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李永  田春磊 《国防》2014,(12):F0002-F0002
11月20~22日,第五届香山论坛在北京军事科学院成功举办。香山论坛创办于2006年,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学术交流平台,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成功举办四次。从本届开始,论坛由二轨升级为一轨半高端亚洲安全和防务论坛,并改为每年举办一次。  相似文献   

2.
《国防》2016,(11):6-9
金秋十月,第七届香山论坛在北京军事科学院举行.来自65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400余名代表出席本届论坛,共同探讨国际安全合作问题.本届论坛恰逢香山论坛举办十周年,十年光阴,香山论坛从两年一次发展为一年一次,从"二轨平台"升级为"一轨半平台",完成了由国际防务智库间学术交流向"官方+智库"高层论坛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国防》2015,(1):4
编者按:香山论坛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论坛,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第五届香山论坛围绕"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探讨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本刊根据论坛秘书组提供的速记资料,摘录了主题发言者的重要  相似文献   

4.
《国防》2015,(2):4
编者按:香山论坛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论坛,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第五届香山论坛围绕"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探讨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本刊根据论坛秘书组提供的速记资料,摘录了主题发言者的重要  相似文献   

5.
《国防》2015,(4)
香山论坛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论坛,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第五届香山论坛围绕"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探讨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本刊根据论坛秘书组提供的速记资料,摘录了主题发言者的重要观点,分五个专题分别予以介绍.本期介绍的是最后一个专题:第五届香山论坛互动观点摘要.  相似文献   

6.
常万全 《国防》2014,(12):4-6
香山论坛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论坛,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第五届香山论坛邀请到47个国家的国防部或武装部队代表团、4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和中外专家学者300余人参会。论坛围绕“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探讨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本刊根据论坛秘书组提供的速记资料,摘录了主题发言者的重要观点,从本期开始分四个专题分别予以介绍,以飨读者(文中标题为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7.
邵龙飞  何荷 《国防》2016,(11):1-4
2016年10月10~12日,由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香山论坛在北京军事科学院举行. 10月10日,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在北京香山颐和宾馆举行晚宴,热烈欢迎出席第七届香山论坛的中外来宾.59个国家的官方代表团、6个国际组织代表团,以及中外知名政要、专家学者400余人参加晚宴.  相似文献   

8.
香山论坛是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国际性安全与防务论坛,旨在通过相关国家防务机构、智库专家学者的对话交流,增进了解、凝聚共识、加强互信,推动亚太安全与防务合作,维护地区安全稳定,促进和平发展。第五届香山论坛邀请到47个国家的国防部或武装部队代表团、4个国际组织的代表和中外专家学者300余人参会。论坛围绕“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探讨了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本刊根据论坛秘书组提供的速记资料,摘录了主题发言者的重要观点,从本期开始分四个专题分别予以介绍,以飨读者(文中标题为本刊所加)。  相似文献   

9.
<正>2014年11月20日至22日,中国军事科学学会举办的第五届香山论坛在北京香山颐和宾馆举行。国家副主席李源潮20日在北京会见了前来参加香山论坛的外国防务部门和军队领导人。李源潮说,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是维护地区与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现在全世界都在关注亚洲的发展,亚洲的发展需要安全保障。中国愿同各国一道,以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精神,加强安全合作,合力应对挑战,构筑共同安全,实现共同发展。来自47个国家的国防部或武装部队代表团,4个国际组织代表和中外专家学者约300人参加本届论坛,在"合作与共  相似文献   

10.
《国防》2010,(12):F0002-F0002
2010年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军事科学院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坛的主题为“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论”。此次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598篇,来自国家机关、各省市代表。军队总部机关、部队有关单位领导、专家学者共115人出席了论坛。军事科学院刘成军院长、全国人大财经委赵可铭副主任分别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0月16日至18日,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和中国国际战略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六届香山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范长龙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范长龙指出,香山论坛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安全和防务对话平台,高举和平与合作的旗帜,倡导安全新理念,坚持平等、开放、包容、互鉴的原则,在交流思想、增进理解、扩大共识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承发扬这些成果,放眼长远,畅所欲言,求同化异,推动落实,为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贡献智慧和力量。他强调,当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中国将始终  相似文献   

12.
2010年10月28日,国家发改委和军事科学院在北京共同举办了第二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论坛的主题为"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论"。此次论坛共收到学术论文598篇,论坛紧紧围绕军民融合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3.
邹治泰 《国防》2012,(8):4-5
近日,由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和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动员办公室联合组织的第三届军民融合式发展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蒋正华出席论坛并讲话,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赵可铭参加论坛.论坛由军事科学院政治委员孙思敬主持,军事科学院院长刘成军、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邵宁先后致辞,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任海泉宣读军民融合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和组织领导机构人员名单,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徐莉莉作总结讲话.  相似文献   

14.
2010年3月28日至4月1日,由军事科学院举办的“中国与东盟(10+1)防务与安全对话”在北京召开。来自东盟各国和中国军队、地方防务机构的36名学者,就国际战略格局、亚太地区安全形势、东亚区域安全结构、地区安全机制的现状和发展、中国与东盟的海上安全合作、中国与东盟在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中国和东盟各国的国防政策等问题展开了对话。本文介绍了这次会议的基本情况,并对与会学者提出的主要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2004年8月上旬,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第30届年会在摩洛哥举行,中国应邀组团参加了此次年会。代表团以中国军事历史学会名义组成,团长为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和战略研究部副部长齐德学,团员有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五室主任贺新城、南京政治学院历史系主任宗成康及该系教员白纯。  相似文献   

16.
1月29日,为庆祝首届中国国防工业标准化论坛的圆满成功,答谢社会各界对论坛的指导、支持和参与,首届中国国防工业标准化论坛总结暨答谢晚宴在香山金源商旅酒店举行。  相似文献   

17.
《军事历史》2008,(5):F0003-F0003
2008年8月31日至9月5日,国际军事历史委员会第34届年会在意大利的里雅斯特召开,共有37个国家的278名学者与会。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军事历史分会会长齐德学少将率中国军事历史代表团出席了此次会议,代表团成员有军事科学院院务部部长李  相似文献   

18.
提起达沃斯经济论坛,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说到防务领域里也有一个影响力不相伯仲的论坛,了解的人就不那么多了,这个论坛就是全球颇具影响力的安全防务论坛——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  相似文献   

19.
赵利  罗辑 《环球军事》2012,(1):18-20
2011年12月12日,第二届“中国一东盟防务与安全对话”开幕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举行。本届会议主题是“中国与东盟:安全、互信与合作”,来自中国、东盟十国的防务官员、研究人员及东盟秘书处官员共3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20.
《现代舰船》2012,(5):5
据马来西亚中文报纸《中国报》2012年3月11日报道,泰国于2012年3月5-8日举办了"2012年曼谷防务与安全展览会"。在此次展会上,中国首次将直通甲板两栖攻击舰推向了国际市场。此外,中国还展示了"元"级潜艇的出口型艇S20潜艇,以及LY-80"猎鹰"防空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