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多机空战中目标威胁评估和目标分配的过程和算法.首先通过对影响空战态势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一种新的综合目标空战态势和空战能力的威胁评估和目标分配算法,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关联决策理论对目标威胁程度进行分析,计算出目标综合威胁指数矩阵,然后根据目标综合威胁指数矩阵进行多机多目标分配和攻击排序,最后,通过具体算例验证该算法.  相似文献   

2.
针对空战目标威胁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支持向量回归的评估方法。首先对空战目标威胁评估方法中常用的距离威胁模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距离威胁模型进行了改进。然后构建了基于区间数方法的威胁评估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最后建立了基于区间支持向量回归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多个空战目标的威胁评估。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无人机(UAV)任务网协同空战态势威胁评估问题,在现有基本模型基础上增加考虑气象环境对威胁评估要素的影响和无人机的自主可靠性系数两个实际因素,提出一种改进的超视距空战威胁评估模型;同时,应用串联电阻分压法、改进AHP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融合模型中各威胁指标的权重系数;进而,在考虑己方战机对敌方战机综合威胁与优势的基础上,介绍了战机协同空战目标分配的基本方案。最后,应用上述3种权重计算方法进行空战威胁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空战威胁评估模型可有效改善空战决策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变化的战场态势,研究了多无人机协同空战中的目标威胁评估算法和目标分配算法.利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对目标威胁矩阵进行确定,从而针对不同的空战态势进行威胁评估,以提高威胁评估的性能.利用所得到的威胁评估结果,采用基于态势的目标分配方法实现目标分配.所研究的目标分配算法不仅考虑敌机对我方威胁,同时还考虑了敌机的作战意图,使得我方能够实时准确的对敌做出目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算法能够完成多机空战中的目标威胁评估和目标分配,所研究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变化的战场态势,研究了多无人机协同空战中的目标威胁评估算法和目标分配算法.利用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对目标威胁矩阵进行确定,从而针对不同的空战态势进行威胁评估,以提高威胁评估的性能.利用所得到的威胁评估结果,采用基于态势的目标分配方法实现目标分配.所研究的目标分配算法不仅考虑敌机对我方威胁,同时还考虑了敌机的作战意图,使得我方能够实时准确地对敌做出目标分配.仿真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算法能够完成多机空战中的目标威胁评估和目标分配,所研究的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条件下战场威胁的复杂性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坦克火力动用自动化系统既十分必要,又将成为可能.目标威胁评估模块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通过建立"目标类型、相对距离、相对速度、打击角度和攻击状态"的指标体系,动用模糊多属性决策理论和方法,建立目标威胁评估模型,对于未来坦克火力动用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机多目标协同空战模式下,针对动态空战态势信息的实时威胁评估和攻击任务调度问题,首先提出了空战威胁评估指标,将各评价指标相对优属度作为决策矩阵,建立基于多属性决策的优势评估模型。基于熵权法确定目标属性客观权重,基于群组AHP法确定目标属性主观权重,目标属性主客观权重进行融合得到组合权重。然后建立能够全面反映多因素对最终评估影响的变权TOPSIS多属性决策模糊威胁评估模型,并阐述了变权TOPSIS方法的计算步骤。利用蚁群算法进行任务调度。最后给出实例,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IAHP和熵权相结合的TOPSIS法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空战目标威胁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改进TOPSIS法的评估方法.该方法综合考虑了主观和客观因素,将运用区间层次分析法(Interval-based AHP,IAHP)求解出的威胁评估指标主观权重与运用熵权法求解出的威胁评估指标客观权重相融合得到组合权重.建立了改进的TOPSIS法评估空战目标威胁的数学模型.最后给出了评估实例,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空战目标威胁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区间数理论的评估方法。在分析了现有的目标威胁评估方法中距离威胁模型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距离威胁模型。给出了区间数特征向量法求解威胁指标权重的计算步骤,建立了基于区间数理论的空战目标威胁评估的数学模型。最后给出了仿真算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合理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距离指标是进行超视距空战目标威胁评估的重要指标,但当前多数的距离指标模型都过于简单。针对这种不足,在仿真分析当前典型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空战的实际情况,首先定性分析了目标位置等因素对于威胁度的影响;然后根据探测距离、导弹射程等参数,将敌我距离分成不同阶段,区分敌我性能强弱的不同情况,分阶段建立了一种新的距离指标模型。最后,针对不同的战场态势,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对于提升空战威胁评估的准确性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基于空战指标间复杂的影响关系,引入概率影响图,并结合指标间重要程度的比较对飞机空战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利用空战信息流图,依据作战结果计算能力指标值与发生概率,构建空战模型的概率影响图;定性分析能力指标间的影响关系,定量计算综合影响权重;综合考虑比较权和影响权,计算空战能力值。结果证明,影响关系在空战能力评估中占有很大比重。  相似文献   

12.
为适应防空作战新的作战任务,从空防对抗作战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人类思维的模糊性出发,对防空作战部署方案评估的目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防空作战部署方案评估指标体系.针对评估指标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属性值为区间数的多属性决策(MADM)评估方法,并详细阐述了区间数比较的可能度公式、区间数排序和综合评估过程,最后通过一个实例对防空作战部署方案评估的具体过程进行了论证.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空战时的决策问题,并对人工智能技术用于空战中机动目标的战术机动决策模拟做了尝试,讨论了计算机控制机动目标的战术机动决策逻辑的设计方法,同时也进行了数字仿真。  相似文献   

14.
空袭和防空是对立存在的。针对现有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的不足,指出了研究攻防对抗条件下评估防空武器系统作战效能的必要性。通过对防空武器系统与空袭敌机攻防对抗过程的分析,建立了攻防对抗条件下防空武器系统的效能评估模型,借助计算机仿真证明了该模型符合实际作战情况,具有较高的置信度,是对传统防空武器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的一种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15.
在协同空战中,快速正确的空战决策是己方战机少受敌方伤害并取得战争胜利的前提。目标与火力资源分配是决策过程的重要部分。多机空战与单机空战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不同之处是面临多个敌方目标,根据我方资源最优分配作战对象和火力,基于遗传算法实现了两种算法的有人无人目标与火力资源分配。仿真结果表明,带有毁伤概率门限的算法既节省火力资源又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多个防空火力单元的作战过程,将战术BM/C3的控制协调决策抽象为决策策略。建立了多个火力单元协同作战的排队网络模型,并运用SPN理论对排队网络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强有力的描述,有效地体现了防空作战过程中的威胁评估、目标分配等战术决策过程。这将为建立大型复杂排队网络,模拟仿真战役层面防空作战过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来袭空中目标的威胁进行评估与排序是舰艇对空火力分配的重要一环。根据来袭空中目标的特点,在确定目标指标后进行相应量化,针对来袭目标各指标间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使用核主成分分析法对目标信息进行特征提取,随后依据核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对威胁目标进行评估与排序。通过仿真算例验证,所得结果较为准确、客观,有效地克服传统方法中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并且在对指标数据提取的过程中降低了相关信息维数,降低了计算复杂度,为舰艇防空作战威胁评估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无人机作战系统进行效能评估有利于了解无人机的能力和不足,为无人机的后继研发提供有效依据。针对作战系统指标的相对性、模糊性与不确定性,通过层次分析法建立无人机作战系统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云模型实现作战系统指标的定性属性与定量属性的相互结合与转换,结合专家打分法给出作战系统指标的定性权重和评价,并利用正态云拟合算法得出无人机作战系统的综合效能。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排列法的目标威胁评估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标威胁评估是一个推理、决策的行为,结合现代防空作战的特点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工作过程,分析了影响目标威胁评估的几个重要因素,应用多属性决策中的一种改进排列法建立了数学模型,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提高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性能的途径,将多子群粒子群优化理论用于求解协同空战攻击决策,利用生命周期粒子群模型( LCPSO),提出了一种生命周期离散粒子群( LCDPSO)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基于典型空战想定背景,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通过统计实验的方法,分析比较了LCDPSO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与多种智能决策算法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快速性,研究结果证明LCDPSO协同空战攻击决策算法优良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