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射频技术(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实现对目标进行识别的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2000年后,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至今,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单芯片电子标签、多电子标签识读、无线可读可写、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正在成为现实并走向应…  相似文献   

2.
《现代军事》2008,(1):69-70
RFID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信息传递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基于RFID技术的产品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温、使用寿命长、读取距离远、内容可加密、存储容量大、可同时识别多个高速运动标签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非接触的信息自动识别技术,已被外军引入军事物流领域,保障成效显著。我军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已具备了相应的基础条件,但也面临着缺乏发展规划、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安全防范等问题。从目前情况看,解决这些问题,主要应做好科学确定发展战略、加强技术研发、制定自主技术标准和完善安全措施等工作。  相似文献   

4.
RFID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的一种高级形式。本文主要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在部队信息化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其对于提高部队的安全防范手段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将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射频识别技术(RFID)具有快速、便捷的信息采集能力,将RFID技术应用于装备维修保障中,能够实现信息的实时采集,提高装备维修保障可视化水平.本文介绍了RFID技术在装备维修保障可视化领域的应用,包括资源信息可视化、需求可视化、维修可视化、装备情况可视化、物流可视化等.  相似文献   

6.
几种先进的战斗识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之后,各国军界将“战斗识别”的概念从陆战场延伸发展到陆、海,空一体化战场,并着眼未来信息化战争研制战斗识别系统。一些国家提出小“网络中心战斗识别”(Network Centric Combat ldentification)的概念,依赖全球信息栅格提供战斗识别能力。美国全面改进战斗识别系统,并将基于激光、毫米波及射频的战斗识别系统纳入陆军“未来作战系统”计划。目前,西方国家军队主流的战斗识别系统主要有: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军工制造向智能化发展是大势所趋。我们应该深刻把握人工智能对军工制造的内在驱动性影响,加快发展智慧军工制造,夺取打赢未来战争的主动权。智慧军工制造的内涵和主要特征智慧军工制造是指将人工智能、射频感应、导航定位、传感器、生物特征识别、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活动中,通过  相似文献   

8.
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武器装备管理系统的建设方案。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视频监控、温湿度传感器等种种装置与单位内部局域网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装备信息管理网络,系统软件采用Oracle作为数据库管理工具,结构上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模式,系统对提高武器装备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报表打印技术一直是开发信息系统研究的对象,针对用户对报表打印要求的变化设计系统是一种新的思路。将打印的基本信息存放到数据字典里,用户使用时根据自己需要,将打印格式要求信息传递给应用程序,系统按照用户的要求,结合基本信息,将控件动态生成到打印画布上,从而解决了开发人员设计的格式过死与用户要求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通过这种思路和方法开发出来的系统具有高效、通用、易变通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是实现军事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手段。建立一套适用于武器装备用的电子标签编码体系是在武器装备上采用射频识别技术(电子标签技术)的基础。本文主要论述了武器装备用电子标签编码体系的建立原则、适用范围、编码结构以及武器装备用电子标签编码体系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1.
战术互联网是美军的新一代通信系统,它实现了美军三大传统通信系统的互联互通,在战场信息的传递与交互上至关重要。移动Ad hoc网络技术是战术互联网中的关键技术,再加上战场中的节点移动性强,高效稳定的路由算法是Ad hoc网络技术的重点和难点。战术互联网末端网络的主要业务是战场态势信息的交互以及话音通信,主要分析战场环境下不同射频功率和不同路由协议对战术互联网末端Ad hoc网络数据和话音业务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射频技术及其军事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系统组成,以及RFID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所对应的频段及产品特点以及该技术在民用领域和军事方面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联合全资产可视化”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论述了美军"联合全资产可视化"(JTAV)的背景、目标、策略及主要因素,重点阐述了JTAV的关键技术手段--射频识别技术,包括光储卡、射频识别、灵巧卡和射频数据通信等.提出了我军装备维修保障信息化过程中急需研究和开发的相关技术及基础架构.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技术作为一门跨世纪的高新技术,是伴随着信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崛起而出现的。当前,已经深入到信息数据生成、存储、交换、传递方式的全过程。在军事领域,军事通信系统、军用计算机系统、雷达系统、武器装备及其它各种高技术信息媒体必将随之进一步发生变化,从而将对未来战争产生重要影响。同样地,信息数字化的发展对海军未来作战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5.
自由环境下网络数据采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波分析的原理与算法为基础提出一种新的自由环境下网络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监测网络的状态、数据流动情况以及网络上传递的信息。当信息以数据流的形式在网络上传输时,在互联网的入口处设置监测系统,便可以源源不断地将网上传输的信息截获。通过该监控技术可以任意采集和分析因特网上的各种信息,如网页访问http,电子邮件email,Telnet,Ftp等,以及这些信息中的用户名和密码,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还原。一旦发现有黑客行为、恐怖分子信息、邪教信息、反民族信息等非法信息,技术系统会自动捕获,并将有关的信息(包括:非法信息来源的IP地址、目的地址等)发送至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根据需要可通过功能设定,对非法可疑的IP地址锁定实施24小时自动跟踪。从而及时发现网络犯罪,保护网络与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16.
建立在智能感知与识别、泛在互连网络、普适计算技术等融合基础上的物联网技术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涵盖了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以及应用等各个方面,关键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通信与网络技术、数据存储与管理技术以及物联网系统集成技术等。在未来陆、海、空、天、电五维一体的全方位战场环境中,物联网可为战场态势的感知、武器装备的互连、后勤物流的保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是未来网络中心战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7.
西部潮     
重庆建千亿级物联网产业基地日前,国家工信部已同意在重庆市建立国家物联网产业基地,大力发展宜居通、数字城市等物联网项目。预计3年后,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年产值将超过500亿元,5年后突破千亿元。物联网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交互概念,即利用RFID(射频识别)、无线数据通信技术,将所有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相似文献   

18.
加强动员信息化建设足提高预备役部队快速动员能力的关键环节.就技术角度而言,当前推进预备役部队动员信息化建设,应从整合利用军地信息资源、开发系统软件入手,重点解决动员资源信息化管理、动员指挥辅助决策、征召信息快速传递、兵员报到电子身份识别等制约快速动员的关键性问题,实现动员资源管理数据化、可视化、精确化与动员指挥网络化,依靠信息科技使预备役部队动员需求与军分区系统动员保障有机对接.  相似文献   

19.
无线射频干扰注入可对无线通信网络系统进行干扰,甚至实现非授权接入实施网电攻击。若捕获敌方的通信协议,掌握其采用的通信模式,如何进行干扰甚至将虚假的信息注入无线网络,是实施网电攻击的技术难点。针对指挥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开放环节,基于软件无线电技术,分析了战场通信目标信号系统的技术指标,对编码方式、信号带宽、载波频率、调制方式和调制滚降系数等主要参数进行分析,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QPSK数字频带传输系统和射频干扰注入系统模型,并且对关键节点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干扰方式下,通信系统会受到较明显的干扰,或者解调出与注入一致的干扰信息,达到了验证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标识别是态势评估和威胁估计的基础,是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的重要依据,是防空作战的关键环节之一。该文将雷达信息可信度扩展到传感器信息可信度,并基于扩展内涵的目标识别信息可信度,提出一种应用对空侦察雷达、光学器材、ESM传感器的空中目标识别方法,完成干扰条件下空中目标识别模块的设计。该方法依靠目标识别信息可信度较高的传感器信息来做出全局判决,有助于提高整个系统目标识别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