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针对高速或低速平台配合高速战机突防时,速度距离协同精度要求高、随队干扰时间短以及干扰掩护效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两型机动能力相当的低速平台无人机配合突防的策略,即采用远距离支援干扰机掩护反辐射无人机突防至一定区域,雷达干扰无人机全程随队掩护反辐射无人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策略具有干扰掩护效率高、干扰资源节省、航迹配合容易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雷达干扰无人机在掩护空中编队突防的过程中,不同的干扰波束指向和空间配置会使得雷达网的探测性能发生变化。在分析无人机噪声干扰条件下雷达网探测概率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雷达网探测概率为目标函数的无人机空间配置与功率分配优化模型,给出了利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该优化问题的实现方案,最后通过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水面舰艇编队对海攻击时,舰载无人机实施电子干扰掩护反舰导弹突防的问题,从单架舰载无人机对单舰实施电子干扰的压制近界分析入手,以无人机的最优空间配置为目标,构建了舰载无人机单机和多机对舰艇编队各舰雷达有效干扰区分析模型和阵位配置优化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远距离支援干扰机难以通过旁瓣对相控阵雷达实施有效干扰,而主瓣压制区又过窄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航迹协同的相控阵雷达干扰方法,使突防飞机始终处于雷达主瓣压制区内。建立了突防飞机、干扰飞机三维航迹协同模型,对不同情况下的最小掩护距离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严格的航迹协同和参数规划可改善干扰效果,有效掩护航空兵突防。  相似文献   

5.
针对舰载预警直升机对海搜索存在的问题,以提高舰载预警直升机对海搜索的隐蔽性与安全性为目标,结合舰载无人机被动探测区的特点,提出了舰载预警直升机机载雷达断续主动搜索与舰载无人机“Z”字形航线被动搜索相结合的协同对海搜索方式与策略,并给出了舰载预警直升机断续搜索周期计算模型及舰载无人机“Z”字形航线要素计算模型,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该协同方式的有效性,为舰载无人机与舰载预警直升机协同对海搜索提供了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干扰暴露区及干扰扇面等传统评估指标对静态干扰部署可以进行有效评估分析,对机动干扰掩护难以进行准确描述分析。为有效评估电子对抗航空兵随队支援干扰能力,以及准确进行航空兵突防编队配置及干扰力量需求分析,引入了干扰掩护区的概念,并建立相关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出3条电子对抗随队支援航空兵突防的运用启示。  相似文献   

7.
针对机载预警雷达结合地面雷达对低空突防无人机构成的严重威胁,提出一种基于A*算法的路径规划算法.该算法分析了电子干扰和无人机RCS对雷达探测空间的影响,建立了新的雷达探测空间模型和威胁模型进行路径规划,将A*算法应用于无人机的路径规划过程.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应用该方法的具体步骤,并进行了MATLAB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考虑电子干扰对雷达威胁区域影响的情况下规划的飞行路径飞行器能有效回避威胁,有效提高无人机的低空突防能力.  相似文献   

8.
依据舰载预警直升机机载雷达的战技性能,从作战使用的角度,提出了机载预警雷达感知环的概念,建立了感知环模型,给出了感知环参数的确定方法。并进行仿真计算,探索了感知环宽度随机载雷达视轴俯角及预警直升机飞行高度的变化规律,为确定满足作战需求的机载雷达最佳视轴俯角和舰载预警直升机最佳飞行高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机载雷达和干扰机为例,分析了机载设备电磁兼容问题产生的原因,建立了电磁相互干扰的理论模型,探讨了载机在不同干扰方式下雷达作用距离计算方法,推导了互干扰时,载机在掩护式干扰和自卫式干扰两种情形下的雷达距离方程,并基于雷达检测概率的一般求解方法,推导了自卫式干扰时雷达检测概率与目标距离的关系,并进行了实例仿真,为解决互干扰问题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干扰走廊战术使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干扰走廊对突防飞机起着非常重要的掩护作用,而战术使用的合理性又是决定能否压制敌方雷达的关键因素,即用有限的干扰资源达到最合理和最佳的干扰压制效果.从战术使用角度出发,通过对箔条云的电磁散射及运动特性分析,根据铺设箔条云干扰走廊的长度、宽度、厚度、高度、投放箔条包间隔的技术要求,确定了形成干扰走廊的突防飞机飞行区域等战术使用的数学模型,并已在仿真中得到了验证,从而为干扰走廊的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实际的战术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组网雷达探测系统是构成预警监视、防空警戒、目标引导、导弹防御等军事防御体系的关键环节.信息化条件下的空中作战行动对敌方组网雷达实施电子干扰是获取"制磁权"、夺取信息优势,并为后续空中火力打击开辟通道的主要手段.针对多机伴随式协同干扰组网雷达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对远距离支援干扰机进行分析,确定其干扰目标、干扰策略及巡航路径;建立多机伴随式协同干扰模型,寻求突防机群的最佳航迹,实现在远距离支援干扰机和随队支援干扰机掩护下安全抵达攻击线;最终确定在不同时刻的干扰策略和干扰功率分配,完成针对组网雷达的突防行动任务规划.这一工作对飞行部队完成突防任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雷达干扰无人机执行支援干扰任务的优势,从雷达干扰能量域角度出发,对雷达干扰无人机压制干扰目标雷达、掩护我方航空兵飞行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对雷达的干扰效果影响因素以及无人机执行支援干扰任务时的部署要求,提出了无人机与被掩护飞机在空间和速度上的协同,得出了无人机的兵力分配方法,研究结论对雷达干扰无人机在近距支援干扰任务上的运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机载预警雷达与地面预警雷达联合组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飞行器突防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考虑飞行器机动性约束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隐身"低空突防航迹规划方法,该航迹规划一方面利用机载预警雷达的多普勒盲区实现相对于机载预警雷达的"隐身",另一方面低空飞行可以有效规避地面预警雷达的探测,该航迹大大提高了飞行器突防的成功率。考虑到机载预警雷达的位置信息无法事先获取,给出了固定时间步长的搜索方法求解该规划模型。仿真实验结果证明了提出的机动性约束下的隐身低空突防航迹规划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低空突防的飞机和反舰导弹已成为水面舰艇生存能力的最严重威胁。针对目前水面舰艇对低空目标预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舰载无人机在低空预警上的优势,同时提出了对舰载无人机作为低空探测预警的手段时配置要求及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突防过程的组网雷达干扰资源优化分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组网雷达融合中心检测概率为目标函数,建立针对组网雷达系统的干扰资源优化分配模型.并进一步指出该模型运用于飞行器突防时,其不足之处在于"以点带面",以飞行器突防过程中某一点的融合中心检测概率代替整个突防过程时,该评估方法损失过程中的大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突防过程的信息,提出以"融合中心检测概率加权积分"为目标函数,建立基于突防过程的干扰资源优化分配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空—地攻防对抗环境,研究了机载自卫干扰装备对抗防空导弹跟踪制导雷达进而掩护飞机突防的作战机理,并进行了仿真计算。针对攻防对抗过程中机载自卫干扰装备的干扰使用方式,依据不同干扰样式下对雷达作用效果不同设计了2种干扰策略,并给出了具体应用,为机载自卫干扰装备的实际运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针对R站位置未知带来的各种有源干扰对抗双基地雷达效果不理想问题,提出了基于T站布设的箔条无源干扰方法,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R站目标发现概率为效能指标,以飞机编队突防作战为想定背景,对箔条无源干扰双基地雷达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进一步揭示了该方法对抗双基地雷达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箔条走廊掩护攻击机突防与空空导弹协同作战时兼容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箔条走廊边缘对制导雷达信号的衰减模型.该模型从导弹、箔条走廊、目标和制导雷达之间的空间方位关系出发,通过分析箔条走廊对雷达波束的衰减,得出了载机的最佳空空导弹发射时间阈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的建立可以减少载机雷达的开机时间,同时避免箔条走廊对制导雷达的干扰,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箔条走廊与空空导弹协同防空作战的兼容性要求,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远距离支援干扰(SOJ)是纵深打击战略中的重要环节,现今对远距离支援干扰性能的仿真,一般只以干扰最大作用距离作为评判的标准,不能反映实战真实要求。从远距离支援干扰的目的入手,将单纯的干扰与所掩护战机的突防能力相结合,作为干扰性能的评判标准。通过分析远距离支援干扰性能的主要数学模型,说明影响其性能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某型设备进行了仿真,得到反映干扰性能的压制扇面图。通过仿真明确了合理配置干扰机的位置是改善远距离支援干扰性能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0.
复杂电子对抗环境下机载雷达作战应用的不确定性,对其进行作战效能评估存在很大困难。提出一种基于攻击区匹配的机载雷达作战效能评估方法,该方法以无干扰条件下雷达对目标参数的测量值进行解算得到的火控攻击区为基准,计算相同作战态势下在干扰环境中我机机载雷达测得的受干扰参数解算得到的火控攻击区落在基准攻击区内的概率,以此攻击区匹配率作为评估准则对机载雷达的作战效能进行评估。通过实例仿真说明该方法能对机载雷达在体系对抗环境中的作战效能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