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2年是全军大抓基层建设之年。广东省阳江军分区党委以此为契机,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基层建设三年规划,同时采取难点“攻”、示范“引”、逐个  相似文献   

2.
第一步 :“五句话”是灵魂 ,只有始终坚持以“五句话”总要求为统揽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才能使部队各项建设协调稳步向前发展。“五句话”是《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的核心和灵魂 ,是加强基层建设的基本纲领。以“五句话”为统揽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应搞好“三个结合” :①远与近的结合。即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相结合 ,围绕“五句话”制定好三至五年基层建设规划 ,围绕规划制定好年度工作计划 ,把长远目标合理划分为几个小目标 ,逐步加以解决 ,促进“五句话”的落实。 ②统与分的结合。“统”就是在工作思路上统 ,每年初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 …  相似文献   

3.
抓基层一直是各级党委机关工作中的重点,既是工作落实的具体体现,又是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近几年来,湖北省荆州军分区以贯彻《军队基层建设纲要》和广州军区《县(市、区)人武部三年建设规划》为契机,重弹抓基层的老调,并不断赋予其新的内容,在基层建设中不为“看头”,不争“彩头”,不做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实实在在地推进了基层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为做好军事斗争  相似文献   

4.
造就新一代“娘子军”朱永伟东海舰队通信总站女兵三连党支部,针对女战士思想特点,贴近女兵思想实际抓道德教育,有力地促进了连队建设。连队连续五年被东海舰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团支部连续三年获东海舰队“海鹰杯”先进团组织奖。针对女战土“爱军不敬业”思...  相似文献   

5.
孙才态 《政工学刊》2001,(11):21-21
师团机关在指导帮促基层建设中发挥了“一线指挥部”作用 ,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中 ,很重要的就是在指导帮促基层按纲建设中 ,应做到“三多三少”。(一 )在指导思想上 ,多强调全面发展 ,少提倡单一“冒尖”。始终坚持用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规范和指导基层全面建设 ,是师团机关的一条成功经验。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是《纲要》的核心和灵魂 ,统揽着基层建设的方方面面 ,对于基层建设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离开了“五句话”抓基层 ,目标就会失去 ,方向就会偏离。因此 ,师团机关在具体帮促中 ,要结合基层不同的情况和特点 ,针对基层的…  相似文献   

6.
沈阳军区某装甲团步兵三连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实践,连队建设蒸蒸日上。他们连续3年被集团军评为“基层建设标兵连”、“学雷锋先进单位”,连队党支部被沈阳军区评为“先进党支部”。  相似文献   

7.
去年11月习主席在中央军委基层建设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今年2月军委印发新修订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持续释放了大抓基层的鲜明指向。落实“四个坚持扭住”要求,全面锻造“三个过硬”基层,摆在首位的就是基层党组织。这就要求我们以建强基层党组织为突破口,认真研究解决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打造坚强战斗堡垒,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相似文献   

8.
基层是军队整个战斗力的基础 ,军队建设最基础的就是抓好基层。回顾我军的历史 ,基层建设的发展进步 ,历来都是坚持科学理论指导的结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只有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基层建设 ,才能确保基层建设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发展。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促进基层建设的快速发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和灵魂 ,是推进部队基层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纵观这些年基层建设的发展进步 ,无一不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结果。随着国…  相似文献   

9.
经过分析调查。笔者感到当前在加强和改进对民兵基层建设的指导上,克服和纠正“三种倾向”。是推动民兵基层建设又好又快发展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长治军分区,近5年来民兵基层建设工作声名鹊起:连续被评为山西省、北京军区“民兵基层建设工作先进单位”,两级军区3次在该军分区召开“民兵基层建设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了他们的经验。他们又出席烟台召开的全国民兵工作会议,并介绍了经验。长治军分区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用司令员刘玉明和政委冯海林一句话概括说:“全凭唱好‘连本戏’”。  相似文献   

11.
按纲建连“三防”方向,张发红新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进一步明确了领导机关抓基层的职责和要求,突出强调要面向基层,为基层服务。从我们最近调查的情况看,坚持按《纲要》指导基层建设,应注意做到“三防”:一、强调实施具体指导,要防止过于烦琐,不给基层添累赘实...  相似文献   

12.
李明 《政工学刊》2006,(4):18-18
“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是基层建设的目标和统揽。“五句话”中究竟哪一句是重点?这要从三个层面来回答。一、目标层面上无所谓重点。作为基层建设的总目标、总方向,“五句话”相互关联、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构成统一的整体。用射击作比喻,“五句话”不是五个靶子,而是一个靶子上的五道同心靶环,靶心就是基层全面建设。既然“五句话”是“一”而不是“多”,也就无所谓重点与非重点。硬把某句话看成重点,就破坏了“五句话”的统一性。二、宏观落实层面上“短板”是重点。基层建设力求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牢固确立“三个代表”在基层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一)充分认清基层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断增强按照“三个代表”指导基层建设的紧迫感。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基层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9·11”事件后,反恐战争扩大,印巴冲突不  相似文献   

14.
边远山区基层民兵工作,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应在“三个坚持”上下功夫: 第一,坚持理论指导,与时俱进。民兵基层建设,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民兵基层延伸,向基层拓展,着力强化“兵魂”意识,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拿出新举措,确保民兵基层建设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5.
我部是一支驻守在天山脚下、伊犁河畔的英雄部队。近年来,我们针对官兵立身做人方面经常遇到的一些基本问题,着眼构建和谐警营目标,努力加强官兵思想道德教育,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官兵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推动了部队全面建设健康和谐发展。2004年,我部被四总部表彰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被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表彰为“拥政爱民模范单位”,今年又被国务院、国家民委表彰为“拥政爱民先进集体”。先后涌现出了“基层建设标兵团”和“全军学雷锋标兵”的所属团队8663部队、第三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李明康、全军基层建设先进个人许兴虎等先进典型.充分展示了“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6.
新修订颁发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新就新在顺应了形势任务的发展变化,丰富发展了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提出了基层建设的一系列新标准、新规定、新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基层建设的基本法规和依据。抓好《纲要》的贯彻落实,要在继承优良传统、保持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树立新观念,确定新思路,拿出新办法,打开新局面,与时俱进地推动基层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向着新的目标迈进。抓住一个根本,牢固确立“三个代表”在基层建设中的指导地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也是我军建设的行动指南。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灵魂和核心,是…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宜昌县龙泉镇人武部在镇党委、镇政府和上级军事机关领导下,“两板斧”“砍”出了好模样:全镇民兵基层建设得到加强,1999年,被宜昌市政府、军分区评为“民兵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第一“板斧”:加强领导,加大投入。镇里每年都要召开2-3次民兵连长、指导员会议,每半年召开一次“议军”会议,研究布置民兵预备役工作。镇里明文规定武装部长不兼职,专抓武装工作,专武干部要钻研本职工作,民兵连长兼职要适度,使得专武干部和民兵干部有充分的时间来搞好基层建设。搞基层建设需要投入,镇里给予大力支持。今年,镇党  相似文献   

18.
驻玉溪预备役三团二营自组建以来,认真贯彻落实江主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部队《基层建设纲要》为依据,紧紧围绕提高预备役部队“两个能力”,扎扎实实打基础,反反复复抓落实,促进了全营思想政治建设、战备训练、教育管理整体协调发展,各项工作跨入全师的先进行列,先后被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成都军区和云南省军区评为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9.
刘良稳  朱家法 《国防》2013,(6):47-47
质量建军是时代潮流,基层建设是部队建设的基础。提高预备役部队建设质量,关键在于提高其基层建设质量。目前,由于种种原因,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质量水平普遍不高,难以适应担负以支援保障作战为核心的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预备役部队基层质量建设。其中,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是提高预备役部队基层建设质量的关键,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重新修订颁发的《军队基层建设纲要》认真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广泛吸收了部队抓基层建设的新鲜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基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基层建设的基本准则和依据。新《纲要》颁发后,旅团主官如何按照新《纲要》指导基层建设,笔者感到,首先要牢牢树立“第一责任人”的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