统筹协调机制、督促落实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他们坚持走依靠机制落实《纲要》、按照《纲要》建设基层的路子,确保了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经常有效,推动基层建设不断发展进步。2005年12月,在全军基层建设座谈会上介绍了“探索落实《纲要》运行机制,确保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经常有效”的经验。他们的成功做法是:领导机关按照《纲要》…  相似文献   

17.
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基层建设,推进部队持续健康发展,一个重要保证就是要认真贯彻依法从严治军方针,依据法规制度抓基层。北京军区某集团军党委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逐步摸索和推行了落实《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统筹协调机制、督促落实机制和利益激励机制。他们坚持走依靠机制落实《纲要》、按照《纲要》建设基层的路子,确保了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经常有效,推动基层建设不断发展进步。2005年12月,在全军基层建设座谈会上介绍了“探索落实《纲要》运行机制,确保抓基层打基础工作经常有效”的经验。他们的成功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为了不断提高《后勤工程学院学报》的学术水平和质量,扩大对外交流和影响,学院聘请了我院兼职教授杨秀敏等八位院士担任《后勤工程学院学报》编辑委员会特约院士编委。他们是(以姓氏笔画为序):  相似文献   

19.
<正>7月20日,中国兵器工业江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举办了以《"互联网+"模式下的江南新闻宣传》为主题的通讯员培训班。各基层单位通讯员及党委工作部新闻中心成员近40人参加培训,并开展了联谊采风活动。培训班上,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江南报》总编介绍了"互联网+"模式下企业媒介融合的背景、特点和相关经验,围绕开放式办企业媒体模式的创新发展、采编队伍的角色复合及新媒体环境下的采编互动等方面,对江南新闻中心  相似文献   

20.
威海,1894年7月,清政府以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北洋水师在这里进行的中日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被永远钉在中国历史的耻辱柱上。威海,2003年10月,被联合国授予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改革开放使这座城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威海,2005年8月3日至5日,中国一航在这里召开2005年度新闻宣传暨第五次《中国一航通讯》通讯员工作会议,与会同志交流经验,畅谈体会,结合任务,展望未来,深感宣传工作责任重大。本刊记者应邀参加了这次会议,感受颇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