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庆 《国防科技》2004,(1):71-72
目前,台军自称自己拥有世界第三大海军陆战队,并具有越洋攻击能力。一、训练基本指导思想“明”从南沙岛到左营军港,从寿山基地到恒春基地,台军陆战队队员着迷彩服、坐两栖登陆舰,以加强海上快速反应能力作为训练的首要目标,以两栖作战、濒海地区作战的专业为训练重点,其中,战力保存、反渗透与反突击作战是训练不可少的项目,但各种部队又根据其特性确定各自的训练重点。陆战队训练中心设在关东桥、车龙埔和龙泉冈。二、训练内容阶段区分“细”台军海军陆战队训练区分新兵入伍训练、新兵专长衔接训练、驻地训练、基地训练、联合训练。新兵入…  相似文献   

2.
最近,台军决定在“汉光21号”演习中,首次进行“精神战力周”活动。这项被外界称为“洗脑周”的训练已停止了7年。外界普遍认为,台军此举旨在消除连宋访问大陆在台军内部掀起的大陆热。开展“精神战力周”的主要原因台军政战组织“大变脸”使然。5月10日,台“总政战局长”胡镇埔宣布,将把监察、保防部门从政战体系分离,分别改隶于“国防部”监察室和情报部门,“未来政战工作重点将置于心理作战、心理辅导、文化宣教与民事服务”等方面。台军政战部门的这次重大调整,是台军构建“反制软打击能力”的重要内容。台军政战工作在始创之时,就非常注重对官兵作战意志的政治训练。台军认为“防卫作战之胜负取决于台军及全民作战意志的强弱”,极力鼓吹“战志决胜”,并积极规划措施因应两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台军多次举行的反登陆作战联合军事演习十分强调组织精兵利器,运用多种战法实施海上袭扰作战。从台军最新的有关作战理论原则和训练及演习事例综析,其海上袭扰作战已呈现诸多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侦搜情报不遗余力 反登陆作战中,台军把及时、准确的情报视作极为重要的无形战力资源。据此,台军在实施海上袭扰作战前,十分注重运用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台军大肆宣传其特战旅的作战能力,并频频在电视等媒体上高调亮相,甚至还搞巡回特技表演。在台军的历次演习中,该旅也是频繁出马,为陈水扁搞"台独"打气捧场。台军特种作战旅全称"陆军航空特战862旅",是台陆军根据"精实案"改编的以特战步兵为主体的轻装化作战部队,也是台军唯一具备空机降作战能力的一支特种作战部队。第862特战旅亦称"黄岗特战旅",代号"郦阳"部队,隶属于航空特战司令部,  相似文献   

5.
近期,台军为加快“决战境外”战略构想的步伐和适应“先制”,“反制”作战的需求,提升所谓的“吓阻”能力,正投入巨资,采取多种手段加强特种作战部队建设。扩大兵力规模台军为加强特种部队作战建设,一方面组建“新锐”。从2005年至今,台军新组建了用于执行特殊任务的一个炮兵营和一个装甲营以增强远距离打击能力,并依  相似文献   

6.
“汉光”演习,是台军目前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结合预案最紧密的三军综合性演习,台军称之为“三军联合攻防作战演习”。通过对历次“汉光”演习情况的综合剖析,可以得出以下特点: 紧贴作战计划和预案,注重检验和提高全面防御作战的能力台军目前执行的“固安”独立防御作战计划,制订于70年代初  相似文献   

7.
近年台军军演除老调重弹“反封锁”、“反登陆”、“反斩首”等科目外,开始注重研究实施敌后特遗作战,并视其为“境外决战”的重点之一。台军的特遣作战是根据战略、战役或战术需要,运用正规部队或特种作战部队编成特遣部(分)队或组,秘密渗透至对方后方,执行袭击、破坏等任务,或配合正面部队作战。从近年来台军的训练和历次军事演习情况来看,其特遣作战主要有以下4个特点。窃搜情报台军强调,隐蔽侦察,窃搜情报是成功实施特遣作战的先决条件。因而台军要求在作战前,充分利用夜暗和不良天候及隐蔽地形实施侦察,主要窃搜作战区域内对方情况、地形、民情和天候气象等情报。必要时,指挥  相似文献   

8.
耕海  牧洋 《当代海军》2006,(3):60-64
台湾四周环海,其经济属于典型的海岛型经济,收入主要靠出口加工,对对外贸易依赖性很强。岛内能源物资缺乏,一旦遭到封锁,必将导致经济瘫痪和政局的动荡。台军的武器装备大多依赖进口,如果战时遭到封锁,战损的武器装备无法得到补充,将直接影响台军的作战能力。为此,台军一直十分重视反封锁作战。利用海军反潜机进行空中反潜作战,是其反封锁作战中的重要一环。由于台军装备及载体均受制于国外,因而台湾海军建构反潜武力一直十分困难。上  相似文献   

9.
丁刚 《国防》2016,(3):59-60
台军现役部队改革的基本原则是达成防卫作战的最低兵力需求,在大幅裁减常备兵力的同时大力加强后备力量建设。本文主要介绍台军后备力量建设机构设置和战时动员基本方式,台军后备力量编组形式和训练方式以及台湾全募兵制的施行对其后备力量建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解读台军C~4ISR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台军将全面建设一体化指挥控制体系作为增强联合作战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2004年全面铺开以“博胜案”为主的C4ISR系统(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与侦察系统)建设整合完成后,将使台军的作战能力提高40%。为配合系统建设,台军加大数据链引进力度,2004年共引进100多套“多功能信息分发系统”(MIDS)。同年6月,台军将这些数据链装配到战机、舰艇、作战控制中心和3个战区管理中心,实现了部分作战平台和指挥控制中心之间信息的实时交换。  相似文献   

11.
王强 《国防科技》2002,(9):44-46
火力和机动是构成军队作战能力的两大要素。台军“精实案”后,为了增强其战略机动和快速反应能力,以适应“制空、制海、反登陆”及“资讯电子战”等反制性作战要求,使出了浑身解数,到处求购急需的武器装备,试图提高其机动作战能力。那么,台军当前的战略机动能力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在台军的军语中,“反制”泛指一切战略、战役和战术上的自卫式进攻行动,包括具体战术动作中的攻击行动。而台军近年来鼓噪的“反制作战”,则是指台军为达成战略、战役目的而对大陆实施的“攻势作战”,是台军防卫作战中的一种特定作战样式。近年来,随着台军军事战略的变化,反制作战的作用地位大大提高,且内涵及兵力运用方面亦有重大变化,构成了台军现阶段攻势防御战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兵家素有“海上无掩体”之说,空中优势对于渡海登陆、对敌发动毁灭性打击意义重大。台湾军方一直把防空作战能力列为发展重点,近年又提出“战略持久,拦截第一,有限反制,保存战力”的防空作战方针,加紧研制和购买先进的防空武器装备,提高防空作战能力。2004年4月1日,台军还成立了新的防空导弹司令部,该司令部将掌管所有属于陆军和海军的陆基导弹部队。由此可见。台军的地面防空力量是台湾防空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简单分析台军地面防空武器装备的配置特点、性能局限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当前,台军把"战力保存"作为"应急作战"的"首要"指导原则,认为,只有"先具有经得起挨打的能力",才能在防卫作战中"保持战力",避免在遭受突然打击后丧失还手之力。为此.台军制定有详细的兵力分散部署计划和应变措施,设想在进入"应急战备"阶段.各机场、港口、导弹阵地、通讯中心等,采取机  相似文献   

15.
牧洋 《当代海军》2008,(8):59-62
台军新任总政治作战局局长杨天啸上任伊始,花样不断。近日,台“国防部”在湖口北区联合测考中心举办的所谓“合理冒险训练”示范观摩,就是由杨天啸一手策划并不遗余力推出的。台军图谋通过“合理冒险训练”,达到所谓的培养官兵临危不惧的勇气与胆识,强化瞬间心理调适能力,进而达到克服恐惧焦虑、建立个人自信及增进团队向心等三项训练目标。但令人好笑的是,就连参加这次示范观摩的种子教官,也不看好这种做法。  相似文献   

16.
一、台军潜艇部队发展史 多年来,台湾一直梦想着建立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潜艇部队,为此,台军于1973年8月1日正式组建了海军的潜水艇战队,潜艇部队番号"256战队".  相似文献   

17.
台军信息战能力有多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军认为,信息战(台称“资讯战”)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作战手段,是战争准备时极为重要的一环,也是决定作战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近年来,台军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战装备,加强对信息战的研究、开发和准备,其整体信息战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军迫于大陆海军潜艇的威慑,一直重视反潜力量的建设并已初步建立“以海军为主导、诸军兵种协同、东部海域为重点”的反潜作战指挥体系与兵力运用机制。然而,台军反潜作战只是反封锁作战的一部分,又由于台军能反潜的水面舰艇不但少而且旧,所以台军反潜重任基本落在了空  相似文献   

19.
“先制”、“反制”作战(文中简称“两制”作战)是台军防御作战中的主要攻势行动,是“有效吓阻”、“以攻辅守”作战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台军近年的重点演训内容之一。在台军刚刚结束的“汉光21”演习中,攻势作战思想占据了主导位置,“反制”作战地位明显上升。这个动向值得重视。“两制”作战理论的演变台军“先制”、“反制”作战理论的形成过程,大体可以分为孕育、脱胎、形成三个阶段。孕育于“守势战略”前期  相似文献   

20.
张磊 《国防》2007,(10):69-72
"汉光"演习是台军目前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科目设置最齐全、合成度最高的年度例行三军联合防卫作战演习,其前身为台军与美军顾问团的联合军演,中美建交后改为台湾军方单独进行的全岛性作战演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