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鄂豫陕边的游击战争姜为民鄂豫陕边区的游击战争,是中国工农红军第25军撤离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后,留下的武装部队开展的游击战争。(一)鄂豫陕边区的游击战争大体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35年7月至9月,主要是红二十五军撤离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后,留下...  相似文献   

2.
在祖国版图的腹部,有一块北靠秦岭,南倚大巴山的地方,这便是陕南重镇安康。当年刘伯承、贺龙、李先念、王震曾先后转战这里,是川陕鄂革命根据地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战斗在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红七十四师,是由撤离根据地长征北上的红二十五军留下的部队和当地游击武装组建的。在中共鄂豫陕特委郑位三、陈先瑞等人的领导下,独立坚持了近两年的游击战争。直到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副主席才派李涛等人与其联系上。这段历史至今鲜为人知。对此,笔者曾访问过陈先瑞和杜瑜华等人。现综述如下。 1935年,红二十五军、红一方面军长征相继到达陕北。中共中央从红二十五军领导人  相似文献   

4.
徐海东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 ,坚持从中国革命和革命战争的实际出发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多次打破了敌军的大规模“清剿”、“围剿”等 ,体现出了他机智灵活、多谋善断、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和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一“诱敌深入” ,“先疲后打” ,是徐海东军事指挥艺术的显著特点。1935年4月20日 ,蒋介石对鄂豫陕苏区的第一次大规模“围剿”失败后 ,又调集30多个团的兵力 ,对鄂豫陕苏区进行第二次大规模的“围剿” ,企图彻底消灭红25军和摧毁鄂豫陕苏区。面对敌军的大举进攻 ,徐海东根据程子华所介绍的…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17日 ,是我们党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忠诚战士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徐海东同志诞辰100周年。徐海东同志 ,出生于湖北省黄陂县徐家桥村 (今属大悟县 )一个贫苦的六代窑工家庭 ,曾当过11年窑工。1925年 ,他怀着救国救民的坚定志向投身革命 ,并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后参加了北伐战争、黄麻起义和创建鄂豫皖、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伟大斗争。曾历任农民自卫军队长 ,黄陂县委军事部部长、县赤卫军大队长 ,鄂东暴动委员会西南总指挥 ,中国工农红军团长、师长 ,红25军副军长、军长、代理政治委员 ,红…  相似文献   

6.
地处陕鄂交界的平利县,是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生活过的地方。早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党管武装优良传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为国防事业献身的人们。如今,党管武装“接力棒”又传到该县县委书记、武委会第一主任卢杰火的手里。他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倾心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今年“八一”前夕,被兰州军区表彰为“西北五省(区)‘十好’武委会主任”。  相似文献   

7.
曾中生是中央军委确定的36位军事家之一。他长期扎根革命战争一线,在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担任重要职务,擅长使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打击敌人。他撰写了多部指导性和操作性强的军事著作,成为红军军事思想宝库中的瑰宝。其军事思想主要有:强调发挥"群众战争"的威力,内外线结合的战略战术,将游击战作为克敌制胜的法宝,"飘忽自主"的作战原则。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封建迷信活动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地处川、陕、鄂交界的竹山县大庙乡半年之内就发生非法传教、神会、卜卦、算命、看阴阳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40余起,参与者达千余人。该乡的鲍家河村为拜一道士为师。竟不顾抢种抢收的大忙季节,杀猪宰羊,设酒宴32桌,摆道场数天,把全村搞得乌烟瘴气,还严重影响了生产。为阻止这些封建迷信的蔓延,该乡人武部立即召开全村民兵连长、指导员会  相似文献   

9.
在民兵军事训练如火如荼的展开时节,第七届豫陕鄂三省边界民兵比武"擂台赛"在三省居民共居的湖北省郧县白浪镇白浪街隆重举行。目睹一支训练有素、威武雄壮的民兵队伍,看到比武中民兵一招一势的表演,人们无不称  相似文献   

10.
在我军革命战争时期的通信发展史上,无线电通信始终是保障指挥与协同的主要手段,同时,有线电通信也在保障指挥与协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红军时期,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高度重视和指导创建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有线电通信网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一、川陕革命根据地有线电通信网建设规模可观1932年10月,徐向前率领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经过两个多月艰苦转战,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到达陕南。12月,翻越冰雪覆盖的大巴山,迅速解放通江、南江、巴中地区,创建了著名的川陕革命根据地。根据地全盛时期,东起城口,西…  相似文献   

11.
吴武权,原是陕西省丹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文联副主席,30年来笔耕不辍,热情讴歌老区的国防建设。他先后协助该县建成了烈士陵园、中共鄂豫陕省委诞生地、红3军军部、巩德芳满门忠烈等6个国防教育基地,为烈士陵园管理所撰写了8部国防教育幻灯片、电  相似文献   

12.
段斐 《中国军转民》2023,(20):114-115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红四方面军与川陕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共同创建了川陕苏区,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党员干部和红军将士们强信念、冲在前、做表率,为川陕苏区创建与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挖掘川陕苏区干部和将士锤炼党性的历史意义和实践经验,对新时代党员干部加强自身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突破国民党第四次"围剿",从鄂豫皖入川,开创了中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总面积约4.2万平方公里,人口600多万,有县级苏维埃政权40多个,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政权。1933年11月18日,为了广泛开展土地革命,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红四方面军造币厂(又称川陕省造币厂)在通江城郊西寺成立,厂长由红色理财专家、红四方面军总经理部(即后勤部)部长、川陕省苏维埃工农银行行长郑义斋兼任,成为二战时期全国各根据地中最具规模的造币厂。对于统一根据地币制,活跃根据地金融;稳定根据地物价,  相似文献   

14.
王树增 《国防》2016,(7):67-72
四川,一个由极度丰饶和极度贫困组合为一体的奇特的内陆省份,是军阀和地主相互勾结压榨贫苦百姓最残酷的地域,因此也是中国国土上发生动乱最频繁的地区之一.1932年正是四川军阀开始大混战的年代,军阀的部队聚集富庶的成都盆地,川北贫瘠的连绵大山因此无人防守,于是抗议苛捐杂税的暴动连续发生.民众手持大刀长矛拥入县城,搜捕团总,在衙门的公堂上张贴"官逼民反"的标语,这种类似打土豪的举动一旦发生便一呼百应——这一切都是红军建立根据地的有利条件.因此,经过数次战斗,红四方面军很快就建立起包括23个县、500万人口在内的川陕革命根据地,中共川陕省委和川陕苏维埃也相继成立.  相似文献   

15.
4月10日,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执导的《血战万源》,在老革命根据地万源市动机开拍,10集电视连续剧《血战万源》,将再现红四方面军及川陕革命根据地人民反“六路围攻”的英雄业绩。  相似文献   

16.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决定在湘、鄂、赣、粤四省举行秋收暴动,7月下旬派周恩来去指导前敌方面的工作,准备于必要时在南(昌)浔(九江)起义,用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当时四省的革命形势都很好,且起义部队“打响第一枪”后即向广东潮汕开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是十年内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三大主力之一。这支部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粉碎了敌人的多次“围剿”和“会剿”,歼灭了国民党军三十六万余人,相创继建了鄂豫皖、川陕两大革命根据地。十年中,这支部队转战于鄂、豫、皖、陕、川、康、甘等省,到1933年秋发展到八万余人,占当时全军人数四分之一强,在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周恩来当时作为中共中央主管军事工作和苏区工作的领导人,从这支部队初创时期起,就  相似文献   

18.
四川旺苍县地区曾是上世纪30年代川陕苏维埃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理上,占有红四方面军西进的重要战略地位;各级军政领导机构曾集中于此,成为川陕苏维埃的首府。这里的人力、物力有力地支援了革命战争和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重要战斗和召开的著名军事会议,永远彪炳史册。旺苍县革命史上的许多特点,使其不仅在川陕苏区中别具一格,即使在中国工农红军史上也占有光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在风景秀丽的伏牛山南麓河南省西峡县的西部边陲,有个名叫西坪的重镇,这里是陕、豫、鄂三省交界处,古有“豫秦通衢,秦楚咽喉”之美称,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这方具有尚武传统的热土上,“国防故事会”开展得红红火火,人们讲故事、听故事,全镇的国防教育、文化娱乐、信息传播,故事会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东枕巴山余脉,西倚剑门臂腕,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阆中市,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是李先念、徐向前、廖承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战斗过的革命老区、当年红四方面军也在这里战斗过。战争年代,在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