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近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为国内首个跨界保险行业的遥感卫星及地理信息服务运营商,开创了商业遥感卫星运营新模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基于保险业务方面的地理信息数据共享、地图位置服务、农业保险遥感卫星大数据、遥感卫星数据服务、"智慧城市"项目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此次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拓展商业遥感卫星数据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正>自2015年以来,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受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委托,针对在航天领域推进PPP模式开展了大量研究,编制的《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项目实施方案》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1米分辨率遥感卫星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了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的物有所值和财政可承受能力评审,具有丰富的实践经  相似文献   

3.
<正>12月14日,江西省国防科技信息和卫星应用中心(简称江西信卫中心)揭牌仪式在国防科技大厦举行。省国防科工办主任杨贵平、巡视员刘星共同为该中心揭牌。杨贵平一行听取了高分数据应用介绍,参观了省国防科技信息和卫星应用中心高分数据机房。在高分数据演示  相似文献   

4.
2002年5月15日9:50,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海洋一号A(HY—1A)卫星由长征四号乙火箭发射升空,808秒后,卫星与火箭正常分离,到达870公里初始轨道,按计划在经过7次变轨后到达798公里的预定轨道。 2002年5月29日上午9:50,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所属北京、三亚卫星地面站成功地接收到第一轨卫星数据。 2002年9月18日上午,在国防科工委主持下,国家海洋局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就HY—1A卫星在轨交付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签字仪式。 2003年5月15日上午,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北京、三亚卫星地面站接收到HY—1A卫星下传的遥感数据。  相似文献   

5.
3月17日,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在北京召开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数据免费分发政策发布会。国防科工委宣布,自今年4月1日起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数据实行免费网上分发政策。首批授权享受网上免费分发服务的有70家用户。免费分发的数据只限于国内使用,用户经过注册确认后,可直接浏览资源卫星的快视图像,并免费下载所需数据。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国防需要或重大应用研究项目,将优先获取数据;用于科研教育、教学研究的用户,经申请授权可免费下载。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是我国与巴西合作研制的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观测卫星,轨道高度为778公里,回归周…  相似文献   

6.
《中国军转民》2012,(7):10-10
2012年5月21日,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在京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工程机械、工程装备、国际工程承包、海外战略资源开发和境外投资项目等领域积极开展合作。这次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标志着双方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2013年7月4日,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的合作将立足于发挥航天高科技优势与中国能建集团的行业优势,在卫星应用与信息服务、高端装备、房地产开发、金融与投资合作、  相似文献   

8.
2001年,欧洲委员会和欧洲航天局(ESA)共同提出了欧洲联合空间战略,并将在2002年年底之前达成一个新的框架协议。除“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之外,“全球环境与安全监视”(GMES)卫星网络是这项战略的重要内容,关键是研制一批新一代小型、高性能的遥感卫星。遥感卫星(remote sensing satellites)是指利用遥感技术对地球和低层大气进行光学和电子观察的卫星,包括气象卫星、资源(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也称为环境卫星。文中涉及的遥感卫星主要是对地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9.
我国资源卫星遥感应用 我国广大用户经过对国内外地球资源卫星图像长期应用实践,其应用方式从单一信息到多种信息的综合,从静态调查到动态监测和预测、预报,从定性分析到定量研究,从一般性应用到业务化的运行。为此,大量用户对于继续发展我国的资源卫星有更迫切需求,对数据的质量、信息源的稳定性也有更高的要求。 1.资源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的业务化发展 我国多次开展全国范围的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调查和监测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土地利用、土壤侵蚀、生态环境背景等。在资源环境时空特征分析方面,已利用国内外的资源卫星和其它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10.
2012年11月9日,中航工业-波音制造创新中心(MIC)在京揭牌。据悉,2011年巴黎航展期间,中航工业与波音签署协议,正式宣布合建中航工业-波音制造创新中心。该中心将开展航空制造培训、制造技术研究与创新、预生产件试制及验证等生产活动。据介绍,制造创新中心第一个项目波音737方向舵的合作已经开始运作。中航工业计划到2015年实现与波音5亿美元交付业务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2004年11月9日-17日.国防科工委主任张云川率团出访巴西.与巴西科技部长签署了联合研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B星和数据应用两项补充议定书.并就航空航天领域合作举行会谈。访问期间.张云川还考察了巴西空间技术研究院和巴西航空工业公司。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军转民》2007,(6):5-5
本刊讯:促进核技术在更广领域的应用是中国和平利用军工技术协会2007年的中心工作之一。为此,协会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于2007年5月20日邀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和有关单位就核技术应用进行座谈和交流,通过沟通签署了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3.
从数据零散应用到整体解决方案,从单星应用到多星综合应用,从一般应用到应急支持服务等多个方面。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实现了从数据服务到信息服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2月12日,国防科工委在京举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交付仪式。正式将卫星由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移交到卫星用户代表部门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投入使用。参加交付仪式的有巴西驻华使馆、外交部、总装备部(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科院以及有关省市的资源卫星用户单位的领导和专家。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2星与1999年发射的中巴地球资源卫星  相似文献   

15.
过去5年,中国的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总结了过去5年国防科工委在推动已发射的气象、资源、海洋卫星为防灾减灾服务,环境与灾害监测小卫星星座立项,减灾小卫星星座天地一体化卫星应用体系建设等方面所做的工作,并提出了完善国家空间基础设施,以更好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军转民》2012,(12):6-7
2012年12月14日,集团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在京签署合作协议。此前,由北京理工大学牵头,依托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联合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共同组建了毁伤及其防护协同创新中心,并被列入教育部"2011计划"。该中心自组建和试运行以来,在一些领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良好的前期进展。此次协议的签署,是集团公司与北京理工大学在科研领域合作的一次深化。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6月,美国卫星工业协会(SIA)发布《2018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全球卫星产业收入持续增长,达到2686亿美元。其中,卫星应用继续占据卫星产业主导地位,有力牵引了整个卫星产业发展。从产业结构来看,卫星产业由卫星制造、卫星发射服务、卫星运营服务和地面设备等四个环节构成。这四个环节自上而下,基于卫星系统和卫星技术,将各类信息产品与服务分发至各级用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泰州建市6年来,大力实施“科技兴市”的发展战略,注重引进科技,重视科技合作,科技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在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及泰州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2000年11月国防科技工业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与泰州市科学技术局在泰州市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以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原则展开了长期合作。双方依托泰州市的地方政策、资金等优势和国防科技工业的技术、信息和人才优势,共同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卫星应用总体部成立于2018年12月10日,隶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是集团公司卫星应用业务的抓总单位。卫星应用总体部依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优势资源,瞄准卫星应用增量市场,创新商业模式,打造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的核心竞争优势,为各类用户提供天地一体化卫星综合信息服务系统解决方案,牵引带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我国卫星应用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ESA于2014年10月30日与美国战略司令部签署了一项协议,来提高相互间的数据交换信息量,以更好地为ESA对地观测任务提供支持。这项协议将使ESA接收到能满足其需要的更高质量、更及时的空间信息,与此同时,ESA会提供更精确的卫星位置信息。ESA对地观测任务由于碰撞预警能力的提升,使得ESA操控人员在卫星面临太空碎片威胁时,可以采取更有效的规避动作。ESA太空碎片办公室主任Holger Krag说:"ESA将向美国联合太空作战中心提交明确的信息需求,然后美国方面给予特定信息数据。我们期待该响应速度越快越好。"作为信息交换,ESA将向美国提供预先设定好的卫星轨道机动信息,美国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