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0 毫秒
1.
薛剑飞  龚昕 《现代军事通信》2004,12(3):43-46,50
本文综述了海军战术通信的使命任务、主要技术、发达国家海军战术通信发展动态,从中给出结论:海军战术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是建立集信息监控、情报侦察、指挥控制于一体的综合信息网络平台,以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70年代中期开始利用卫星进行海上移动通信,到现在卫星通信已成为海军重要战略战术通信手段。与传统的高频远程通信相比,卫星通信在可靠性、容量、传输速率、通信时间和通信范围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海湾战争中,卫星通信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特别是在保障远程通信和快速建立通信系统方面,充分显示了其优越性。为此各国海军更加重视卫星通信的发展,着重完善系统结构,提高性能,加强战术应用。目前,世界海军卫星通信系统发展的最完善最先进的是美国海军的卫星通信系统。本文重点介绍美国海军这方面的成就和发展计划。  相似文献   

3.
整个VLF、LF、HF、VHF、UHF频谱以及UHF、SHF和EHF(将来也将包括在内的)卫星通信被用于建立与单位和海上部队的通信.在选择发射媒介时,信息通道在所需覆盖范围、传送速度以及信息量方面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其附加特性还包括安全性、自动化、用户接受程度及费用等,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括了主要适用于海陆两用通信系统:Rohde&Schwarz海军通信设备的制造商汤姆斯A·柯内戴尔描述了海军通信的发展趋势;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诺曼·弗里德曼博士则把焦点集中在海军卫星通信上.  相似文献   

4.
整个VLF、LF、HF、VHF、UHF频谱以及UHF、SHF和EHF(将来也将包括在内的)卫星通信被用于建立与单位和海上部队的通信。在选择发射媒介时,信息通道在所需覆盖范围、传送速度以及信息量方面的有效性是至关重要的。其附加特性还包括安全性、自动化、用户接受程度及费用等。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概括了主要适用于海陆两用通信系统:Rohde&Schwarz海军通信设备的制造商汤姆斯A·柯内戴尔描述了海军通信的发展趋势;在本文的第二部分,诺曼·弗里德曼博士则把焦点集中在海军卫星通信上。  相似文献   

5.
对潜通信一直都是海军通信的一大重点,但也是一大难点,目前还没有找到一咱完全理想的手段实现对潜通信,每一种已研究发现的手段都有其长处又有其缺点。本文旨在对目前所研究的几种对潜通信手段进行比较,以对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些。  相似文献   

6.
强化海战场无线电频谱管理,是提高海军通信综合抗干扰能力的重要举措。本文从信息战的高度,论述了现代海战对海战场频谱管理的需求,对海战场无线电频谱管理系统的组成与功能提出了构想,认为尽快研发该系统对提高海军通信综合抗干扰能力,对打赢海上高技术战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基于增强通信指挥训练仿真系统的通用性、灵活性、重用性和互操作性的考虑,提出了基于HLA构建海军通信指挥训练仿真系统的总体方案;详细介绍了联邦的组成、系统的功能模块和系统接口信息;阐述了系统实现过程中所使用的开发工具,以及整个海军通信指挥训练仿真系统的联邦运行流程.该系统可作为辅助设备用于人员训练、通信组织指挥研究和装备的性能评估.  相似文献   

8.
舰载通信对抗系统对敌目标实施通信干扰是海战场夺取制信息权的重要手段。运用电波传播理论、干扰方程、海军战术等理论,给出了舰载通信干扰压制区和有效作用范围的确定和计算方法及干扰舰的阵位配置,干扰目标(通信网)和时机的优选原则,为舰载通信对抗系统战术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较好地满足了舰载通信对抗系统的作战需求。  相似文献   

9.
潜艇部队,是海军遂行水下作战任务的兵种。建国初期,因为中国电子工业基础薄弱,能提供的军用通信装备仅仅是小功率的短波和超短波电台。因此人民海军潜艇部队在建设初期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对潜艇的指挥问题。  相似文献   

10.
深水通信     
近一百多年来,对于一个海军指挥官来说,潜艇已经发展成为可以使用的最有效的武器平台之一,它在传感器、武器、动力装置、续航力和船体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提高.然而在将上述进展集成为对水面舰队的直接支持方面,可说是成效甚微.这有许多方面的原因,但是最令战术家们感到灰心的是缺乏实时通信能力.当然,随着大量设备获得使用许可,在潜艇通信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然而,几乎所有当前系统的技术规格都不符合潜艇对自由机动的要求,特别是在深水通信中.遗憾的是,当潜艇要返回到潜望深度听清楚它的广播电信时,除了使用"通信路由"或定时通信外,另无选择地这会失去许多使用权限.两次听清楚广播时间间隔可长达18~24小时,最糟的情况下可能意味着全体人员几乎一整天不知道战争爆发或作战方案的改变.  相似文献   

11.
尽管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军事欺骗有过相关报道,但关于在美国军舰“图森”号(CL-98)上曾经执行的一个最高机密的欺骗计划却一直被隐藏了60多年。美国军舰“图森”号上的船员中几乎无人知道他们的军舰为什么在1945年7月10日的下午突然转向,并离开第38特混舰队。直到最近,海军一级通信技术军事长托马斯·H·海尔维格在《海军历史》上才撰文揭开了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实际上,这艘轻型巡洋舰当时正在执行海军第三舰队参谋长罗伯特·B·卡尼海军少将所策划的一次复杂军事行动。  相似文献   

12.
尽管海湾战争美海军C~3I系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暴露出通信容量不足,超负荷工作,处理速度缓慢,与其它军兵种通信不兼容,设备陈旧并只能处理文本信息等一些问题和缺点。随着美海军新世纪战略的变化,为调整21世纪海军指挥、控制和通信的能力和任务,满足新的作战要求,20世纪90年代初已开始研究目前正着力实施的一项管理和发展海军C~4I(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和情报)的“哥白尼体系  相似文献   

13.
9年前,长期工作在试验靶场第一线的李莉,认识到试验战位上最需要什么样的专业技术兵。对此,她开始思考“如何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兵?”一天她向上级递交了一份去训练团担任时统通信专业教员的申请书。9年前,李莉为人师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如何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兵?”的问号拉直,被树为海军某试验场“十大杰出青年”。9年后,今年7月1日,在党的生日这天,李莉再次光荣地被评为海军某试验靶场的一名优秀党员。  相似文献   

14.
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军事科学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就海军而言,随着远程导弹、寻的鱼雷和超音速飞机的出现,海上威慑力量明显增强。从防御方面,面对这种威胁,先进的电子战系统、雷达、声纳和专用计算机系统等相继应运而生,大大提高了舰船的快速反应能力。但是,随着这些系统和设备的增多,电子设备操作人员相应增加,实时信号的传输业务明显增加,为综合提高舰船对敌作战和自我保护的快速反应能力,就需要有一套敏捷的神经网络,把舰船上的指战员和相应设备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因而就需要舰船通信传输综合一体化,即用户功能综合化,设备接口标准化,控制处理智能化,通信传输母线化。本文详细介绍和分析了国外先进国家海军舰船通信和数据传输综合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演变,而后介绍我国在这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代海军》2008,(10):62-63
海军704工厂,是海军舰船通信装备专业化工厂。工厂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山东省青岛市,地处204国道与济青高速公路交汇点,交通十分便利,占地45500平方米。工厂始建于1952年,建厂以来,始终坚持以“保证舰艇部队战斗力”为宗旨,经过近60年的建设发展,现已成为集伴随保障、维修攻关、备件研制、技术改选、科研开发、技术培训和民品生产为一体的综合保障单位。  相似文献   

16.
海军信号通信是视觉和音响通信的总称,它主要是使用信号灯、通信旗、手旗、信号弹、汽笛、口哨等器材实施的通信,具有器材简单、使用方便、容易掌握、比较保密、生命力强的特点,是海军传统的通信手段。随着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  相似文献   

17.
通信抗人为有意干扰性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通信干扰、通信抗干抗、通信对抗的概念,综述了以往典型通信方式(定额通信)抗人为有意干扰性能的试验结果,重点评述了扩展频谱通信及其通信网的反侦察、抗干扰性能,介绍了对美国(军)正在使用的GPS和JTIDS系统抗干扰性能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20至22日,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在海军兵种指挥学院举办了“作战实验与模拟训练专题研讨会”。会议由海军兵种指挥学院具体承办,来自军事科学院、通信指挥学院、蚌埠坦克学院、总装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海军兵种指挥学院、海军装备研究院、空军指挥学院和昆明陆军学院的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这次专题研讨会是军事系统工程专业委员会为加强作战实验与模拟训练的基础及应用研究,探索作战实验与模拟训练共同的基本规律,经过认真研究而举办的。会议共收到应征稿件131篇,这些论文从作战实验与模拟训练的体系结构、模型与数据、资源共享及外军作战实验与模拟训练技术等方面深入探讨了作战实验和模拟训练的共性与区别、技术交流移植,  相似文献   

19.
短波通信目前依然是不可替代的有效通信方式,其在灾区应急、航海远程通信、军事通信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简要概述了短波通信的发展历程,并给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的预测.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分析短波通信的地位与作用,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从通信体系对抗的高度指出了现代短波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了军事短波通信技术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