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7月25日—27日,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印度等17个国家航天局和空间机构的官员和专家约20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对月球探索与利用相关127篇论文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与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主席班达瑞分别在大会上致开幕辞,孙来燕还做了主旨发言。孙来燕副主任表示,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和平的目的探索月球和外层空间,扩展和深化对地球和宇宙的认识;一贯主张和平利用月球资源和外空资源,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造福全人类。中国作…  相似文献   

2.
目前,正是世界各国对月球探测最感兴趣、月球探测计划最多的时期,我们正迎来人类的第二次探月高潮。未来10年,各国有许多准备实施的月球探测任务(包括轨道器、撞击器、穿头器和着陆器等)。这一新的探索时期开始于欧空局的SMART-1计划,随后是日本的SELENE计划、中国的嫦娥计划、印度的Chandrayaan-1计划、美国的月球侦查轨道器等。在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上,与会专家围绕各国的探月计划进展、绕月卫星、着陆器及月球车、科学探测有效载荷、月球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会议期间,记者还就加强国际合作、特别…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月球探测科学内涵的认识正在不断扩展,未来的月球探索不仅要发射大量的轨道器对月球进行普查,还要进行更多的月面活动,对月球进行详查。所以,使用月球车对月面某一区域进行探测变得十分重要月球车的种类和功能月球车是进行月球表面探测的重要工具之一。按照探测方式,月球车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人驾驶的月球探测车,它由轮式底盘和仪器舱组成,载有多种科学探测设备,用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联合供电,靠地面遥控指令或自主控制在月面进行巡视探测,所以也可称为月球机器人。另一类是有人驾驶的月球车,它主要作为航天员在月面活动的交通工具,  相似文献   

4.
7月25日-27日,第八届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意大利,印度等17个国家航天局和空间机构的官员和专家约20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对月球探索与利用相关127篇论文进行了深入研讨和广泛交流。中国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与国际月球探测工作组主席班达瑞分别在大会上致开幕辞,孙来燕还做了主旨发言。  相似文献   

5.
“领略探月科技的无穷魅力,感受科学对公众的影响力。”这是7月26日,首度在中国召开的第八次国际月球探测与利用大会举行的以“人类的月球,共同的梦想”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带给记者最深的感触。这天上午,尽管北京的气温难得的凉爽,但在公众日活动现场却早已座无虚席,气氛热烈。来自北京两所大学的三百余位青年学子齐聚一堂,共同期待着一场详尽了解中国探月计划,走近月球、走进科学的科普报告。报告会开始前,一位北京理工大学学生对记者说:“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能有机会亲耳聆听我国探月方面的科普讲座,近距离了解人类探月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正>自20世纪50年代末人类掀起第一轮探月高潮起,我国科学工作者就开始跟踪研究苏、美月球探测活动的进展和成果。进入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深空探测的先期研究,并开展以月球探测为主的研究活动。21世纪伊始,随着国际月球探测活动的再次升温,我国航天技术经过50年的发展积淀,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开展月球探测工程被真正提上日程,中国探月开始迈出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7.
2007年10月24日,随着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成功,嫦娥一号卫星开始了漫长的奔月之旅。这是中国对遥远月球展开探测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走向深空的第一步。在世界和举国公众对这一事件的强烈关注中,"嫦娥探月"的意义实际已远远超出了工程本身,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嫦娥二号抵达深空成功绕飞拉格朗日L2点飞行我国月球及深空探测取得新突破从6月9日受控飞离月球,经过77天的飞行,8月25日23时27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太阳与地球引  相似文献   

9.
我国通过对"嫦娥一号"卫星探测数据的处理、分析与研究,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填补了我国在月球探测领域的空白,其中,根据"嫦娥一号"卫星数据制作的"全月球影像图"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0.
眼下,嫦娥二号与地球间的距离已突破7000万公里,再次刷新"中国高度"。它用矫健的身姿,绽放出生命的绚丽——依然向前翱翔的嫦娥二号,是我国的第二颗月球探测器。它在圆满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取得了大量的科学和技术试验验证成果,突破了一批核心和关键技术,开创了我国深空探测任务新模式,系统性推进了相关领域的技术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准与特色的深空多目标、多任务探测器和我国第一个行星际探测器,中国也因此成为国际上第3个飞入拉格朗日点、第4个开展小行星探测的国家。创造性的跨越,让中国深空探测的臂膀伸得更远。  相似文献   

11.
《国防科技工业》2013,(10):46-46
2007年,我国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飞往月球。为激励全国人民的科学探索精神,积极推动科技进步与文化发展的融合,同时拉近高科技工程与普通百姓的距离,使公众有参与感,原国防科工委决定在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上搭载30首由全国人民参与评选的歌曲和乐曲。当卫星进入绕月轨道以后,于距地球38万公里的遥远太空唱响这组曲目。每位中国人将能通过收音机、电视机以及互联网收听到这些来自太空的中国天籁之音。"嫦娥一号"卫星搭载的这30首太空播放曲目,是在全国公众投票的基础上选定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月球能源、资源和特殊环境开展各种科学研究,正是开发利用月球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孜孜不倦地探测月球的重要动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政工学刊》2008,(3):63-63
探月是泛指所有针对月球的空间探测活动,包括绕月探测、掠月探测和登月。绕月是指通过向月球轨道发射航天器,使其成为月球卫星绕月球运行,它是登月的基础。掠月探测是对月球进行近距离探测但不进入月球卫星轨道的活动。登月则需要航天器软着陆(自身不受到损失)到月球表面,通常是由绕月飞行的航天器本身或者其释放的子航天器在月球表面软着陆。到目前为止,只有前苏联“月球-3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并进入月球轨道,成为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并首次拍到月球背面的照片。  相似文献   

14.
<正>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指挥部并参加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的全体同志:在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这次任务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嫦娥四号任务是我国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首次实现了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继通信,并与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合作。这  相似文献   

15.
国防要闻     
中国中国嫦娥1号探月卫星雏形已定中国航天报报道,目前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初步形状已定,研制进展顺利,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月球探测卫星的路线图已经确定。为了确保发射成功,将采取多级推进的方式将月球探测卫星送入月球轨道。按照方案,卫星在和运载火箭分离后,将先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运行3圈~4圈,逐步加速,最后到达地-月转移轨道的入口速度,卫星沿大椭圆轨道飞向月球。整个“奔月”大概需要8天~9天。在地-月转移轨道,为保证卫星正确进入月球附近预定的位置,需进行2次~3次轨道中途修正。在月球附近,为实现卫星环绕月球运动,需对卫星进行…  相似文献   

16.
国防要闻     
中国探月仪器初样开始研制可探测月球生命痕迹央视国际报道熏由中国科学院负责的探月仪器开始初样研制熏相关设备有可能首次探测到月球两极是否有生命痕迹存在。据了解熏此次装载在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上的探月仪器共有6套24件熏包括用于探测月球表面元素的x射线、伽玛射线光谱仪熏用于获取月球三维立体图像的专用相机以及我国最早应用在神舟四号飞船上的微波探测仪。专家说熏长久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熏在月球两极有冰或水存在的可能。目前的探测仪器却只能探测到月球南北纬60度范围内的情况熏从而无法确定这一推测。使用微波探测仪探测月球在…  相似文献   

17.
从6月9日受控飞离月球,经过77天的飞行,8月25日23时27分,我国第二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二号在世界上首次实现从月球轨道出发,受控准确进入距离地球约150万公里远的、太阳与地球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的环绕轨道。  相似文献   

18.
一轮圆月,一双脚印,圆弧起笔处好似龙头,落笔的飞白恰如一群白鸽,寥寥几笔勾勒出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探月梦想——持续五个多月的"月球探测工程标识征集活动"中,上海设计师顾永江设计的作品"月亮之上"最终成为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的标志。在"嫦娥三号"即将奔月的时刻,说起月球探测工程标识的设计过程,顾永江激动地说:"能为中国航天事业设计标识,是我一生的骄傲!"顾永江设计的月球探测标识"月亮之上"以中国书法的笔触,抽象地勾勒出一轮圆月,一双脚印踏在其  相似文献   

19.
嫦娥二号,承载着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不断开拓创新试验任务,创造并刷新"中国高度",实现了中国月球及深空探测领域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2012年12月13日,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一个月之际,我国深空探测征程再传佳音——嫦娥二号卫星在距离地球700万公里外的深空,精确实现与图塔蒂斯小行星擦身而过的飞越探测。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如一缕艳阳穿透凛冽的冬日鼓舞着坚守在探月一线的航天人。  相似文献   

20.
作为工程地面应用系统的一名科技工作者,我为有幸参加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这一伟大工程感到非常骄傲,为有幸亲自完成第一幅月图的信号接收、数据处理和图像制作感到十分自豪。在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中,我们承担了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建设和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