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进行军事改革的不乏其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的成功,使孱弱的赵国在一个时期内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秦的军事强国,更为后世创建了一个崭新的兵种——骑兵。本文拟就这次改革成功的原因作些粗浅探讨。赵武灵王,名雍,在位期间(公元前325—前299年)正处在各诸侯国间兼并和反兼并更加频繁、激烈的时期。为了能在兼并战争中占据优势,不少诸侯国先后进行了政治、  相似文献   

2.
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先秦时期的战争方式与兵学思想亦随之演变、递嬗,二者相互作用、彼此激荡。原始社会末期战争出现,兵学萌芽,早期防御观念产生;夏商时期随着国家与王权的出现,战争成为国家的重要职能,兵学思想亦随之形成,重视情报,强调战场纪律等在卜辞中已有反映;随着西周礼乐文明的兴盛,周礼笼罩着整个战争的过程,以"古司马兵法"为载体的军法和兵法是兵学发展的特色;春秋争霸时期,普遍兵役制出现,步兵崛起等一系列变革,与以尚诈、逐利、崇力为特征的《孙子兵法》的出现相同步;以争夺土地和人口为特征的战国兼并战争兴起,兵器愈加精良、郡县征兵制施行、四大兵种协同作战等是其战争形式的表现,政治伦理思想为本、兵书思想地域特征明显、兵书与诸子学术的融合均是战国兵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国防箴言     
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制则国治。富治者,民不发轫,甲不出暴,而威治天下。——语出《尉缭子》《尉缭子》是我国古代"武经七书"之一.战国中后期,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益频繁,各国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在5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各诸侯国间兼并称雄,战乱频仍。仅春秋290多年间,各国之间的战争就有380多次。在战争的漩涡中,大国胜败无常,小国安危不定,邦无定交,土无定主。各诸侯国的命运完全取决于能否坚持改革,富国强兵。  相似文献   

5.
在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双方对心理控制权的争夺,其实质是对心理战在战略全局的系统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心理战的层次明显趋同,多种心理战手段互补并用,制信息权的争夺成为心理战的新焦点,信息欺诈成为心理战实施者两难的选择,“理想战争”正在向“现实战争”融合。  相似文献   

6.
宋杰 《军事历史研究》2002,68(2):108-117
战国中叶的韩、魏地处中原要枢 ,控制着几条主要交通干线 ,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 ;其实力又相对较弱 ,因而成为齐、楚、秦等强国拉拢和竞取的重点目标。列强为了掌握韩、魏 ,采取了各种军事、外交手段。秦国由于施行了有效的政治措施、以及选择了正确的主攻对象和用兵策略 ,最终在与齐、楚争夺韩、魏的斗争中获得成功 ,为以后的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子贡(公元前520——?)姓端木,名赐,春秋末期卫国人。在孔子高足弟子中,他以卓越的外交才能活动于各诸侯国,尤其是在军事外交方面留下令人称慕的业绩,他是那个时代不可多得的军事外交家。 春秋末期,是我国历史上剧烈变革时期。现存时制度、规范、教条受到了发展的社会生活的广泛冲击和全面挑战,大国兼并,列强图霸,政治、军事和经济斗争呈现出多彩的局面。各侯国为了夺取军事优势。都采取了武力威摄和外交均衡的双重战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着摄相鲁国,在“夹谷之会”①中挫败齐国武力劫持鲁  相似文献   

8.
今年2月,俄军举行了大规模军事演习,其战略火箭军、导弹核潜艇部队及战略轰炸机部队分别向远东的堪察加半岛靶场发射了“白杨”—M洲际弹道导弹、海基弹道导弹和空基巡航导弹,准确击中同一靶标。俄“三基”导弹同时打击一个目标,这在俄建军以来还是头一次。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显示俄罗斯21世纪重振大国雄风的决心,更主要的是为了显示俄军打赢未来战争的实力。 通过分析军事技术对战争的影响,俄军事理论界把迄今为止的战争划分为5代。第一代战争是步兵与骑兵使用冷兵器实施的战术规模的步兵战和骑兵战,主要目的是消灭对方;第二代战争是使用黑色火药与滑膛枪炮实施的战术规模的战争,主要目的是消灭对方,夺取对方的贵重物品与土地;第三代战争是使用线膛轻武器与  相似文献   

9.
二十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从经济角度上看,不是为争夺资源而发动战争,就是因争夺资源而引起战争。当前大国之间,主要是美苏两国之间对世界范围战略资源的争夺,与历史具有同样性质。由此可见,战略资源既是战争的物资基础,又是引起战争的导火索。一、争夺战略资源的原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就重新开始了战略资源的争  相似文献   

10.
姚健  王翼  潘绪海 《国防》2003,(1):56-57
未来作战中,敌为达成其削弱我战争潜力,震慑民心士气,隔断我交通,迟滞战役军团快速机动和战略物资输送的战略企图,必将对我战略纵深地区的重要目标实施大规模“点穴”式打击。因此,做好战略纵深地区重要目标防护的准备工作,战时将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频繁.间谍活动在这些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成就了一些知名的"间谍",还造就了部分善于用"谍",敢于用"谍"的军事将领.这一时期还诞生了中国古代早期的"间谍"理论,并对此后2000多年的间谍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王延忠 《环球军事》2011,(3):114-115
二战结束之后,德国、日本和意大利三个轴心国的战犯均在国际法庭上获得了应有惩罚,但是这张法网远没有做到“疏而不漏”。在战争胜利后美国中央情报局曾出于争夺纳粹德国尖端科技人才的目的,将大批在战争中犯有罪行的纳粹战犯送往美国,为美国的军事和科技实力的增长贡献力量。而美国相关执法部门在明知这些人有罪的情况下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将他们放人美国。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在争霸、兼并战争中谋得胜利,不断扩充兵员,壮大军队,而军需勤务正是在这局势动荡、战争频繁的环境下得到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军需职官体制初步形成,军需供给制度逐步健全,军需筹供方式不断拓展;与此同时,军需仓储倍受重视,军需装备逐渐完善,在军需理论方面,更是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14.
历史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时间的车轮滚动到新世纪的今天,尽管曾于水深火热中挣扎求救的孱弱、腐朽的清政府已不复存在,但近代中国受尽列强凌辱、任人瓜分宰割的民族灾难却不容忘记: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丧失泱泱大国应有的地位和尊严的事实不容遗忘。清政府之所以软弱可欺,除军备松弛、外强中干之外,根本上还是缺少“誓与中华共存亡”的决战力量和决战精神,相反,内部却有一批卖国求荣、崇洋媚外的“主和派”势力占据上风、左右政局、以屈求和,致使外国列强肆意践踏中华土地却还“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15.
七雄并峙开新宇适龄男女皆服役春秋末年,随着诸侯兼并愈演愈烈,众多诸侯国仅剩下秦、楚、齐、燕、赵、魏、韩七个大国了,历史上把这七雄并峙时期称为战国时期。战国,是我国历史的新时期,腐朽没落的奴隶制退出了历史舞台,新兴的封建社会制度确立起来。在  相似文献   

16.
春秋后期,晋国政治日益腐败,最后分裂为韩、赵、魏三个诸侯国。魏文侯为了创建霸业,晚年提倡耕战,任用变法革新的政治家李悝为相,任用著名军事家吴起为将。有一次,魏文侯问吴起说:当今秦国威胁我的西部,楚国邻近我的南部,赵国面对我的北部,齐国窥视我的东部,  相似文献   

17.
非正规战争是21世纪美国提出的一种战争模式,“是一种国家与非国家参与者之间为了争夺合法性和对相关民众的影响而进行的暴力斗争。”从奥马巴政府正在推行的军事改革来看,非正规战争理论已经对美国现行国防政策和建军方针产生了重要影响。但是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反对以非正规作战为核心的呼声依然十分强烈,围绕美军战略重心的“非”“常”之争仍将继续。  相似文献   

18.
朝鲜战争是一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爆发的、以特殊形式结束的现代局部战争。毛泽东针对战争的特殊情况和特殊背景,在战争中实施了正确的战略指导。其战略指导的伟大成就,充分体现了局部战争中人民战争战略指导理论的本质特征,其精神实质,在战争已结束 40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未雨绸缪,高度重视战略预置   孙子曰:“先胜而后求战”。做好战略预置,创造先胜的条件是取得有利战略态势的重要环节,高明的战略指导者对此都是高度重视的。朝鲜战争中,毛泽东在这方面显示了其战略家的远见卓识和高超指导艺术。  …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军事技术革命的兴起昭告世人:21世纪的战场,将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战场,一种全新的战争形态——“数字战”正悄然来临。所谓“数字战”,就是指在数字化的战场环境中,敌对双方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武器与其他武器系统的综合运用,争夺信息优势并形成战术、战略的优势,以达到一定战争目的的战争形态。有的专家已经把20世纪末北约空袭南联盟的战争称为未来“数字战”的雏形。而“数字战”的出现,又离不开以下4个支柱:  相似文献   

20.
儒家学说在战国时期,与墨家学说同被称为显学。但是学者们对其军事思想的论析,却所见甚微。我们认为,与其政治、伦理、教育、哲学诸思想相比较,战国儒家的军事思想的确显得单薄和零碎。然而,它却毕竟是存在着的。 有两个因素规定着儒家对军事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提出自己的军事思想。第一、作为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发扬者,对于战争问题,他们不能不有自己的基本看法。战争作为历史现象,起源于军事民主制时期。由于它是达到政治目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故一直为人们所重视,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戏”,就是这层含义。因此,先秦众多典籍中,不可避免地有战争过程的记载;战争性质的分析,战争后果的总结等众多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