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苏联在军火贸易中奉行国家和军事利益至上,出口的武器有近1/4销售给华约国家。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在武器出口对象的选择上则更加强调经济利益,通过调整对外军事贸易政策,实行全方位的武器出口战略,不断拓展武器出口市场,与更多国家进行军火贸易,使军火出口状况不断好转、贸易额逐年提高。经过几年的徘徊,俄罗斯又恢复了世界军售大国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针对装备发展与相关概念和技术方法不相适应,且不相统一的现实,从潜艇鱼雷攻击的特点和攻击使用需求出发,对潜艇鱼雷攻击的任务过程和射击控制流程等进行了研究。在阐述鱼雷武器作战使用有关术语所描述的作战使用方式及战术意义的基础上,指出武器系统必须提供的相关使用功能,及实现这些功能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3.
机动受限的舰艇防御声自导鱼雷是常见的作战态势之一,而对抗武器的选择和使用就是此时保证舰艇安全的关键。对此在分析作战态势的基础上选择火箭诱杀弹作为对抗武器,并建立其数学及仿真模型,在设定的战术背景下运用蒙特卡洛法进行仿真,对采用不同的发射数量、发射时机,以及不同的对抗武器时舰艇的生存概率进行了比较,理论验证了机动受限时舰艇选择火箭诱杀弹对抗声自导鱼雷的有效性,同时提出了其使用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战术问题,为部队实际应用武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8月18日,俄罗斯在远东举行的最大规模军事演习拉开序幕。此次演习是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首次大规模军事演习。俄海军借此机会全方位提升作战能力,恢复俄海军的大国军事地位,重整海上雄风。在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的太平洋舰队为了争夺对太平洋的控制权,曾经展开过数十年的激烈争斗。随着苏联的解体,作为继承者俄罗斯拥有的太平洋舰队实力大减,一时无法再与美国全面抗衡。但是随着俄罗斯海军的逐步调整,俄太平洋舰队欲重整旗鼓,再次向太平洋挺进。可以预见,在21世纪的太平洋洋面上,两大舰队的争夺会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5.
根据鱼雷武器的战术特点及其在潜艇作战中的重要地位 ,分析了在潜射鱼雷武器装备发展相关环节上应着重顾及、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在军火市场上沉寂几年后,逐渐走出低谷重新崛起,使得世界武器销售竞争更加激烈,军火贸易市场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1 大力发展军火贸易,做为偿还债务和恢复经济的手段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年鉴所示,俄罗斯在1992年的武器出口为13亿美元,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7%,到了1995年,仅一个季度的合同订单达到了2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法国,并且其军火贸易的发展势头没有减弱。俄罗斯军火贸易发展有很多因素。其中主要是经济因素,因为军火贸易做为特殊的商品贸易,受政治和经济两大因素的影响,在冷战时期政治因素起决定作用,冷战后的今天,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第一是俄国内的经济萧条,物价暴涨,卢布大幅度贬值,就连军人的工资也发不出来。当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七国许诺的几百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如今也没有  相似文献   

7.
对一种潜用反舰尾流自导鱼雷的功能进行模拟,此模拟对于研究目标与鱼雷的战术对抗、鱼雷弹道的运动轨迹分析、鱼雷的命中分析和武器作战的需求研究与论证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反鱼雷深弹武器是水面舰艇对抗鱼雷的一种新的反鱼雷武器,由它组成的鱼雷防御系统可以拦截潜艇发射的声自导鱼雷、线导鱼雷及尾流自导鱼雷.根据其作战使用特点,建立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辅助决策系统,分析了其基本思想,具体实现过程,并应用实例加以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
现代鱼雷是一种能在水下自行推进、自动控制深度和方向,并自动探测和跟踪目标,以水中爆炸毁伤水域目标的海战兵器。它不仅是最有效的反潜武器,也是打击大、中型水面舰艇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海上战争由美、苏两大阵营的远洋作战变为以地区为主的近海作战,重型鱼雷的主要作战目标是滨海水域的潜艇和浅水区的水面舰艇,而轻型鱼雷的作战目标则主要是潜艇。作为一种进攻性武器,鱼雷作战性能的发展走向大体上可归纳为:快、远、准、狠、深、隐和适应浅水作战。  相似文献   

10.
采用模拟法计算空投鱼雷反潜命中概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雷命中概率是鱼雷武器作战效能的重要内容,是武器装备研究和作战使用研究的必要依据.通过想定机载空投鱼雷作战使用过程,对其要素和步骤进行数学抽象,分析确定鱼雷投放参数以及对复杂声学计算进行合理简化并建立仿真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机载空投鱼雷反潜命中概率.  相似文献   

11.
舰载直升机拦截鱼雷的战术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火箭深弹拦截是水面舰艇防御鱼雷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水面舰艇对鱼雷的防御作战能力,首次提出了舰载直升机使用航空深弹拦截鱼雷的战术设想。通过对战场态势的分析,建立了直升机拦截鱼雷的战术可行性判断模型,并通过仿真计算,对两种情况下舰载直升机拦截鱼雷的战术可行性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该战术设想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戚继光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作战思想与方法.在作战指导上,强调知彼知己,打"算定战";主张灵活主动,"因敌转化";主张立足于守,攻守结合;注重"大创尽歼,杜其再至";主张集中兵力,"以众击寡".在战法上,强调各种武器长短相卫、攻守兼备,创立了"鸳鸯阵";提出了以使用火器为中心,车步骑多兵种互相配合、协同作战的新型战术.戚继光的作战思想,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冷战结束后,世界军火市场表现出新的特点。贸易总量呈减少趋势;秘密武器交易急速升温;俄罗斯军贸正走出低谷;中东地区军火储备有增无减;亚洲军贸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军贸这种新的态势,主要在于世界的不稳定因素和局部地区冲突刺激着武器市场;国家政府为获得高经济效益而直接参与其中;冷战时期的大量过剩军火重新流入市场。世界军火贸易的发展走向将随着这种新的态势出现新的调整。军火销售水平将逐步趋于稳定;设计、制造和销售进一步走向集团化;高技术武器市场占有率将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冷战期间,北约潜艇部队的关注焦点一直是苏联的战略核潜艇。这类潜艇被认为是北约海军的主要威胁。冷战结束后,许多事情发生了变化,这其中也包括鱼雷的作战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民  郑大壮 《环球军事》2012,(16):48-49
苏联于1957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那时到现在的50多年间,航天技术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共发射了航天器近6000颗,其中苏联和后来的俄罗斯以及美国占发射总数的绝大部分。在这些航天器中,军用卫星占到卫星总数的2/3,它们在军事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冷战期间,苏联以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后盾,成为唯一能与美国在太空相抗衡的超级大国。由于苏联及俄罗斯军方对其军用卫星、特别是成像侦察卫星的部署、使用及近年来的研发情况一直进行严格保密,致使外界对其了解甚少。这篇文章对人们窥斑见豹,可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对抗方法难以有效对抗尾流自导鱼雷这一问题,籍由悬浮式深弹拦截原理、在分析尾流自导鱼雷可能航向范围的基础上,建立悬浮式深弹作战使用等模型,对悬浮式深弹在水面舰艇规避尾流自导鱼雷中的作战使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仿真结果表明:使用悬浮式深弹能有效地拦截尾流自导鱼雷,从而提高水面舰艇的生存能力。研究成果为研制新型反鱼雷装备、改进现有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俄罗斯海军在两次国际防务展览会上展出的海军装备,评述俄海军的若干武器,包括导弹、电子对抗、潜艇、鱼雷和水雷。  相似文献   

18.
鱼雷纯方位攻击是潜艇因无法解算目标运动要素时,依靠方位变化对目标实施快速鱼雷攻击的一种方法。鱼雷命中概率是武器装备研究和作战使用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鱼雷武器作战效能评估的主要依据。通过分析自导鱼雷纯方位攻击的使用过程,建立了相应的数学和仿真模型,并采用大样本仿真的方法,得出不同情况下鱼雷攻击提前角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9.
鱼雷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作战效能的鱼雷武器装备系统在现代高技术战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给出了鱼雷作战效能定义,重点对比几种典型新颖的鱼雷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方法,并讨论了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最后提出了当前鱼雷武器作战效能评估的现存问题,并对其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当代海军》2003,(6):29-29,28
俄罗斯是开发水雷最早的国家之一,是早期使用水雷打击水面舰艇最频繁的国家,取得了许多辉煌的战绩,水雷作战是其重要的作战手段之一。 长时间以来,俄国人始终对水雷作战表现出一种超常的兴趣。究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从地理上看,不论是沙俄还是苏联,其边疆与许多封闭浅滩型海区相接,在这些浅滩区可以毫无困难地大量而广泛地使用水雷——进攻性或者是防御性地使用;第二,水雷原被视为一种海军弱小国家的武器,与西方海军大国相比,沙俄和苏联在很长时间内是一个海军相对弱小的国家;第三,水雷一直是一种造价低廉而易于大量生产的武器,它是工业不发达国家海军的理想武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苏俄就属于工业不发达的国家;第四,水雷是一种隐蔽而致命的武器,“四两可以拨千斤”。因此,俄国人对水雷的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