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说起二战盟军空降行动,世人总是津津乐道于西西里、诺曼底、阿拉姆的几次行动。或许是因为争议最大,涉及关系最复杂,二战盟军空降作战的收山之作--"大学行动"却被西方军史界刻意淡忘。  相似文献   

2.
在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的几场高技术战争中 ,美军不断发展和完善心理战战略和作战样式 ,注重心理战专业力量的培养和使用 ,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和阿富汗“反恐”战争的实践表明 ,美军的心理战已由过去的“志愿战斗的行动”演变为“达成长远的战略目标”的作战行动。一、专业力量体系完备 ,心战人才准备充分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美军就在军事部 (国防部前身 )情报部门设立了心理作战股 ,在欧洲远征军司令部情报署设立了宣传股 ,并在大战中初现锋芒 ,从此引起了美军将领的高度重视。二战中盟军最高司令长官艾森豪威尔亲自下令广泛征集心理…  相似文献   

3.
抢占西西里岛 1943年1月,美英联军在北非成功登陆,势如破竹。5月11日,当北非战事临近结束的时候,英国首相丘吉尔第3次造访华盛顿,与美国人协调下一步盟军将要采取的行动。双方一致同意进攻意大利本岛南部的西西里岛,扫除地中海交通线上的主要障碍,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以达到孤立德国的目的。 7月10日,盟军正式在西西里岛大规模登陆,并顺利占领西西里岛。此战是盟军首次大规模运用空降兵部队(包括伞兵和滑翔机运送的士兵)来支援滩头登陆战。可能很多人知道,此战以盟军顺利登陆而告终,而美英空降兵部队犹如神兵天降,在肃清敌炮兵威胁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鲜为人知的是此战也差点成为美军空降兵大规模作战的绝唱。一种新型的作  相似文献   

4.
马骏 《国防》2005,(6):77-80
联盟作战指挥权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一般来说,每个国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指挥其他盟国的军队,至少是在指挥问题上有所主动。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盟军间的关系就有可能搞得很僵。艾森豪威尔非常注意这个问题,该用英国军官时,就坚决将指挥权交出去。1943年初,在北非的突尼斯战役中,艾森豪威尔就把参战的美军交给负责地面作战的英国将军亚历山大去指挥。对此,一些美国军官认为艾森豪威尔是在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他们提醒艾森豪威尔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潘兴将军一直拒绝把美军与协约国的军队合并。艾森豪威尔正色对这些人说:“可是…  相似文献   

5.
1944年2月12日,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在给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发布的一项指示里说:“你即将进入欧洲大陆,并且要同其他盟国一起,担当直捣德国心脏的作战任务,并摧毁其军事力量。”随之而来的,有普通爱国者们的英勇行动,聪明机智的人们静悄悄的侦探和猎取德军机密等等,无一不和即将来临的大反攻密切相关。在德国占领下的法国,分散在各地的抵抗战士们已联合起来,组织成一支打击纳粹德国的军队,随时准备从内部袭击敌人。1944年6月6日,盟军进攻欧陆的开始日到来,在仅仅几个小时内,希特勒大吹大擂的西线的壁垒以及它严密的防线被打开了一个大缺口,盟军迅猛地向德国挺进。本文记述的故事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6.
空降是为了遂行作战任务而使用空中运输工具将军队投送到作战地区的行动。它包括机降和伞降。实施空降作战能够快速夺取对方政治、经济中心;抢占对方战役要点,配合地面进攻部队,突破对方防御,合围对方重兵集团;夺占登陆场,配合登陆作战等。但是,如果运筹不当或者武器装备受限,不仅不能发挥空降作战的优势,反而会招致巨大的伤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阿纳姆空降作战就是盟军一次最为惨烈的失败战役。在作战中盟军共动用了3个空降师(美军101空降师、82空降师,英军第1空降师)和1个空降旅(波兰第1伞降旅),几乎是在诺曼底登陆中空降兵力的两倍,然而,由于运力受限、部署失衡、企图泄露等原因使盟军在作战中人员装备的损失过半,达到了诺曼底空降作战伤亡的7倍,遭受了空前的失败。  相似文献   

7.
1943年初,盟军在北非战场胜利后,美国一些出版商唯利是图,在发往前线的书刊中掺杂了大量淫秽书刊.起初,盟军的将领们并不介意,可没多久他们发现,许多官兵迷恋于被占领城市的舒适生活,违反军纪的事件屡次发生,还有一些官兵干脆泡病号不上前线,不少部队竟濒临瓦解.盟军将领们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巴顿急忙在美军中进行军纪整顿,蒙哥马利也惊慌地把第八集团军带出的黎波里城.在盟军的高级会议上,艾森豪威尔号召把抵制这类书刊称为“盟军的另一场战争”.  相似文献   

8.
李浩 《环球军事》2004,(24):40-42
从没有一次作战像"彩虹"行动那样令希特勒暴跳如雷。德国的袖珍战列舰和巡洋舰居然被盟军的轻型舰艇打败,可谓丢尽脸面。纳粹元首从此失去了对水面舰艇的最后一点信心,一度命令将大型水面舰艇全部解体,把拆卸下的重炮交给陆军。为了平息希特勒的愤怒,老资格的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也不得不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9.
1944年6月,150万人的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成功地开辟了欧州第二战场。3个月之内,盟军强大的钢铁洪流几乎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快速向德国本土推进。盟军高层包括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在内,都乐观地估计,战争将在1944年圣诞节前结束。目前西线盟军所要完成的任务大概只剩下赶在东线苏联红军前面进入柏林了。由于盟军对形势的错误估计,造成后来的阿纳姆战役的惨败,再加上当时比利时多雨的秋季,把指望回家过圣诞节的盟军拖入了泥泞。而此时,希特勒这个曾经亲手制定并指挥了许多次取得巨大军事胜利的重大战役的战争狂人又要准备利用对手的错误再一次创造奇迹,制定了一个妄想挽救第三帝国失败命运的计划,即“狮鹫计划”。环球军事  相似文献   

10.
战争轶闻     
盟军的另一场战争1943年初,随着盟军在北非战场的节节胜利,美国的一些出版商为扩大书刊在前线的发行量,图取厚利,在发往前线的书刊中大量掺杂了淫秽的东西。起先,盟军将领们并不介意,可没过多久,盟军将领们发现,许多官兵迷恋于被占领城市的舒适生活,违反军纪,有些人干脆装病号不上前线作战,一些部队竟濒临瓦解。此时此刻,盟军  相似文献   

11.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庞大、意义深远且极具特点的一次登陆战役。由英美双方组成的盟军联合指挥总部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只有用计诱骗敌人,避敌锋芒,然后进行突然袭击,才有成功的希望。为此,盟军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欺骗、隐蔽工作,施展了种种疑兵之计,使德军错误地判断了其登陆时间、地域,从而达成了出敌不意、迅速夺取登陆胜利的战役目的。疑兵计划之一“:齐柏林”计划分散德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反法西斯盟军为了配合东线苏联红军的进攻,全面打击法西斯的军事力量,决定开辟第二战场。为此,盟军制订了代号为“霸王行动”的作战…  相似文献   

12.
信不信由你     
郭彩虹 《环球军事》2010,(16):63-63
“顽固分子”是盟军为诺曼底登陆行动准备的作战地图的代号,其绝密程度可想而知。然而,1944年5月2日,诺曼底登陆即将启动之际,盟军预定登陆点——“尤他”海滩竟然成了英国伦敦《每日电讯报》字谜游戏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美英军队为主的欧洲盟军,进行了一系列的作战行动,沉重地打击了德意军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在统一的作战行动背后,盟军内部主要是美英之间自始至终都存在着激烈争论。主要体现在两种不同作战指导思想上。一是战略上迂回,战役上绝对集中,重点打击,谨慎交战;二是战略上集中,战役上宽大正面,直接打击,决战决胜。前者为英国所坚持,后者是美国的主要观点。这些争论对作战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争论一直延续到今天。一、不同的战略思想是争论的主要内容英国人的观点来自他们信奉的“间接…  相似文献   

14.
谭顺谋  程刚 《环球军事》2009,(15):36-39
二战末期,以美国军队为首的盟军曾计划对日本本土展开一场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代号“没落行动”,希望借此迫使日本投降。后由于美空军先后对日本广岛和长崎实施核轰炸,日本遭受重创,同时苏联对日宣战,最终日本被迫于1945年8月中旬宣布无条件投降,部署周密的“没落行动”也无疾而终,成为战争史上迄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计划。  相似文献   

15.
<正>在现代主要战斗形式中,登陆作战可以说是风险最大、最难实施的作战行动。在传统的登陆作战中,由于登陆器材、设备的限制,人员装备上陆缓慢、集结困难,即使是在防守方力量薄弱的良好态势下,攻方依然需要付出重大的代价。以诺曼底登陆为例,虽然当时德军主力已经被盟军的战略欺骗调动到法国加莱地区,诺曼底地区防御兵力十分空虚,但盟军在  相似文献   

16.
所谓反救援,是指在现代反空袭作战中,击落敌机后搜捕敌机飞行员、阻止敌方开展营救活动、打击敌方营救部队的一系列作战行动。从近期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看,反救援问题已越来越值得关注。在这几场战争中,美军及其盟军在空袭中一旦飞机被击落,只要飞行员还幸存,就一定迅速组织救援行动,全力营救。因此,作为反空袭一方,必须充分认识反救援问题的重要性,做好反救援战斗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取得反空袭作战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17.
德怀特·D·艾森豪威尔(艾克)和乔治·巴顿无疑是二战时期美国最著名的两名战将。作为盟军远征部队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指挥着庞大盟军部队从诺曼底滩头跃出,无情碾压着纳粹军队,直至取得欧战胜利;作为第3集团军指挥官,巴顿率部横扫法国全境,一路打到欧陆心脏。但就在盟军胜利后5个月,艾克断然解除了巴顿的指挥职务。昔日的密友顷刻间反目为仇。题图为1945年5月11日美军将领合影留念。前排中为五星上将艾克,左二为四星上将巴顿,左五为布雷德利。  相似文献   

18.
现代作战理论认为.“制先权”对作战结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即首先“发现”敌人的一方将会拥有在下一步作战行动中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9.
军事爱好者通常认为,由于两栖作战风险太高且过于血腥,因此此类作战在未来战争中将不会实施。按照这种态度,盟军就不会赢得二战的胜利。在二战期间,美国陆军比海军陆战队实施了更多次数的大规模两栖作战行动。不幸的是,由于前者曾长期致力于与苏军进行大规模装甲作战的准备,使其对两栖作战的记忆日趋模糊。美国自朝鲜战争以来从未实施过大规模两栖作战行动,因此缺乏对这种作战方式的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0.
于洋 《环球军事》2011,(23):48-49
1943年7月11日夜晚,是美军作战史上永远不能忘记的一个夜晚。当晚,100多架美军运输直升机满载伞兵部队准备在西西里岛格勒港上空执行代号“哈斯基”的空降行动,以支援岛上的盟军作战行动。但始料未及的是,这支部队尚未降落,就遭到了不明部队的疯狂进攻,损失惨重,死亡人数达300多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伏击者竟然就是美军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