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我军65年来发展壮大的历史,展现出来的是一部光辉的勤俭建军创业史。重温历史经验,勤俭建军始终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传家法宝。展望新的历史时期,勤俭建军仍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的重要指导方针。当前,贯彻军委关于加强质量建设,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方针,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勤俭建军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研究分析勤俭建军新的内涵和标志,积极探索新的落实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勤俭建设是粟裕建军思想的重要内容。这一思想坚持强军制胜这一根本目的,以注重军队建设质量为勤俭之本,强调建军要科学计划、统一协调,要加强训练、注重能力,要集中力量、突出重点,要严格制度、严肃纪律;以加强作风建设为关键,提出了反对本位主义、树立大局意识,反对大手大脚、注重精打细算,反对享乐腐化、坚持艰苦奋斗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军委杨白冰秘书长在全军军事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在勤俭建军上有所作为”,对我们当前做好后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领导干部学哲学,我深刻认识到部队广大官兵是勤俭建军的主力军。只有充分发动和依靠他们,才能有效地贯彻落实好勤俭建军的方针,才能在继续“忍耐”中有所作为。现结合我军的实际,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指导勤俭建军。  相似文献   

4.
勤俭建军是我军的政治本色和光荣传统,是我军长期坚持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关于在新形势下坚持勤俭建军的问题,中央和军委首长曾作过许多精辟论述和重要指示,我们必须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执行,把勤俭建军的方针落到实处。一、坚持勤俭建军,是适合我国国情军情的必然选择军委首长曾深刻指出,要强调少花钱多办事,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南泥湾精神在我们部队始终应该是有生命力的。这不仅是加强我军政治建设的需要,也是基于对我国  相似文献   

5.
保持和发扬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是新时期开创部队建设新局面,克服面临的困难,完成十六大赋予的各项任务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要筑牢艰苦奋斗的精神支柱,依靠勤俭建军来推进部队建设的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艰苦奋斗、勤俭建军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任何时候,部队基本建设都要量力而行,特别是在当前过紧日子的情况下更应如此。针对当前部队建设存在的种种问题,要加强基建经费管理,必须强化监督职能,采取强化法制意识,加强计划管理;坚持“适度从紧”、控制投资规模;严格审批制度,加强自筹资金管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堵塞跑冒滴漏等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聂荣臻把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与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重要建军思想,如建设现代化军队必须由单一兵种向诸军兵种合成转变;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学习借鉴外国经验;在发展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同时注意提高人的素质;实施严格的军事训练是实现人与武器结合的关键等。聂荣臻为人民军队现代化建设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强国防建设,增强国防实力。强大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在集中力量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国防建设。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加强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贯彻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坚持质量建军,科技强军,勤俭建军,从严治军,积极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官兵素质,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提高现代化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防卫作战的能力。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要通过加速调整、改革和发展,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  相似文献   

9.
进好军工故事是本刊的特色和使命。刚刚送别人民军工创建85周年,又迎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人民军工既是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的供应保障者,三者又有着相互依存的军民鱼水情谊。为纪念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本刊编辑部立足军工角度回顾往昔峥嵘岁月,特约作者摘取历史的浪花,讲述人民解放军与人民军工的故事。相信总有一个故事让你怦然心动,总有一种心情让你热血沸腾……  相似文献   

10.
总部已明确提出了“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军的优良传统,在深化改革、强化管理、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方面迈上一个新台阶,在为部队办实事、求实效上取得新成绩,努力实现保障有力,进一步增强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基本目标,并对新形势下的后勤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尤其对西北艰苦复杂地区的要求和标准更高。笔者认为,要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高效率地做好艰苦复杂地区的军事经济工作,高质量地完成部队各项保障任务,必须做到四个坚持。一、必须坚持勤俭建军的方针张震副主席指出,军费不足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军建设和发展的突出的矛盾。我们必须继续坚持勤俭建军的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