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兵团建设》2007,(11):64-65
对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四个重要论断,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第一,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政党的基本功能就是确定路线和政策,并运用自己的组织力量推动路线和政策的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  相似文献   

2.
《华北民兵》2008,(6):54-55
12.为什么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对于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这四个重要论断,我们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第一,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政党的基本功能就是确定路线和政策,并运用自己的组织力量推动路线和政策的贯彻执行。毛泽东同志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从这个意义上说,决定着政策和策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号召全党同志“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毛泽东选集》汇集了毛泽东同志在革命时期的大量重要著作,凝结着中国革命的宝贵经验,是毛泽东同志留给我们的理论富矿。今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重读《毛泽东选集》,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摄取党的历史经验、延续党的光荣革命传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不论在过去还是将来,厚植人民情怀、重视调查研究、永葆斗争精神都是党员干部的三个必备特质。人民是党员干部开展一切工作的价值旨归,是干事创业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同志永垂青史的业绩中,军事理论与实践的成就是举世瞩目的。我们党和军队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有科学的战争认识论知方法论作为军事行动的指导,从而取得革命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毛泽东同志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军转民》2022,(2):12-13
今天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6周年纪念日.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他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习近平同志担任总书记以来,在各种场合多次要求我们学习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格,还时常引用毛泽东的名言、...  相似文献   

6.
“军民结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代领导人始终关注的重大问题。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奠基人,毛泽东同志也是我国军民结合思想的首创者,推动军民结合伟大实践的主要组织者,军民结合思想也因而成为毛泽东军事思想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建国伊始,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迅速廓清百业待兴的复杂局面,在科学把握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辩证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军民结合的战略思想和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7.
今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人武战线的同志缅怀毛泽东同志对民兵建设的亲切关怀和谆谆教诲,倍受鼓舞,倍感亲切。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全面搞好民兵工作“三落实”,这是对毛泽东同志最实际的纪念。毛泽东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和关怀我国的民兵建设,特别是建国以后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30多年来,在毛泽东同志关于民兵工作“三落实”指示的指引下,我国的民兵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民兵这支群众武装不断得到加强,军政素质显著提高,广大民兵在发展经济和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和主要领导人,他对中国革命乃至人类进步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相似文献   

9.
《兵团建设》2013,(14):17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它是在革命战争年代产生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同志,同时凝结着党的集体智慧。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在群众路线问题上有很多好的思想,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比如,关于党群关系好比鱼水关系,如果党群关系搞不好,社会主义制度就不可能建成,建成了也不可能巩固的思想;关于兼顾各方面利益,调动一  相似文献   

10.
人民空军与新中国一起诞生,即将走过50年的光辉历程。作为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军队统帅的毛泽东同志,不但亲自创建了这支军队,而且以他伟大的思想指引着空军茁壮成长,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邓小平同志在我们党创建和发展空军的长期实践中,在对空军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和分析中,在对空军建设实践经验尤其是新时期实践经验的理论升华中,特别是在我们党确立了邓小平同志在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中的核心地位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邓小平空军建设思想,是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及其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毛泽东同志从 195 6年到 1976年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二十年历史进行客观的分析 ,认为毛泽东同志在这一时期虽然犯有严重的错误 ,但其思想体系仍然属于将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的体系 ,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一部分。毛泽东同志的错误是我们党在独立地寻找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发生的偏差 ,而不是其他性质的错误。本文还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毛泽东同志犯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从中得出结论 :无产阶级掌握政权以后 ,如何正确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也是应该认真吸取的一条教训  相似文献   

12.
去年12月6 日,胡锦涛总书记 考察西柏坡并发表 重要讲话,强调全 党同志特别是领导 干部要牢记毛泽东 同志倡导的“两个 务必”,大力发扬艰 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宏伟目标任务开拓进取、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13.
《华北民兵》2003,(3):1-1
3月5日,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40周年。雷锋同志是在我们党、军队和人民哺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的杰出代表,是全军、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对于他忠于人民、忠于党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  相似文献   

14.
民兵是我国武装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兵工作是省军区系统的中心工作。毛泽东同志指出:兵民是胜利之本。做好民兵工作的前提是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创新方式方法、完善政策机制、狠抓工作落实,增强民兵政治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才能确保党对民兵的绝对领导,确保民兵有效履行职能使命。  相似文献   

15.
据报载,不久前,中共四川省委组织市、地、洲委书记读书班的领导干部到解放军某部过军事日,学习军事,了解部队。笔者深为这一做法叫好。 好之一,它是我们党光荣传统的再现。毛泽东同志曾经指示:“全党都要注重战争,学习军事,准备打仗。”在毛泽东同志倡导下,我们党形成了人人学军事,自觉抓武装的光荣传统。这在革命战  相似文献   

16.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本刊发表江南机器厂老公安杨永安同志撰写的题为《我们随毛主席回韶山》纪念文章,以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欢迎读者踊跃提供党的三代领导人关怀国防科技工业方面的稿件和图片。  相似文献   

17.
<正>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我们党历来重视党史学习教育,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毛泽东同志说:"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邓小平同志说:"每个党、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  相似文献   

18.
张海文 《政工学刊》2003,(12):14-14
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必须采用一定的方式和方法。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过河要有桥或船作比喻,深刻地论述了完成任务与工作方法的关系。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改革开放过程中,指出“工作方法总要适应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改得好一点、快一点”。江泽民同志也反复强调:进一步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实现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的创新,是加强党的建设、也是做好各项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形势的发展,及时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是党的事业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正是因为我们党既注重根据形势发展确立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能根据客观实际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领导开展一切工作,靠的就是调查研究。古田会议召开前,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用于召开座谈会、同官兵谈心等调查准备的时间40余天,正式开会仅用2天。  相似文献   

20.
红军长征胜利是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内正确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胜利,长征获胜是克服多种艰难险阻的结果,也是调动多种克敌制胜因素的结果,其中就有积极贯彻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和利用国民党派系矛盾方面的因素,本文列举长征中的史实,阐述学习党史的一点体会。(一)突围时利用陈蒋矛盾长征之前第五次反“围剿”时,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坚持党内正确路线的领导干部,以统一战线政策和策略的眼光,注意到国民党内派别斗争所形成的某些局部对革命有利的条件,重视利用国民党内的矛盾斗争,创造有利于革命的形势。第五次反“围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