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科技的发展不断为人类的武装斗各提供新的手段。新概念武器——“非致命性武器”的研制、运用和发展将有可能部分地改变传统的军事行动方式。所谓“非致命性武器”,是指一系列不必消灭对方的人员和装备,通过“软杀伤、软破坏”即可使对方作战能力丧失或减弱的“温和型、人道型”武器。非致命性武器主要包括:使用故方基础设施和装备瘫痪的武器、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的武器、和使故方电子设备失灵的武器等。其中,少量已应用于实战。大部分处于研究发展阶段。预计再有10年左右时间,非致命性武器将广泛装备并使用。  相似文献   

2.
“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和“温和型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电脑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于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武器。随着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事高技术不断应用,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将进入未来高技术化的海战场。  相似文献   

3.
“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和“温和型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电脑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于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武器。随着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事高技术不断应用,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将进入未来高技术化的海战场?  相似文献   

4.
失能武器,又称非致命武器或软杀伤武器,是指不会产生致命性人员伤亡、设备毁坏和生态环境破坏,而通过“软杀伤”使敌方人员或装备丧失作战能力的一系列新概念武器。目前,世界上已经研制成功和正在研制的失能武器可谓林林总总,功能各异,失能机理和作用对象各不相同,比较典型的有下列一些。  相似文献   

5.
声学在非致命武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防部对非致命武器定义为:指那些设计和使用目的是为了使人员或器材丧失行为或工作能力的同时,将对人员的致命性,永久性伤害以及资源和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的武器。非致命性武器也就是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医学技术原理作用于有机目标或武器,使有生目标暂时受抑制或丧失抵抗力,不致命、不致残、不造成永久性伤害; 或使武器装备失效、失能、失灵, 人机无法有机有效结合的武器装备。 近年来,非致命声学武器发展迅速,主要有非致命次声武器、非致命强噪声武器和非致命超声武器,这些武器在反恐怖袭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非致命武器越来越显得其重要。本文综述了非致命武器的相关概念,总结了非致命武器在反恐中的应用状况,并展望了非致命武器在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发展使人员战斗力丧失的失能性武器,主要是物理型、化学型的非致命性武器。  相似文献   

7.
高科技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使武器装备的质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在微电子、光电子、生物等军用高技术不断发展,各种新概念武器大量涌现的同时,诸多软杀伤兵器也即将走出实验室,进入未来的高技术化战场。软杀伤兵器亦称“非致命性武器”。是指利用声、光、电磁、计算机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人员丧失战斗力、基础设施和武器装备陷入瘫痪、电子设备完全失灵的一类新式兵器。这些兵器主要包括五大类,即化学物质软杀伤兵器,计算机病毒软杀伤兵器,激光和射频软杀伤兵器,声波软杀伤兵器和噪声软杀伤兵器等。化学物质软杀伤兵器。这种兵器主要  相似文献   

8.
吴素琴 《国防》2002,(1):29-30
“非致命性武器”是冷战结束后首先在美国逐渐时兴的一个新概念。所谓非致命性武器又叫失能性武器,它是指利用声、光、电磁、化学等手段,攻击敌方人员或武器装备,使其效能降低而又不会造成大量伤亡或严重损坏的新型武器。美国国防部的专家认为这类武器由于不会造成大量杀戮,因而不易引起政治上的麻烦,尤其适  相似文献   

9.
冷战结束后研制的奇妙新武器随着冷战时代的结束,世界武器发展出现了质的变化,即由过去的以大量破坏和大量杀伤为目的的武器,转变为旨在使敌方丧失功能和失去战斗力的“奇妙的”武器。何谓奇妙的武器呢?例如碳纤维弹头导弹、电磁脉冲炸弹、计算机病毒武器、致盲激光武...  相似文献   

10.
非致命武器是运用声、光、电磁、计算机病毒和化学等手段,使敌方武器装备或人员效能降低甚至完全失去正常机能的一类新型武器。这类武器采取完全不同于传统武器的毁伤机理,既可通过“软杀伤”达到制胜的目的,又不会产生严重的附带破坏,可以在不同范围广泛应用,可作为常规武器和核武器的重要补充。近几年来,许多发达国家都十分关注非致命性武器的研究和开  相似文献   

11.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武警(特种)部队装备的非致命性和非破坏性的软杀伤性武器较少.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我国也加快了对非致命性武器及非破坏性武器的研制步伐.一批新颖独特的非致命性武器、非杀伤性武器陆续研制成功,并装备于武警(特种)部队,使得武警(特种)部队的反恐怖(防暴)能力大增.  相似文献   

12.
非致命武器     
非致命武器是一种全新概念的高技术武器。这种武器的杀伤机理不同于传统的武器弹药。它不以大规模杀伤人员、毁坏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为目的,而是通过攻击人员、武器装备和基础设施的最薄弱部位,使人员部分失去作战能力,使装备暂时失去作战效用,使基础设施等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阻止或限制敌方作战与行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世界上的武器发生了质的变化,一改传统武器那种追求大破坏力和大杀伤力的做法,反而以致敌人员装备丧失功能、失去战斗力为目标。本文对冷战后出现的碳纤维弹头导弹、电磁脉冲炸弹、计算机病毒武器、致眩激光武器等这些新奇武器的特点和发展动态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4.
具有高科技性质的非致命性武器有物理型、化学型和生物型三种。它们既可使有生目标暂时失去抵抗能力或受到抑制 ,却又不危及生命。我国警用装备应该有选择地全面装备物理型、化学型和物理化学综合性的非致命性武器。  相似文献   

15.
激光武器是随着激光和光电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应运而生的,而激光轻武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光轻武器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以激光束迅速准确地使敌方人员致盲,致人迷惑和疼痛,致人强直或使敌方武器的光电传感器失灵,造成敌方人员和技术装备失去战斗力的激光武器。本文主要论述激光轻武器的国内外现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在战争中使用冷兵器、火器杀伤对方,这是常识.在战争中使用毒剂,也渊远流长.据考证,公元前5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中,斯巴达人曾使用硫磺及砷等燃烧产生有毒的烟雾,使敌方人员窒息.19世纪中叶,有人将人工合成的有毒物质填在弹丸内小量使用,目的也在于使敌方人员或牲口中毒丧失战斗力.到19世纪末,欧洲一些国家已能由工业生产剧毒物质,使其用于战争.  相似文献   

17.
《国防科技》2004,(7):91-92
近年来,世界各国军事科学家和武器设计师重点研制和生产各种高精武器系统,保障完全精确地摧毁目标,尽量避免平民的伤亡,同时还特别注重可用于军事;中突中的新型非致命性武器的研制。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只有非致命性武器才能实质性地降低敌人的战斗力,迅速俘虏对方,同时避免自身的伤亡。  相似文献   

18.
警用捕捉网是非致命性武器捕捉网及发射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件 ,设计新颖 ,成本低 ,便于快速形成战斗力  相似文献   

19.
定义了非致命性武器驱散效能的概念;根据非致命性武器的研发目的和应用实际,对影响其驱散效能的各相关因素进行逐层递阶划分,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指标评估体系;提出非致命性武器效能G-AHP评估方法,借鉴专家经验,实现了非致命性武器装备驱散效能的量化评估;案例计算结果符合实际,验证了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可行性,为下一步有针对性地使用非致命性武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雷达对抗是一切从敌方雷达及其武器系统获取信息(雷达侦察),破坏或干扰敌方雷达及茸武器系统的正常工作(雷达干扰和雷达攻击)的战术、技术措施。其实质是通过干扰信号对目标回波的压制、掩盖与模拟作用,使雷达的信号接收显示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不能正确地获取信息与控制武器,降低侦察效能与火力效能,最终丧失战斗力。它是在雷达信号环境范围内夺取制电磁权的重要作战行动,在现代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