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C~3I决策系统的Petri网建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C3I决策系统的若干Petri网建模方法。首先介绍了C3I系统的一般Petri网建模技术和时间Petri网建模技术,并介绍了随机Petri网建模技术;然后介绍了谓词Petri网和有色Petri网建模技术。最后指出了C3I决策系统中,Petri网的若干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基于产生式系统的军事专家系统结构,用谓词Petri网描述了其不精确推理过程和推理网的动态推理过程。给出了一种适合于平行处理的谓词Pctri网模型并对军事专家系统的时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模糊神经时延 Petri 网的信息融合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模糊逻辑与融合技术相结合得到了一种模糊信息融合方法,然后用时延Petri网对此信息融合系统建模,并给出了信息融合系统反应时间的一个计算公式。然后将人工神经网络应用到时延Petri网中,提出了一种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模糊神经时延Petri网模型。  相似文献   

4.
Petri网最早用作模拟数字计算机的分析工具,是一种图示和数学兼具的模型工具。近10年来,Petri网在C3I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Petri网的基本概念,综述了Petri网在C3I系统建模、性能分析和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对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中决策组织的结构和能力进行了研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各级指挥员指挥决策体系的Petri网模型。通过有色Petri网对群一级的炮兵自动化指挥系统在不同任务环境下的不同工作方式进行了建模表示和分析,引入了决策时延这一反应指挥决策体系能力的重要性能指标,并进一步运用马尔科夫链的分析方法对建立的指挥决策体系的Petri网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量化结果,为自动化指挥系统中决策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6.
C3I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分布式离散事件动态系统,适合于用Petri网来描述其异步,并发行的,而且C3I系统是一个时间准则系统,文中提出的区间着色Petri网非常适合于分析其严格时限,并给出计算时延上(下)界的算法。  相似文献   

7.
Petri网在防空C~3I系统建模与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野战防空系统中的火力分配问题,首先为旅营两级防空系统建立了Petri网模型,并运用时间Petri网理论对其进行了时延分析,论述了为野战防空火力分配建立辅助决策系统的重要性。最后利用谓词Petri网描述了火力分配的推理过程,为有效分析战术决策的正确性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赵新昱  张维明 《国防科技》1997,18(1):38-42,,29,
本文介绍了Petri网的有关概念,着重讨论了在计算机上实现Petri网仿真所遵循的原则,采取的策略、数据结构,以及推理机的仿真推理。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时间Petri网对流程调优问题进行建模,和人工智能上的启发式搜索算法,进行求解,这就把时间Petri网和启发式搜索结合起来,可解决一些较为复杂的流程调优问题。  相似文献   

10.
Petri网在C3I系统建模分析和综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Petri网理论被广泛应用于C3I系统的建模分析和综合设计中,并取得了很多成果。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理论进行综述,并对将来的可能发展方向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1.
基于ARIS的战时修理业务流程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RIS建模方法与工具,对战时装备修理业务流程进行了仿真研究。以陆军某机步师某型装备为例,给出了战时修理业务的主流程模型以及各分支模型,通过仿真运行及结果分析,得出了制约该流程的瓶颈和需要进一步优化的对象,为装备维修保障过程仿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和方法。该方法对于开发战时维修保障效能仿真评估系统,实现维修保障系统的动态仿真和全要素评估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针对SOA服务集成架构应用于军用指控系统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数据流的服务集成方法。其设计思想不同于现在常用的服务集成方法中采取的集中式数据流,该方法支持指控服务构件之间数据的直接通信,可避免集中式处理带来的通信瓶颈问题,提高了服务集成的性能,较好地适应了军用异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3.
飞机发动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大系统,由于其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对其关键系统的故障进行准确诊断始终是困扰业界的技术瓶颈之一。提出了采用EMD小波阈值降噪与主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飞机发动机气路系统故障诊断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某型真实飞机发动机进行测试试验采集的气路多参量数据,首先采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对气路系统各参量信号进行EMD分解,然后采用软阈值函数对其进行降噪,并进行信号重构,从而可得到飞机发动机气路工作状态有效数据。在此基础上,设计了飞机发动机气路系统主元分析故障诊断模型,并结合预处理得到的飞机发动机气路有效数据,运用所设计的主元分析故障诊断模型对飞机发动机进行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很好地诊断出飞机发动机气路系统实际运行时所出现的故障,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描述了信道容量的一般概念 ,具体就波形信道 ,连续信道及离散输入连续输出无记忆信道进行了分析 ,分别导出了它们的信道容量公式。结合几种常见的多进制多维调制技术MPSK、MQAM、L正交信号及其星座分析 ,给出了它们信道容量的Monte Carlo模拟以及数值积分模拟 ,同时分析了由于信号集扩展而带来的编码增益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初始荷载作用下侧贴碳纤维布及侧贴预应力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加固效果,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有限元分析表明: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加固效果受初始荷载的影响,初始荷载越小,加固效果越好;对纵向侧贴碳纤维布施加预应力,能够大幅提高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抗弯承载力,与未加固梁相比其抗弯承载力提高了65%以上;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荷载-挠度曲线吻合较好,两者的抗弯承载力相差不超过10%。所得结果可以为类似加固设计和试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层次分析法在装甲师火力战能力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装甲师火力战能力的评估将对装甲部队建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影响装甲师火力战能力的因素很多。采用AHP法,综合考虑火力战能力的多方面因素,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来评估装甲师实施火力战的能力,弥补以往人数与火器统计评估法等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7.
军事电子信息系统现已发展成为支持信息化作战的核心系统,基于该系统与作战思想、方式之间紧密关联的特殊性,阐述了军事电子信息系统能力需求分析在信息系统需求工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军事电子信息系统能力需求分析的基本内容,探讨了能力需求分析的实施过程,并进行了弹道导弹信息感知系统能力需求分析。通过对军事电子信息系统能力需求分析实施过程及其应用的研究,为军事电子信息系统能力需求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常规袭击下指挥所生存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战争中,指挥所是作战部队的核心设施,其生存能力对战争进程和战争胜负有着根本性的制约作用,也成为敌方的首要攻击对象。当前,指挥所的生存能力已经成为各级指挥员极其关注的问题。针对指挥所面临的威胁,分析制约其生存能力的因素,找出有效的应对之策,对作好军事斗争准备将有着重要意义。从指挥所可能面临的常规袭击环境出发,探讨了影响指挥所生存能力的因素,建立了各种袭击模式下的生存能力模型,并应用模拟的方法对指挥所生存能力进行了定量分析,并结合定性分析得出了有益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蒋北  冯兆轩 《国防科技》2018,39(6):078-081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快速成型技术,在不同领域均有成熟应用。部队现有的技术人才构成、成熟配套的软硬环境、打印材料的多样性,为3D打印技术应用于装备保障训练提供了可能。目前,部队现有的装备保障训练手段仍较为传统、单一,特别是工作原理、故障排除课目很难保证训练效果,严重制约装备保障能力提高。应用3D打印技术,着重对重难点课目进行设计,解决"无法训、训不到、效果差"等训练瓶颈问题,是对现有训练手段的丰富和完善,是继模拟训练、虚拟训练之后的又一新手段、方法,对提高装备训练水平、保证训练质量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We study the optimal contracting problem between two firms collaborating on capacity investment with information asymmetry. Without a contract, system efficiency is lost due to the profit‐margin differentials among the firms, demand uncertainty, and information asymmetry. With information asymmetry, we demonstrate that the optimal capacity level is characterized by a newsvendor formula with an upward‐adjusted capacity investment cost, and no first‐best solution can be achieved.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system efficiency can always be improved by the optimal contract and the improvement in system efficience is due to two factors. While the optimal contract may bring the system's capacity level closer to the first‐best capacity level, it prevents the higher‐margin firm from overinvesting and aligns the capacity‐investment decisions of the two firms. Our analysis of a special case demonstrates that, under some circumstances, both firms can benefit from the principal having bett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agent's costs. © 2007 Wiley Periodicals, Inc. Naval Research Logistics 54:, 200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