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一、一个重要问题的提出苏德战争期间,德军军事行动分成两个阶段:一是进攻阶段,大体从1941年3月22日起到1942年11月19日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出其不意的进攻;二是防御阶段,大体从1942年11月19日起至1945年败亡止。这个阶段中,德军主要作战样式是防御和退却。上述这种阶段划分是以战略总趋势为根据的,但在具体战役行动上,仍然进攻中有防御,防御中也有进攻。比如,莫斯科战役是德军发起的进攻战役,发生在德军战略进攻阶段。但是实战中,德军亦有防御作战行动。相反,德军在战略防御阶段时,也发动过库尔斯克进攻战役…  相似文献   

2.
1942年11月6日斯大林在纪念十月革命二十五周年的报告中指出,从1941年11月起到1942年11月止,苏军“在苏德战场上的军事行动可以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是冬季时期,红军在打退德军向莫斯科的冲击后,取得了主动权,转入了进攻,驱逐德军,4个月内,有些地方前进了400多公里。第二个时期——夏季时期,德国法西  相似文献   

3.
曾任毛泽东俄文秘书的师哲在其回忆录中透露:1941年6月18日,中共地下工作者从香港获得一份重大情报——希特勒将于6月22日凌晨向苏联发动进攻。这个情报先被送到了在重庆的周恩来手里,周恩来又立即转报中共中央。中央即速电告了斯大林。然而斯大林仍迷信那一纸《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德国疏于戒备。结果,德军果然于6月22日凌晨3时发动了进攻,苏军乱作一团,损失  相似文献   

4.
1942年8月底,在北非的阿拉姆哈勒法战役中,德军将领隆美尔轻信地图,选择的进攻路线已被沙漠覆盖,致使整个战役失利。 1942年8月,隆美尔指挥的非洲军团经补充后,准备对英军坚守的阿拉曼防线再次发动进攻,以便打破战场的僵局。隆美尔分析了英军的防御部署后,认为阿拉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苏军转入战略进攻之后,德军为了阻止苏军的进攻,在实行防御和退却时,曾对苏军进行了一系列的反突击。苏军为了保障不间断地发展进攻,对德军的反突击实施了有力的抗击,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一、抓住进攻战役的关键,组织好各阶段的抗击反突击苏军认为,在进攻战役中,防御的军队必然会采取反突击的手段阻止进攻的军队。如果抗击反突击不能成功,进攻战役的任务就难以完成。因此,组织好各阶段的抗击反突击,  相似文献   

6.
1944年12月,在诺曼底登陆后的盟军已经横扫了整个法国北方,冲到了德国边境。此时的美军乐观地认为:战争将在1945年初结束。然而,没有人想到希特勒正酝酿一场绝地反击。12月16日拂晓,阿登反击战爆发,美军措手不及,战线被德军装甲部队很快撕开,后继部队冲向美军腹地,正面战线眼看就要被突破。但在进攻中,德军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没有在第一时间占领巴斯通小镇。等到德军高层真正开始重视时,它已被美军空降兵占领。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空军对德国战略目标的轰炸,摧毁了德国的战争潜力,破坏了希特勒整个战争计划,直接、间接地支援了各个战役方向的作战行动,对整个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认真研究美英空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对于加强我国空军建设和运用,做好反空袭的军事斗争准备,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美英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打乱了德军统帅部总体战略指导,使德军把本来主要用于进攻作战的兵力转用于防御作战,大大减弱了主要战役方向进攻作战的能力1943年6月,美、英对德国战略轰炸的第一个目标是德国主要工业城市…  相似文献   

8.
战争轶闻     
1939年8月31日,希特勒书面下达了对波兰发动侵略的命令,这时的德军已是箭上弦,刀出鞘,一场血腥的战争即将开始。 希特勒知道这是一场非正义的战争,但是,他却要为这场战争找出一个所谓“正义”的借口来。于是,他首先命令德国所有的电台都广播了对波兰的和平建议。而与此同时;一小队党卫队特务已悄悄地在靠近波兰的德国小镇格列维兹。8月31日晚9点,格列维兹的电台遭到来自波兰的“袭击”。一小队身穿波兰陆军制服的党卫队员进攻了  相似文献   

9.
程刚 《环球军事》2012,(11):51-51
1942年,纳粹德军向莫斯科大举’进攻,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外围与德军展开了殊死较量,战况异常惨烈。这一天,连长谢尔盖奉命带着全连护送30名重伤员到后方医院。为了避开敌人,他不得不绕开大路,走山林小路。在这冰天雪地的极寒天气里,全连官兵抬着重伤员,艰难地在山林里穿行。出发前,每一名官兵都立下誓言,就算自己冻死在山林里,也不能放弃这些重伤的兄弟。  相似文献   

10.
1944年4月8日8时,苏军近卫第3师在彼列科普地区向德军发起进攻,三百多门火炮对德军阵地实施了猛烈的炮火准备。9时15分,苏军发出冲击信号。这时,苏军的一半大炮停止射击,其余火炮向德军第二道堑壕转移火力,步兵在冲击出发阵地举起草人,高喊杀声,并用轻武器猛烈射击。德军见状急忙占领阵地还击。这时,苏军停止射击的炮兵突然开火,对占领阵地的德军急袭五分钟,使毫无防护的德军遭到重大杀伤。接着,苏军在炮火第二次转移后,又对第一道堑壕进行了一次急袭。由于炮火准备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七七”事变后,日本开始了向中国的全面进攻。日本依据“以战养战”的战时基本国策,大量掠夺中国的各种资源为其进一步的侵略战争服务。1942年10月,驻扎在远东地区的美国空军第10航空队出动5架B-24轰炸机,从印度北部飞越珠穆朗玛峰远程奔袭1760公里,对日军在我华北地区占据的一个重要煤矿实施了奇袭。由于此次秘密轰炸任务的目标位于敌后区,轰炸效果难以判定,而且轰炸途中没有遭到日军拦截,所以此次作战行动世人知之甚少。领受任务美国空军第10航空队于1942年初在印度组建,是二战期间规模最小、最默默无闻的美国空军作战部队之一。虽然如此,第10航空队却担负着保护从印度到中国的后勤生命线。1942年中期,第10航空队有10个战斗中队,但其中仅有6个中队勉强具备战斗能力。1942年6月,本来已经非常困难的第10航空队又雪上加霜。由于德军在中东地区攻势如潮,盟军防线吃紧。为了阻碍隆美尔  相似文献   

12.
希特勒在入侵波兰和西欧一些国家时,依靠闪击战接连得手,但在苏德战场上却最终遭到失败,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后勤保障跟不上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从1941年6月22日侵苏战争开始,德军的三个集团军群就多次出现供应短缺,补给中断,甚至因补给跟不上而推迟进攻的时间。如北方集团军群第4坦克集群,6月26日抵达杜纳堡,因缺油缺弹,被迫停滞八天。7月10日,该坦克集群第41坦克军进抵卢加,离列宁格勒仅一百二十多公里,也因补给品严重不足,推迟了进攻时间。南方集团军群,至7月下半月,由  相似文献   

13.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正在苏联学习的毛岸英要求上前线未被批准。1942年5月,他向斯大林写信表达这个愿望也没有回  相似文献   

14.
1942年底,苏联女狙击手柳德米拉·帕夫里琴科抵达了美国华盛顿,开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美国之行。这位战场女英雄此行的任务,是代表苏联最高司令部争取美国的支持,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当时,苏联领导人斯大林迫切希望西方盟友反攻欧洲大陆,迫使德军分兵,两线作战,以减轻苏军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史放 《环球军事》2010,(23):60-61
1939年9月7日,也即德军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一周后,法国军队大举攻入德国的西部边境。如此一来,德国的后背被插上了一刀,从战争之初就处在了腹背受敌的不利局面中。法军的进攻是天方夜谭吗?不是。因为法国人在一开始的确就是这样做的。那么德国腹背受敌的局面是痴人说梦吗?  相似文献   

16.
作战指导错误保守观念陈旧,军事思想落后,企图用过去成功或不太成功的经验套今天的战争,也是外军反突袭作战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德军突袭法国前,法军囿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阵地防御方面取得的一些经验,从而在战略上否定了进攻的意义,在战前耗费每千米100万美元的巨资,在阿尔比斯山至色当构筑了一条马其诺防线,重兵把守,进行坚守防御,并一厢情愿地认为“任何欧洲冲突的决定点都在马其诺防线。”因此,当德军越过阿登山区,向  相似文献   

17.
1939年9月1日,德国法西斯入侵波兰。9月3日,英法两国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然而,从二战爆发到1940年5月10日德军进攻丹麦、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之前的长达8个月的时间里,德军对整个西线盟军没有采取任何军事行动,而盟军也只是利用轰炸机抛撒传单,进行宣传战,没有对德军发动任何攻势,出现了所谓“西线无战事”的局面。这种虽已宣战却没有发生大规模交战的奇怪现象被西方有些国家称为“奇怪战争”,英国则称之为“朦胧战争”。 其实,通过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无  相似文献   

18.
王作化 《环球军事》2004,(22):15-17
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由于德国法西斯军队的突然袭击和苏联的准备不足,苏军遭到惨重损失。德军直逼莫斯科城下。危急关头,为赢得积蓄力量争取反攻的时间,苏联政府一度考虑过与德国签订媾和条约,但因希特勒的傲慢和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斯大林最终放弃了这一设想--  相似文献   

19.
闻舞 《环球军事》2008,(17):52-54
1940年,苏芬两国爆发战争。由于国力相差太大,芬兰以失败告终。1941年6月22日德国进攻苏联后,芬兰认为复仇时机已到,便立即加入德国一方以洗前耻。不过芬兰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所以芬兰陆军在进抵东卡累利阿的拉得克湖、奥诺克湖后,就立即停止进攻,建立防线。芬兰原企盼德国能击败苏联,然而事与愿违,德军在初期的短暂胜利后转入劣势,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库尔斯克一连串的失败,让芬兰感觉到苏军已占据了绝对优势,反攻很快就要来临。为了能躲过一劫,芬兰准备退出战争,与盟军媾和。然而,苏联红军的铁流已经涌向芬兰,激烈的战斗即将再次爆发。  相似文献   

20.
斯大林对苏德战争爆发时间判断失误的原因初探杜正艾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向苏联发动了大规模突然袭击。经过短短18天的激战,德军向苏境内推进了300~600公里,苏军的人力、物力蒙受了巨大损失,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和制空权。苏军初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