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2年中国远征军兵败缅甸,与蒋介石和史迪威的分歧有密切关系。史迪威在不明敌情的情况下,坚信进攻能够拯救缅甸,一再改变蒋介石以纵深配置守卫上缅甸的计划,把中国远征军主力集中到曼德勒以南,造成了上缅甸的兵力空虚。当史迪威的攻势计划被打破后,他计划将中国远征军撤往印度但忽视了作为远征军退路的重要门户一一腊戍,而蒋介石又想让第5、第66军主力退守上缅甸。日军攻占腊戍后迅速分兵攻击滇西与缅北,击破了蒋介石建立缅北根据地的计划。蒋介石支持杜聿明率部绕道回国,结果造成了行军野人山的劫难。  相似文献   

2.
回忆缅甸作战中的史迪威将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后,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华盛顿举行代号为"阿卡迪亚"的首脑会议,决定设立中国战区,推举蒋介石为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同时,美国陆军部为了帮助蒋介石指挥作战,决定委派美第3军团司令史迪威来中国,出任中、印、缅战区美军司令兼中国战区总司令蒋介石的参谋长,并组织指挥了缅甸作战.在此期间,我任史迪威的联络参谋,亲历了缅甸作战先败后胜的历史过程.在此,我把这段尘封的往事内幕披露出来,以作为对这段历史的补遗.  相似文献   

3.
1942年4月8日,蒋介石夫妇视察了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我当时担任美国总统驻华军事代表、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的警卫队长兼联络参谋,自始至终扈从蒋氏夫妇,现就记忆所及将有关情况写出来,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4.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我被史迪威调去担任他的联络参谋兼警卫队长 缅甸地处中南半岛西部,东北与我国接壤,西北同印度、孟加拉国相临,东南和老挝、泰国交界,西南濒临安达曼海和孟加拉湾,控制着由马六甲进入印度洋的水上通道,在抗日战争时是中国唯一的国际交通线,也是中国西南的陆地屏障,有着唇齿相依的紧密关联,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远征军为保卫滇缅公路,开赴缅甸与英国驻缅甸军队一道抗击日军进犯。鉴于战局日益恶化,1942年4月25日夜至26日凌晨,盟军首脑在缅甸皎克西召开会议。这次会议做出了中英军队撤出缅甸的错误决定,导致中国远征军在撤退途中遭受重大损失。作者时任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的警卫队长兼联络参谋,列席了这次会议。根据回忆撰成此文,披露了这次会议的诸多细节。  相似文献   

6.
1940年初,日军向缅甸发起大规模进攻,英国驻缅兵力单薄,只有正规军两个旅,根本无法应对日军的攻势,于是,英国军事当局采取应急措施,决定将数千名英国侨商临时编练成军,弥补正规军力量的不足。然而,这支临时编成的部队,战斗力很弱,作战中节节败退,并面临被消灭的危险。在危急时刻,英国政府向蒋介石提出急切要求,派兵增援缅甸战场。蒋介石难以拒绝,便调拨了一个军的兵力人缅支援。  相似文献   

7.
(接上期) 四、黄维兵团被歼及杜聿明部西逃被围由于16日宿县被解放军攻占,徐州与蚌埠间交通中断,蒋介石18日曾令李延年兵团与黄维兵团向宿县进击。23日9时30分官邸汇报知黄百韬兵团被歼后,蒋介石非常沮丧,未作什么处置。11时又召集官邸汇报,研究徐东会战后国防部应有的决策,大家都主张退守淮河。我说:“退守淮河,应该决定:1、苏北  相似文献   

8.
我第一次听说奥德·C·温格特(Orde Charles Wingnate,以下简称温格特)这个名字,是在1941年12月16日.这天上午,我作为中国驻缅军事代表侯腾少将的上尉机要参谋,随其跟着英国驻华武官丹尼斯少将来到仰光,会见英军缅甸司令胡敦中将,向他面交中方策定的《中英联军缅南会战计划》及其附件《组建中英联军统帅部与后勤部办法》、《组建缅甸华侨抗日志愿队和缅人抗日自卫队办法》、《建立缅甸民防、防空、防谍体系》、《对缅甸铁道、公路、水运实行军事管制办法》等.  相似文献   

9.
1950年3月,滇南战役胜利结束后,溃逃到缅甸的蒋军残部,同陆续外逃的散兵游勇、地霸土匪武装等相结合,又聚集了3000余人,成立了所谓“复兴部队”,盘踞在靠近云南西南边境的小勐板一带,征粮派款,招兵买马,跃武扬威。缅甸政府先后四次派人与之谈判,要求他们离开缅甸,他们不予理会;缅甸军队对其进行围剿,又遭失败。“复兴部队”反而迫使缅军用车辆把他们送到自然条件优越的孟董、孟撒,并在那里休整训练,不断扩大势力,到1951年春,逃缅蒋残军已增至9600余人。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后,国民政府重新命名组建的新编第1军、新编第6军(简称新1军、新6军,下同)、第5军、整编第74师(整编前为第74军)、整编第11师(整编前为第18军)是国民党的五大王牌军,也是抗日战场上国民党军队的5支有战斗力的部队。这5支部队在同日寇作战中屡创强敌,成为国民党部队抗击日军的主力。抗战硝烟中诞生的第5军1936年3月,蒋介石接受徐庭瑶考察欧美军队现代化装备后所提出的建议,在南京成立陆军交辎学校。1937年,在交辎学校基础上又扩编建成第一个陆军装甲兵团,杜聿明任团长。全面抗战爆发后,杜聿明率装甲兵团的两个连参加淞沪会战。1938年,装甲兵团撤至湖南湘潭整训,后扩编为第200师。同年冬该师又扩编为新编第11军。1939年1月,番号又改为第5军,杜聿明任军长,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