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地基预警雷达单独预警巡航导弹发现距离近和跟踪目标困难的问题,提出了气球载雷达与地基预警雷达协同预警。按照军事概念建模的方法,建立了气球载雷达与地基预警雷达反巡航导弹(Cruise Missile,CM)的预警协同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IDEF0功能模型。通过对IDEF0功能模型的理解,转换为作战仿真软件开发所需各类UML模型。从技术上验证了气球载雷达与地基预警雷达反CM预警协同作战的可行性,对其仿真实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巡航导弹在现代战争起着巨大的作用,如何尽早发现巡航导弹便成了当前的首要课题.为了提高对巡航导弹的防御能力,简单分析了巡航导弹的优势及劣势,阐述了气球载雷达的特点以及在探测巡航导弹方面相对与其他探测手段的优势.研究了如何针对巡航导弹的进攻特点,提出了利用气球载雷达与地面雷达网、预警飞机和天波超视距雷达的配合使用发现巡航导弹,能够有效地解决对巡航导弹的预警监视问题.  相似文献   

3.
蠕变是临近空间高空气球囊体材料的重要特性。设计了蠕变试验架,对一种典型的临近空间高空气球囊体材料的蠕变特性进行测试,获得了该材料在常温下的蠕变数据。根据一般高分子材料的蠕变模型,结合测试得到的蠕变数据,分析高空气球囊体材料的蠕变计算模型,确定相关参数。通过有限元分析,仿真了高空气球囊体材料的蠕变量。通过对比根据蠕变模型计算的蠕变量、有限元仿真分析的蠕变量与蠕变试验得到的实际蠕变量,验证了针对DPE-3薄膜建立的蠕变模型和仿真分析的准确性。所采用的蠕变试验测试方法和计算分析结果可为临近空间高空气球的设计和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高空气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气球在地面发放前充入的氦气量会直接影响其上升速度和驻空高度,进而影响平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研究充氦气量的准确计算方法十分必要。建立了高空气球上升过程动力学模型,计算了气球初始升速的理论值,用于与实际初始升速对比,为评估充氦气量计算方法提供依据。归纳了三种较为典型的高空气球地面充氦气量计算方法,根据实际开展的飞行试验,分析对比了三种方法的准确性和误差范围。提出了浮力补偿规律,完成了对三种方法的评估。通过研究可以对现有充氦气量计算方法进行有效修正,进而为高空气球的实际飞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对抗低空飞行器威胁的雷达对策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以低空和超低空飞行器的技术现状、特征及对防空雷达的威胁为前提,主要论述低空补盲雷达、机载预警雷达、气球载警戒雷达的低空探测性能及对抗低空和超低空飞行器威胁的技术措施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通过多雷达相参合成联合探测,巧妙解决了雷达大威力探测与机动性之间的矛盾,具有生存能力强、效费比高、角分辨率高、扩展性强和实现性好等诸多优势,可应用于防空反导、精密测量和空间目标监视等领域,适用于车载、舰载、机载和弹载等多个平台。针对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系统设计较传统雷达更为复杂,影响因素更多的情况,从雷达个数选择、基线长度选择和频段选择等方面给出了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系统设计需考虑的因素和设计准则。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系统拓扑结构并给出了相参合成目标探测流程设计。通过雷达原理样机对飞机目标和实装雷达改造对卫星目标开展的相参合成探测试验,验证了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系统设计的正确性与工程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7.
雷达、电子战、通信等多功能电子系统一体化是雷达的发展方向之一,针对多功能雷达的资源管理与调度,基于孔径分割建立了多功能雷达系统的任务模型,根据任务作用距离确定了任务事件对孔径资源的占用率,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时间窗调度间隔的任务调度算法来解决多功能雷达的任务调度问题,通过仿真验证,证明该算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梁宇  陈悦 《军事文摘》2023,(19):29-33
<正>近年来,美国情报霸权日益频繁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从2013年的“棱镜门事件”到2023年中美“流浪气球事件”中,美国将中国的民用无人飞艇视为“间谍气球”和“高空监视气球”,并动用军事力量将其击落。不难发现,美国情报霸权屡屡发难,日益活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已成为危害地区和全球和平的重要风险源。2023年2月,中国外交部发布《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的报告,明确向外界揭露出美国在全球无差别的网络监听,  相似文献   

9.
针对MIMO(Multi-input Multi-Output)雷达多目标DOA(Direction Of Arrival)估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反转(Time Reversal,TR)的MIMO雷达多目标DOA估计方法。首先,算法根据MIMO雷达接收信号模型,采用时间反转理论,建立TR MIMO雷达接收信号模型;随后,利用MIMO雷达波形分集特性对TR MIMO雷达接收信号匹配滤波并进行向量化处理,扩展了MIMO雷达的虚拟孔径;最后,采用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算法进行多目标DOA估计,有效提高了精度。与常规MIMO相比,TR MIMO能够有效提高回波信号增益和增大虚拟孔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20 d B的条件下,TR MIMO雷达仍能准确地估计出目标的角度,表明TR MIMO雷达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针对窄带雷达稀疏孔径条件下,目标微多普勒信号无法使用传统方法进行参数化表征和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方位向稀疏孔径条件下微动目标特征提取与成像的新方法。通过详细分析微动目标雷达回波特性,并根据目标回波特征构造微多普勒信号原子集,在此基础上,使用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实现微动目标的特征提取与成像。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在稀疏孔径条件下有效提取目标微动特征并实现目标成像。  相似文献   

11.
<正>当地时间2月1日,加拿大《比林斯公报》摄影记者拉瑞·迈耶拍摄的一副疑似失控的高空气球正横穿北美大陆的照片公诸于世。随后,因中国外交部宣布这是1艘因“不可抗拒”因素而误入北美的民用气象飞艇,遂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轩然大波。美国朝野两党为此吵得不可开交。防空有责的美国空军初时宣布“因中国气球不具威胁,故不准备予以击落”,后因顶不住政治与舆论压力,在众目睽睽下于当地时间2月4日,硬着头皮出动F-22战斗机和AIM-9X“响尾蛇”导弹这样的现役“最强组合”公然击落他国民用航空器。  相似文献   

12.
[据美国洛·马公司网站近日报道]5月28日,首批美国终端高空区域防御(THAAD)武器系统入役美国陆军。首批将部署24枚THAAD拦截器,3个THAAD发射器、1套THAAD火控系统和一套雷达。此外还将部署后勤保障资产,例如保障中心和合同商综合保障系统以及必要的零部件。  相似文献   

13.
五月大事记     
《国防科技》2004,(5):84-84
5月01日1960年5月1日,由飞行员加里·鲍尔斯驾驶的美国的高空侦察机“U-2”被前苏联地空导弹击中,掉在前苏联境内。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地空导弹击落飞行在两万米以上高空的间谍侦察机。5月04日1961年5月4日,美国人罗斯与普拉瑟乘坐气球升空,创下了气球升高34688米的世界纪录。5月05日1961年5月5日,美国首次发射载人飞船“水星”号,并进行亚轨道飞行获得成功。飞船飞行高度186千米,飞行距离约400千米。“水星”是美国第一个载人飞船系列。5月09日1926年5月9日,美国海军飞机“约瑟芬·德”号首次不着陆往返北极点飞行成功。凌晨零时37…  相似文献   

14.
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苏军浮空飞行器立下了不朽的功勋。观察气球大显身手苏军同德寇最初的几次交战证明,利用地面目视和光学侦察手段都无法摸清敌方整个防御纵深的情况。这项任务只能由炮兵观察气球和校射飞机来完成。从高空观察气球和飞机上可观测出在20公里之外正在射击的敌炮兵连位置、在25公里距离上的敌行军纵队和列车编组。有时高空气球还担负地形照相、检查己方伪装等项任务。  相似文献   

15.
飞艇与微艇     
<正>不久前,美军方近日发射两艘被称为"高空探测气球"的巨大飞艇。这种飞艇长233英尺(约71米),采用系留模式,滞空时间可达1个月,并装备有先进的雷达和通讯系统,可以在很远的距离上探测到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飞机等来袭目标。美军研发巨型飞艇唤起人们对飞艇的关注。飞艇曾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世纪初,飞艇曾  相似文献   

16.
<正>本文通过对炮位侦察校射雷达的作战用途和工作模式的分析研究,对非实战条件下的使用及训练提出了新的仿真模拟方式,有效解决了炮位侦察校射雷达调试、训练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难题,具有重要军事应用价值和显著的经济效益。1.前言炮位侦察校射雷达是八十年代首先由美国研发并投入使用的一种战场侦察雷达。这种雷达无需与敌  相似文献   

17.
高空气球能够为临近空间科学实验提供可靠的平台,其形状直接关系到气球制作及飞行的全过程。提出将多段打靶法与序列二次规划法结合,对零压气球完全膨胀和部分膨胀状态下的球形进行求解,并运用有限元方法对球形进行稳定性及应力应变分析,验证了所推导球形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气球形状的关键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及相关运用,从定量的角度得到气球载荷、飞行高度及昼夜温差对气球形状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8.
“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是一种方位分辨率很高的成像雷达。它利用雷达与目标的相对运动,把在不同位置接收到的目标回波信号进行相干处理,从而获得很高的目标方位分辨率。这种方法相当于把许多个小孔径天线合并为一个大孔径天线,“合成孔径”一词就是由此而来的。(编者:关于合成孔径雷达的原理,本刊2002年11期有详细论述,请查阅。)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评估球载雷达的低空目标探测能力,建立了目标回波功率、低空探测面杂波功率估算模型,提出了一种球载雷达在杂噪背景下目标检测判据,给出了无源面杂波背景下球载雷达实际探测能力的仿真评估算法。最后,设计了多种无源面杂波背景,应用球载雷达的典型参数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了多个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针对MIMO雷达收发阵列在给定阵元数和阵列孔径下的布阵优化问题,将一种改进的粒子群算法———二分粒子群算法用于非均匀对称直线阵的旁瓣优化。该算法以MIMO雷达联合收发波束为优化对象,对MIMO雷达发射和接收阵列同时进行了布阵优化。仿真实验表明,当阵元数和孔径大小确定时,该算法可以在保证主瓣不展宽的情况下,将旁瓣峰值控制在-21dB以下,且与现有方法的相比,收敛速度更快。该算法在MIMO雷达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