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4年6月,150万人的盟军在法国的诺曼底登陆,成功地开辟了欧州第二战场。3个月之内,盟军强大的钢铁洪流几乎无坚不摧,所向披靡,快速向德国本土推进。盟军高层包括总司令艾森豪威尔在内,都乐观地估计,战争将在1944年圣诞节前结束。目前西线盟军所要完成的任务大概只剩下赶在东线苏联红军前面进入柏林了。由于盟军对形势的错误估计,造成后来的阿纳姆战役的惨败,再加上当时比利时多雨的秋季,把指望回家过圣诞节的盟军拖入了泥泞。而此时,希特勒这个曾经亲手制定并指挥了许多次取得巨大军事胜利的重大战役的战争狂人又要准备利用对手的错误再一次创造奇迹,制定了一个妄想挽救第三帝国失败命运的计划,即“狮鹫计划”。环球军事  相似文献   

2.
李浩 《环球军事》2004,(24):40-42
从没有一次作战像"彩虹"行动那样令希特勒暴跳如雷。德国的袖珍战列舰和巡洋舰居然被盟军的轻型舰艇打败,可谓丢尽脸面。纳粹元首从此失去了对水面舰艇的最后一点信心,一度命令将大型水面舰艇全部解体,把拆卸下的重炮交给陆军。为了平息希特勒的愤怒,老资格的海军总司令埃里希·雷德尔也不得不引咎辞职。  相似文献   

3.
杨孝文 《环球军事》2010,(16):38-39
二战期间,德国纳粹本可以在应对诺曼底登陆作战时对盟军使用化学武器,就此展开一场惨烈的毒气战.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种做法。他们的放弃让成千上万的盟军士兵捡回了性命。一直以来,以凶残著称的希特勒为何在此时选择“仁慈”成为一个不解之谜。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希特勒在一战中被英军毒气所伤的经历有关,似乎不愿他人也“复制”自己的中毒遭遇。  相似文献   

4.
1943年7月10日,盟军继北非战役大获全胜后,又在欧洲发起西西里岛登陆战役。意大利法西斯政权土崩瓦解。由巴多格里奥将军领导的新政府退出轴心国阵营,9月8日,与盟军在阿尔及尔达成了停战协议。尽管意大利新政府对协议秘而不宣,诡称将继续与德国人并肩作战,但狡猾的希特勒还是嗅到了风声,开始加紧制定全面解除意军武装的计划。随着墨索里尼的垮台,很多东南欧原来由意军占领的地区出现了权力真空。这一点引起了盟军和德军的共同关注。为了抢占“墨索里尼遗产”——位于爱琴海上具有战略意义的多德卡尼斯群岛,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  相似文献   

5.
李姗 《当代海军》2006,(5):62-65
1944年6月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将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若是登陆失败,盟军的损失无疑可使希特勒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需担心他的西部疆域;而若登陆成功,那末,第三帝国的末日就指日可待了。这是两种结局,左右这两种结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最紧要的是保证盟军着手准备和储备所能搞到的最精良的无线电对抗设备,让希特勒变成“瞎子”、“聋子”……  相似文献   

6.
神秘劳工1943年下半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已接近尾声。面对盟军日益强大的军事打击,穷途末路的希特勒准备作最后一搏,计划在10个月内向伦敦发射5万枚最得意的新式“撒手锏”V-1火箭,毁灭这座城市,以期打垮英国人的抵抗意志。发射的准备工作是在绝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修建发射场的劳工多是党卫队从荷兰和波兰抓来的。至当年的8月份,100多座发射场已临近完工。伦敦所受到的毁灭性打击威胁日益临近,而此时所有的英国人对这种新式武器还毫不知情。就在这个时候,在鲁昂的一家咖啡馆里,自由法国中央情报行动局情报员弗兰茨向其上级霍兰德报告说,他从两个建筑承包商那里获悉,德国人正在搞一种异乎寻常的工程,它需要的水泥比普通工程要多得多。凭着职业的敏感性,霍兰德断定这个工程将对盟军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反法西斯游击队是1943年~1945年抗击德国占领军与本国法西斯势力的抵抗组织,其在二战中驱逐法西斯势力、配合盟军作战的历史功绩被长期忽视.他们共牵制、逼降了至少9个德国师,协同盟军解放了几乎全部意大利主要城市.游击队的出色表现,特别是发达情报网的构建和运行与英国特别行动处、美国战略情报局(亦译“战略勤务局”,英文缩写OSS)等盟国情报机构的协助密不可分.其中,成立于1942年6月的中央情报局前身OSS通过在游击队中发展谍员、空投装备和给养、提供情报、派驻教官等多种方式支持游击队行动;同时,游击队也通过情报工作和进攻、围困敌人给予盟军有力配合.游击队和OSS卓有成效的协同行动,为解放意大利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1943年7月10日,盟军在意大利西西里岛南部和东南部,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为使这次战役达成预期目的,盟军采取了战略欺骗措施。如将一具带有假作战文件的“马丁少校”的尸体,空投到西班牙沿海,利用西班牙表面中立、实际与德国秘密勾结的关系,故意使希特勒得到这些文件,使其误认为美、英  相似文献   

9.
拯救巴黎     
希特勒下令,盟军得到的巴黎只能是一堆冒烟的废墟,但巴黎城防司令冯·舒尔第茨将军另有考虑。  相似文献   

10.
故事的由来还得从墨索里尼说起。 1943年,盟军在西西里岛胜利登陆,促使面临本土作战的意大利内部发生了叛乱。独裁统治者、希特勒的盟友墨索里尼被软禁。9 月3日,意大利投降并与盟国签订了停战协定。希特勒闻讯后,亲自派出特别行动队奇迹般地救出了墨索里尼。这一成功大大地激发了希特勒的想像力。为了挽回自己在战场上日益显现的颓势,异想天开的希特勒竟然图谋刺杀反法西斯联盟领袖丘吉尔。由此, 引发了英国北诺福克海边一个小村子里的刺  相似文献   

11.
林国利 《环球军事》2009,(21):22-23
他曾是一个有着25年表演生涯的职业演员;由于他的相貌与蒙哥马利元帅特别相似,情报部门选择他作为蒙哥马利的替身;经过专门训练,他很快熟悉了蒙哥马利的生活习惯、言谈举止,甚至连蒙哥马利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常年同蒙哥马利元帅打交道的官员们都无法辨别其真假;在执行任务中,他—言一行,镇静沉着,欺骗了希特勒最有才能的两名间谍,使希特勒坚信蒙哥马利不在前线,造成纳粹德国高层放松警惕,对盟军达成战役突然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梁军  冯晨 《当代海军》1999,(5):57-58
著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构想完全是三十六计中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表面上看盟军是准备在加莱地区登陆,实则出奇不意地在德军防线薄弱的诺曼底登陆。那么,一向狐疑善察的德军统帅希特勒为何就没识破盟军设下的这一骗局?这恐怕要归功于至今  相似文献   

13.
杭东 《军事史林》2008,(12):47-49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占了纳粹德国的最后堡垒柏林,结束了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仗。希特勒也在这一天从历史上消失了。  相似文献   

14.
于洋 《环球军事》2012,(10):44-45
情报搜集,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而情报机构的重组改革,更是世界性的焦点话题。今年4月20日则成为了美国情报界重组改革的一个重要日子。当天,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批准了五角大楼的情报机构重组计划,同意组建一个新的情报机构——国防秘密行动局。不谙内情的人肯定会问:美国为何要成立这样一个新机构?它的工作方式和未来表现又将如何呢?  相似文献   

15.
在人们印象中,与美国中情局、俄罗斯格鲁乌和英国军情六处相比,法国情报机构似乎要逊色一些。然而,法国的国家安全体系就是以隶属于国防部的军事情报机构为中坚建立起来的,既不同于苏联和东欧国家,又有别于英、美等国,在西方世界独树一帜。目前,法国的军政首脑正在加大对本国情报机构的改造和建设力度,以求适应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和应对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威胁。  相似文献   

16.
1944年2月12日,英美联合参谋长会议在给欧洲盟军最高统帅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将军发布的一项指示里说:“你即将进入欧洲大陆,并且要同其他盟国一起,担当直捣德国心脏的作战任务,并摧毁其军事力量。”随之而来的,有普通爱国者们的英勇行动,聪明机智的人们静悄悄的侦探和猎取德军机密等等,无一不和即将来临的大反攻密切相关。在德国占领下的法国,分散在各地的抵抗战士们已联合起来,组织成一支打击纳粹德国的军队,随时准备从内部袭击敌人。1944年6月6日,盟军进攻欧陆的开始日到来,在仅仅几个小时内,希特勒大吹大擂的西线的壁垒以及它严密的防线被打开了一个大缺口,盟军迅猛地向德国挺进。本文记述的故事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在盟军掌握海洋和天空的年代里,“利奥波德维尔”号事件是一个悲剧,也是一起人为引发的灾难。疏忽大意加上麻木不仁,种种偶然因素结合在一起,总共导致数百名盟军官兵罹难,而这本来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944年圣诞节前后,希特勒在阿登森林发动的反攻正处于成败的关键时刻。当时哈索·冯·曼陀菲尔的第5装甲集团军和塞普·迪特里希的第6党卫装甲集团军倾尽全力向马斯河前进,而盟军方面除两个空  相似文献   

18.
1944年2月4日凌晨,一架威灵顿轰炸机从巴比迪亚的埃及机场秘密起飞,机上坐着英军少校帕特里克·利弗默、上尉斯坦利·莫斯以及两名希腊特工乔基·提拉克斯和曼诺利·沛特拉克斯。这个秘密小组将要执行一项极其大胆的任务:绑架爱琴海克里特岛的德国司令官弗里德奇·威廉·缪勒少将。英国特工之所以策划这次绑架,一是为了打击驻克里特岛纳粹国防军的嚣张气焰,二是为了转移希特勒的视线,为盟军下步收复法国作准备。  相似文献   

19.
提起希特勒的“巴黎大炮”(又称“炸巴黎”),知道的人可能不少。然而,对希特勒曾下令制造比“巴黎大炮”更大的“多拉”巨炮,就鲜为人知了。希特勒上台后,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企图称霸世界。他最早想的是进攻法国。但法国早从1928年开始,在法德边界筑起了世界闻名的马其诺防线,全长390公里。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达3.5米厚,装甲炮塔厚度达300毫米,可抗两发直接命中的420毫米迫击炮弹。因此,马其诺防线就成了希特勒德国攻击的第一个目标,于是他命令重新制造比“炸巴黎”更大的超级武器——“多拉”巨炮。希特勒为什么想首先干掉法国,这得从…  相似文献   

20.
据英国《泰晤士报》近日报道称,在10月6日两位法国记者出版的一本新书中,披露了一件耸人听闻的事:美国情报机构竟一直在对法国总统希拉克与其下属之间的电话进行窃听!此消息一经披露,世界无不哗然。人们一方面鄙视美国,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竟然做出这种上不了台面的事;另一方面也很纳闷:法国--堂堂的大国总统怎么连窃听也防不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