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简述了反舰导弹的发展和水面舰艇防御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近程反导舰炮武器系统抗击反舰导弹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根据某型反导舰炮配装的舰船摇摆特性及海浪运动数学模型,首先模拟得到高海情舰船摇摆趋势图;然后分析了高海情对反导舰炮射击诸元的影响;其次,采用变换抽样法在高海情射击诸元变化范围内随机产生方位角和高低角增量,通过解6自由度弹道方程计算方位角和高低角增量概率误差,再根据概率误差解算高海情条件下系统的命中概率;最后,对大量的仿真计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具有实用价值的结论,为靶场试验及系统精度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现代舰炮武器系统的体系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两种反导体系结构:分散式和集中式体系结构舰炮武器系统的精度、快速性、拦截能力、适装性、操作维护性、技术难易性、成本等方面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比较,得出了分散体系结构适合我国国情的结论。对它的研究、改进、装备不应放弃。 相似文献
4.
5.
6.
根据现代海战的要求,对舰炮武器系统维修性试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作出分析阐述;依据舰炮武器系统的组成特点,科学地制定了维修性试验的基本程序和试验项目;给出舰炮武器系统维修性试验具体试验方案. 相似文献
7.
为更有效地评价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能力和武器效能,本文以排队论为基础,建立了由舰炮武器系统与目标组成的排队系统服务概率数学模型,为综合评价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能力和系统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严峻的海上战场形势为背景,面对飞行速度和突防能力不断加强的反舰导弹,在现有高射频舰炮武器系统基础上,提出以增加舰炮射速为途径的改进方式,并建立对空碰炸射击毁伤模型,对不同射频的舰炮武器系统进行射击效力分析,对高射频自动炮武器系统的研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反舰导弹已经构成了现代水面舰艇的主要威胁,因而各国军事家们普遍认为:舰艇本身第一位的防御任务就是“反导”。作为舰艇舱面常规武器的舰炮,自70年代末复兴以来,已被公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反导防御武器。“双重命中体制”产生于直接命中和间接命中两种体制的对峙之中。采用“双重命中体制”的舰炮,近距离使用直接方式;远距离则采用间接方式,集两种射击体制于一体,兼取二者之优,从而达到较高的反导作战效能。为了提高舰炮反导效能,有些国家的部分舰炮采用了“双重命中体制”技术,并在研制中取得很多成果,目前正在进一步发展中。 相似文献
10.
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分析,建立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指标体系,得到基于\"串/并联\"模型框架的作战效能评估A.D.C扩展模型E=A.D.C.S.通过某型小口径舰炮武器系统的实例计算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并得出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了柯洛波夫数论网格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三级误差条件下高精度计算命中概率指标 P_(Lm)的问题。本文还详细给出了计算 P_(Lm)的方法、步骤和实例。 相似文献
12.
13.
14.
文中较详尽地叙述了双37Ⅱ+舰炮数据采集系统实验电路的研究与实现过程,主要说明如何对较复杂的舰炮随动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同时也为其它武器系统的过程控制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基础构件转动的机构是火炮上的一种新机构。根据达朗贝尔原理和虚位移原理,本文推导了这种新型机构在工作构件影响下的运动微分方程,可以用来解决这类机构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16.
周德魁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1992,(1)
本文给出了单自由度情况下,自动机基础构件和工作构件运动支承反力的形式及其求法,以根据运动支承反力,判断构件的贴合面,并给出了贴合面换向后自动机运动方程中各影响系数的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7.
邱志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1991,(2)
本文研究的是舰炮武器系统的性能参数在满足一定的约束条件下,以什么样的匹配,可使舰炮武器系统的射击效力最佳,我们以多发射弹对目标的毁伤概率R_s(X)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数学模型。为了求解这样一个总体最优化问题,我们应用了填充函数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算法,并扩充了一类填充函数的理论。通过在VA×11/780机上实际计算,获得了满意的结果,较好地解决了舰炮武器系统性能、参数的最佳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某型100毫米舰炮的射速与供弹速度伺服校正系统,从功能、组成、发射与供弹速度,及其速度校正插件中的有关电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就今后该系统的正确使用与调试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一种利用 MZ—80B 微型计算机实现多采样速率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方案设计新颖,软件设计灵活,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通用性,对于舰炮武器系统及类似的火炮系统的实时故障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某舰炮驻退复进机为液体气压式复进机,结构较复杂。特别是在复进运动过程中,由于某单向阀打开,使液体流动构成一差动连接回路。本文推导了该舰炮后座和复进过程的液压阻力公式,为对该炮进行反面设计提供了必要的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