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央部委某机关,有一位人人称道的老兵,她把十几年军旅生活养成的优良作风和对同志对群众的满腔热情带到了机关,她让同事们感受到理解、体贴和温暖,她让单位充满和谐、温馨和关爱。她的名字叫王萍,大伙都亲切地称她为"大姐"。6月,北京的夏天。虽然坐在有空调的办公室里,党支部副书记王萍大姐的头上却一直冒汗。整整一天,住在医院要做手术的同事胡伟却怎么也联系不上,让人  相似文献   

2.
妻子范一,小我三岁,却比我早一年毕业,是武警江苏张家港边防检查站一名普通的检查员。确定恋爱关系前,我一直都在犹豫到底该叫她师姐还是叫她学妹,直到"一姐"这个称谓不胫而走,我也就随着大家叫她声"姐"。这让她至今津津乐道,占尽了我的便宜。"电话粥"煲成了"口语课"我和范一是在军校时的一次接待亚非拉美外宾的外事活动中相识的。认识她之前,我就知道她英语不简  相似文献   

3.
她名叫张玲,家住湖北枣阳市太平镇南街村。过去是个不错的女民兵。可是,她却走上了犯罪道路。她原有一个温馨的家。由于她做梦都想当万元户,去年动员说服丈夫去襄樊闯“世面”,叫丈夫和别人搭伙做“大买卖”。谁想却赔得精光。为了“东山再起”,她要  相似文献   

4.
在战士们的眼里,她是一位慈爱的母亲;在退伍军人心目中,她是一位热心的“红娘”。她的名字叫叶绿,淮阴市清浦区民政局安置办公室主任,可人们却称她为绿叶。甘做绿叶扶红花,使退伍军人两用人才这朵改革之花越开越艳。为两用人才找“婆家”她不怕跑酸腿磨破嘴清浦区,每年有千余名战士退伍回来,学有专长的有几百名。叶绿千方百计要把这些人才都找个合适的“婆家”,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今年6月日,城南小泽乡退伍军人倪友政的父  相似文献   

5.
魏涛 《政工学刊》2002,(4):33-33
公元 2 80年初 ,西晋军队去攻打东吴 ,在路上走得又饿又渴。他们停下准备点火烧饭时 ,却四处找不到火种。将士们一个个少气无力地躺在大路边 ,动都不想动一下。将领们见此情形 ,也束手无策 ,只好把事情上报到统帅部。主管全军后勤指挥工作的张华听了 ,胸有成竹地说 :“削冰可以得火嘛 !”于是 ,张华叫人找来一块透明的厚冰 ,亲手用刀把厚冰削成一个中间厚而周围薄的凸镜 ,然后把凸镜放在阳光下 ,让透过凸镜的阳光聚成一个焦点 ,焦点处放着一束艾草。过了一会儿 ,艾草就燃烧起来了。大千世界瞬息万变 ,人们在改造世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  相似文献   

6.
五大三粗的他,促粗得可爱,细致起来却令人肃然起敬。一提起营里的"老粗"班长,从营长、教导员到刚入伍的新兵,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战士们很少叫他的名字"李永志",也不叫李班长,更多的是"老粗""粗哥",就是因为他嘴上常挂着一句话"别看俺是个老粗"!初见"老粗",你肯定会说"果然长的五大三粗的!"可不是嘛,一米八的大个子,虎背熊腰,浓眉大眼,黑黑的脸庞下面挂着两片厚厚的嘴唇,如果仅仅靠描述,任何人都不会认为他有什么特别之处,但"老粗"干得可都是"细活儿":汽车驾驶上他是"红旗车驾驶员"助教,车辆维修上他是"技术大拿",党支部里他是  相似文献   

7.
名片侃侃"俄们"的教学装备楼"俄们"(陕西人方言把我们称"俄们")的实践性教学环境那可是全军一流。"俄们"的军事信息网络训练中心有光纤、交换等7个全军人才培训中心,集教学、科研和联合训练等功能于一体,实践性教学场地总面积15万平方米,各种仪表1.8万余部,基本上涵盖了我军通信与指控信息系统的主流装备。在学院新区,"俄们"还有通信装备综合训练场,为干线节点车、光缆引接车等野战机动装备进行实效距离通信训练提供条  相似文献   

8.
离我们驻地百多里的某师有个俱乐部主任叫杨瑞山,上世纪60年代写了首队列歌曲叫《拼刺刀》,风靡全军。那首歌带劲儿,前两句歌词是"拼刺刀,看谁刺的好/当兵保祖国,要练好这一着。"连队走向训练场,边走边唱,震天动地,常使得渔村的百姓站在路边,一直看我们走过去。连长带渔村的民兵从北京参加大比武回来,那民兵得了一支半自动步枪,说是毛主席发的,自豪得连眼睛都翻上了天。原以为连长回来,掀  相似文献   

9.
团场艺术家     
10月初的农五师81团,天空湛蓝,棉海茫茫。正值秋收季节,在通连公路上,一辆辆满载棉花的箱式运花车秩序井然地驶入团场综合加工厂。在加工厂门口,记者见到了加工厂技术员兼政工员韩岩霞。加工厂厂长张庆洲说:"她是我们团里的名人,编排节目一绝,职工们都叫她‘韩导’。""韩导"今年35岁,个子不高,笑容甜美,目光纯净,像很多秋收季节里的团场干部职工一样,头戴一顶白布帽。在办公室里,她将自己编排的节目的  相似文献   

10.
病床上,癌症晚期术后的张君显得又消瘦了许多,而此时她身上的麻醉剂药效还没消完,嘴里却嘟嘟囔囔个不停。她的丈夫俯身一听,眼泪就止不住往下落。原来她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惦记着的仍是她的那帮学员:"我要回去……娃们的单片机开发板还没换呢……让我回去……"拿命在工作的"机器"司机老陈驾驶空军工程大学理学院班车已经有5年多,学院几乎没有他不认识的。然而,在学院工作了十多年的张君,他却感到很陌生。从本科生到研究生再到博士生,张君的进步总比别人快一步。同事刘宏曾评价她:"她这个人呐,简直就是一台‘机器’,太拼!完全是拿命在工作。"她经  相似文献   

11.
快乐人生     
一场意外,让我住进了这家医院。同房的是一位30多岁的中年妇女,听家人说,她刚被确诊为癌症。女子的丈夫是位军人,上校军衔,每天都来陪护,但却没有一般家属那样的情绪低落,相反还和护士们打得热火朝天。女子躺在床上,什么都不说,心情一日不如一日。丈夫总是关切地问:"想吃些什么,我帮你去弄。"妻子什么都不说,背对着他,默默地流泪。丈夫看到后,坐在她的面前说:"生病治病很正常的,你不要太忧心了。"说完,依旧谈笑风生。后来,等她的丈夫走后,我劝她说:"别这样,得了病治疗是一方面,最关键还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啊。"她说:"什么好心态,他都要把我气死了,男人  相似文献   

12.
一他的名字叫申新兵,战友们都亲切地叫他"新兵"。申新兵生于河南淮阳。2003年,从淮阳师范学院毕业的他,经过三天两夜的"征程",终于抵达武警云南总队普洱市支队。三个月的新训生活,申新兵苦练军事技能,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下连考核时,他的每个训练科目都达到良好以上,多数都是优秀,射击在中队排第二。2004年3月底,申新兵被分到一个"用自来水可以直接泡方便面"的地方——墨江县中队。  相似文献   

13.
2012年,对于马志敏来说,可谓是双喜临门。一喜,她被首都文明办、北京新闻广播联合举办的"2012北京榜样"活动评委会授予"北京榜样"荣誉称号;二喜,是她又收到了儿子所在部队寄来的立功喜报。然而,这喜悦的背后,却承载了她18年来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收养,源于她母性与大爱1994年12月14日清晨,马志敏像平常一样,早早地到法院上班。刚进办公楼,一阵婴儿的哭声引起她的注意。来到办公室方才得知,一个婴儿被人遗弃在法院门口,同事们已  相似文献   

14.
"爱表现,爱得瑟。"这是一些官兵对李鹏成的评价。而当笔者翻开他的"荣誉簿"时却被惊住了:荣立二等功一次、获得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一等奖,所带卫星站被全军和二炮评为"红旗台站"、所在班荣立集体三等功……  相似文献   

15.
菜根班长     
一打开,战友们却傻了眼:原来是满满的一袋韭菜根!从此,班里的新兵偷偷地叫他"菜根班长"。12年前,他从老家云南曲靖参军入伍。9年前,他在海拔2600米的连队栽下了第一批韭菜根。5年前,漫山遍野的韭菜竞相开花,香飘四野。他叫胥宏伟,成空雷达某团某高山雷达站上士、操纵班长。提起胥宏伟,战士们更喜欢叫他"菜根班长"。2001年的那个冬季,胥宏伟带着父母的希望,走进了军营。临行前,种了一辈子菜的妈妈塞给他一包韭菜子,让他水土不服的时候冲水喝。三个月的新兵生活,胥宏伟总是喜欢在茶水里泡上几颗韭菜子,慢慢品尝家的味道。新训结束后,他被分到了某雷达站。从连部  相似文献   

16.
1.他叫王笑,一个工作有点细致、训练有点拼劲、待人有点和气、总体有点阳光的中尉。2.一天,王笑带给同事们一个消息,办公室立刻热闹起来。原来,王笑要参加央视军事频道的军营达人秀节目"咱班有达人"啦。大家纷纷给他出主意,而王笑却笑而不语,最后只对大家说了一句:"肯定不让大家失望!"  相似文献   

17.
正因为有母亲在,我们一直被这个世界温柔地爱着!——引子她已经退休,却比上班的时候起得更早、睡得更晚;她爱漂亮,可如今却连一双袜子都舍不得给自己买;她体重不到50公斤,却每天背着60公斤重的镯子穿梭于早市、夜市的人流之中……她叫马琴,是五师电力公司的退休职工,也是一名27岁尿毒症患者的母亲。  相似文献   

18.
正不想起床,总想在暖和的被窝里多待一会,这可能是大多数人每一天的第一个愿望。就在前不久,新闻播报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族群——"叫早一族"——群早晨容易赖床的人们为了能强迫自己起来互相叫早。"生活"的编辑们就属于这一族,不同的是大家只是叫同一个人。祁编辑就是一个喜欢赖床的人。据说他有三个闹钟,每个闹钟的闹铃都很刺耳,就算这样,他还是经常起不来!所以每次出差,王主编总会提醒大家叫祁编辑起床。  相似文献   

19.
《解放军生活》2013,(10):68
在南京政治学院学子路上,耸立着这样一座雕塑,她是全军首届新闻专业学员赠送母校的留念,镌刻着"军事记者摇篮"六个大字,成为学院新闻系建系近30年来的有力写照。军事新闻传播系作为全军唯一的新闻人才培养基地,自1984年组建以来,经过一代又一代新闻人的栉风沐雨、接力兼程,不仅在海陆空三军具有广泛影响,而且在全国新闻院系中享有名  相似文献   

20.
今年6月,在吉林省双拥工作代表大会上,有个年近六旬的朝鲜族阿妈妮,赢得了代表们的敬慕。她叫金点粉,35年如一日,精心照料特等残废军人、丈夫金寿岩。金点粉是一位朝鲜族妇女,她从小就与金寿岩青梅竹马,1954年他们结合了。蜜月还没度完,金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