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月的北疆,春风拂面,乍暖还寒。风驻沙固、绿带绵延,沿着109国道走进内蒙古杭锦旗万亩林,映入眼帘的是成片成片的沙柳。远远望去,五棵杨树立在远端沙漠高处,宛如灯塔矗立在这片林中。  相似文献   

2.
杨波  栗卫平 《兵团建设》2012,(18):34-35
正一大片整齐的小屋旁,矗立着一行行硕果累累的枣树;一座座白色的大棚,棚内绿意盎然,各类蔬菜点缀其间。8月的农二师垦区一派即将丰收的景象,职工们的笑脸将这片浩瀚沙漠里的绿洲点缀得生机盎然。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一场农业变革正悄然进行……破传统销售模式2012年8月24日8时48分,位于库尔勒市团结南路48号的新疆合源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合源果业)的  相似文献   

3.
深蓝筑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沙漠英雄”治沙植绿带动了更多人。如今,阿拉善社会各方自发成立了上百支植树治沙绿色志愿服务队,有百余家金融企业、上市公司近万名员工,来到大漠接受沙漠植绿的洗礼,驻地26万名军民投入到植树会战中。随着社会各界的人力参与、资金投入,越来越多的沙漠变成了铺满花棒、梭梭的灌木林。  相似文献   

4.
2003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启动实施"增绿添彩"工程后,军分区党委把组织民兵参与植树造林作为践行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生动实践课堂来抓,下发了《关于组织发动广大民兵预备役人员投身增绿添彩工程实施意见》,要求每个民兵连每年植树造林100亩,每个民兵每年完成100棵植树造林任务。实施中,军分区根据生态建设的不同需求,采取县区工程以人武部为主,乡镇级工程由基层武装部为主,小治理区域以村民兵连为单位实施分队作战,通过成建制组织民兵防沙治沙,有效地提高了民兵快速动员水平和战斗力。为提高植树成活率,军分区请来驻地农科所、林业部等绿化专家,深入现场指导,力求种一棵活一棵,植一片绿一片。为加强防沙治沙技术力量,军分区依托各县区民兵训练基地举办植树种草培训班50多期,计培训民兵技术骨干3000多人。  相似文献   

5.
赵天益 《兵团建设》2007,(12):28-29
50多年的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在这一瞬间,石河子发生了沧桑巨变,这座军垦新城,像幻觉中的海市蜃楼拔地而起,她的每一条街,每一幢楼,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地,每一座工厂,都浸透着开拓者的心血。伫立石河子街头,每当看到小朋友们高高兴兴背着书包上学,一对对年轻情侣在林荫道旁诉说情怀,离退休老人在公园广场上打太极拳,我就禁不住想起王震将军,想起五十多年前跟随将军艰苦创建石河子新城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相似文献   

6.
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在喀拉铁克山脚下,有一片被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后人开垦的土地——金银川。敢想、敢为、敢干的一团人让一片沃野纵横在沙漠边缘,让一座现代化城镇崛起在绿洲腹地!试点改革领航南疆的冬天,室外滴水成冰,室内暖气融融,职工冬季技能培训班在社区的多功能教室如火如荼的进行。四连职工程伟高兴地说:"工作20多年了,年年冬季培训,连队文化站没有暖气,冻的人压根儿没心思学习,现在多好,连社合一了,在  相似文献   

7.
看胡杨     
着胡杨一个沙尘杀的日子大澳雷达站的站长约我去看胡杨呼啸的飞沙走石抽打在胡杨奇上胡杨不退缩,英勇抵抗每一裸,就是一座蛋全每一排,就是一道城墙棵裸都是惊叹号大写成英勇悲壮胡杨的叶子写着忠诚是一顺“心.的形状在这片荒澳的土地上胡杨黄变绿,绿变黄向这里的雷达兵一样  相似文献   

8.
正"双河"是一个古来有之的地名,唐太宗李世民曾在《执契静三边》诗中写道:"乳海池京邑,双河沼帝乡"。诗中的"双河"就是指今天的博尔塔拉河和精河。双河之畔,千百年来,人杰地灵。"双河"是一座崭新的城市,位于五师塔斯尔海垦区,市域辖八十一团、八十四团、八十五团、八十六团、八十九团、九○团,市政府驻地红星二路9号,在2014年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城市,是兵团未来发展的希望,双河市作为兵团建立的一座新城,为兵团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一个有力的引擎、活跃的板块,为促进兵地融合发展增添了一座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增添了一座坚固的堡垒。  相似文献   

9.
2009年7月13日,晴空万里,艳阳高照。位于库布齐沙漠腹地的鄂尔多斯军分区杭锦旗人武部生态基地内彩旗招展,草木葱茏。下午16时许,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将亲临基地视察,首长在认真听取和仔细察看基地建设情况后,高兴地对在场的人武部干部、职工和参建民兵说:"今天,我们这里有这么多绿色,是多年来我们武装部在军地各级的领导下,用汗水和鲜血浇灌了这片绿色和绿洲,非常了不起……"首长的话是鼓励,是鞭策,也是对鄂尔多斯军分区党委多年来参加生态文明建  相似文献   

10.
高雄 《兵团建设》2004,(11):42-42
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农六师新湖农场,土地面积147万亩,其中沙漠面积13.1万亩,年降水量不足149毫米,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10倍。干旱、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没有压倒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他们通过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荒漠造林、荒漠植被保护和封育,不断地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渺小生灵建立特大功勋,一片片滩、沙在海上突起,一座座礁、洲在水中矗立,一个个岛屿在海上昂首。这些潍、沙礁、洲、岛的的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12.
正5月,清湛的冰雪融水滋润着昆仑山膝下的片片草场,牧草开始渐渐返青。昆仑山下,在三面沙漠、一面群山的十四师一牧场的中心,3棵核桃树已顽强地生长了近300年。她们将如虬的躯干相互缠绕,不分你我、彼此支撑,枝杈伸张、亭亭如盖,荫蔽着脚下的土地。一牧场是兵团最边远的少数民族聚居团场之一,距和田市210公里。团场2300多人中,86%是维吾尔族。多年来,这里的干部职工群众亲如一家,仿佛那3棵古老的核桃树,精心呵护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3.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团场开垦的十万多亩耕地,现已变成了一块人造沙漠;六十三团二连西北方向,早年修建的水库,现已干涸,在它的下方是一片开阔的太沙漠;团场人在沙漠边缘植成了一条林带,锁住了风沙的侵袭。林带外堆积的沙尘已高出林床近一米。林木喝不上水,日趋枯衰,但它们依然用自己羸弱的身体与风沙抗争……  相似文献   

14.
巫川  党拴成 《华北民兵》2004,(12):25-25
走进内蒙古杭锦旗人武部库布齐沙漠万亩林,昔日的空旷与荒凉已不见踪影,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直通万亩林腹地的大道,当年的万亩林已经发展到今天的八万亩。鄂尔多斯军分区副司令员兼杭锦旗人武部部长王中强,这位被誉为治理生态环境的治沙英雄,率领人武部全体干部职工经过近20年的艰苦奋斗,已在万亩沙海中建起养殖基地,制式的青储池,保温的牛圈、马圈、羊圈、鸡舍。  相似文献   

15.
刊中报苑     
26年中,他义务植树近6万棵,从未伸手向组织索取过分文报酬,却贡献给团场一座价值约200万元的"绿色银行"。他就是被群众誉为"当代愚公"的一三五团八连75岁高龄的退休职工邓结石。30多年前,八连是全团有名的"沙漠孤岛"。每到春夏,只要刮风,整个连队就被沙土笼罩。居民的棚子被刮走屋顶,树木被拦腰折断,农作物被吞噬。几十年来,居住在这里的群众饱受风沙的折磨,不少人小得不举家迁移。邓结石老人一生中永远忘却不了那一天——1973年4月12日,他扛着铁锹,与  相似文献   

16.
秋晨     
漫步在蜿蜒的田间小路,在一片秋之林中找到了暂且属于我的一方天地。淡淡的晨雾下,红色的枫叶若隐若现,独自坐在暂时的天境享受大自然赋予我一时的安静。一滴露珠滑落在我的脸上,我的心不禁一紧,抬起了头。一棵高耸入云的大树与一棵弱不经风的小树映入我的眼帘,大树已永远...  相似文献   

17.
奈曼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南部,地处科尔沁沙漠腹部,素有“南山中沙北河川,西山六少二平原”之称。这是一片贫瘠的土地,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群众生活贫困;这里也是一片文明的土地,勤劳朴实的奈曼人民,用辛勤和汗水,改造自然,播种希望;这里又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战争年代参战支前、前赴后继,和平年代参军报国、代代相传。多少年来,  相似文献   

18.
一个干冷早春的黄昏,一座剧添过新土的坟茔前,晃动着一男一女两个人影。男的挺直地伫立在坟前,壮硕的身躯,乱蓬蓬的头发。身侧放置着一对畚箕和一柄铁锹。昏冥中看不见他脸上的表情,只听他声音低沉地、带着顫抖述说着什么。  相似文献   

19.
姜帆 《兵团建设》2004,(5):37-37
兵团是一座丰碑,高高耸立在人们心头;兵团是一支劲旅,将士的身躯如钢铁一般坚韧;兵团是一部史诗,他们把南泥湾的种子播在了祖国西陲的疆土上。这就是我们心中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西部一支“铸剑为犁”的英雄部队。  相似文献   

20.
7月10日,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笔者来到开都河畔的幸福滩镇——农二师二十二团。一路风景,一路感叹。我们看到,一片片农田碧波荡漾,一座座蔬菜大棚绿意盎然……在二十二团四连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笔者见到了温室大棚种植大户王治平。说起大棚种植技术、管理和市场行情,他头头是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