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卜永光 《现代舰船》2011,(11):28-33
2011年8月2日,日本防卫省发布了《日本防卫白皮书(2011)》(以下简称《白皮书》)。这是日本防卫大臣北泽俊美在任期间的第二份《白皮书》,也是中日"钓鱼岛事件"、"朝韩延坪岛炮击事件"等对东亚安全局势发生重要影响的事件之后,日本首次系统阐述其防卫政策,因而引起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防务     
日批准2014版《防卫白皮书》防卫政策转变 8日5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批准了2014年版《防卫白皮书》,确认日本今后防卫政策和方向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3.
9月5日,日本防卫相林芳正在内阁会议上报告了日本2008年版《防卫白皮书》并获得批准。这是日本将国防部门从“厅”升级办“省(即部)”后,所发表的第二份《防卫白皮书》。作为关于防务问题发表的正式官方文件,今年的日本《国防白皮书》针对日本周边的安保环境指出,中国连续20年以两位数增加国防预算,大幅扩充军备已造成不安,日本对此表示警戒,  相似文献   

4.
栗硕 《环球军事》2014,(16):14-15
2014年8月5日,日本内阁正式通过并公布了2014年度《防卫白皮书》(后文简称R白皮书》),这是13本自1970年发布首部《白皮书》以来的第40部。此外,2014年版《白皮书》还是安倍内阁在2013年制订最新版《防卫计划大纲》之后的首部《白皮书》,因此具有浓重的安倍色彩,在对华表述方面措辞比以往更加强硬。而且,新版《白皮书》还综合介绍了日本一年来在安全保障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可以说,新版《白皮书》是对安倍执政一年多以来日本安保政策与实践的梳理与展示。那么,在安倍内阁军国主义之路越走越远,中日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新版《白皮书》中表达了怎样的对华战略认知呢?与往年《白皮书》相比,日本政府在国家安全战略与军事力量部署等方面的表述又有哪些不同?  相似文献   

5.
●7月6日,日本2007年度《防卫白皮书》正式公布。这是日本防卫厅升防卫省后首次出炉的《防卫自皮书》,也是首位女防卫大臣小池百合子上任伊始发布的《防卫白皮书》  相似文献   

6.
2013年7月9日,日本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版《防卫白皮书》,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为何如此吸引世人眼球?新在何处?其发展历程如何?其现实居心又是什么呢?●调门越来越高●枪口转向中国●聚积进攻力量 2013年7月9日,日本内阁会议审议并通过了2013年版《防卫白皮书》。作为日本防卫省的一份年度出版物,由于它集中反映了日本官方对当前国际与地区安全环境的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7.
声音     
《环球军事》2011,(17):5-5
“日本政府新发表的2011年版《防卫白皮书》涉华内容肆意渲染‘中国威胁论’,是别有用心的。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中国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完全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的顺利进行。”——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耿雁生8月4日表示,中方坚决反对日《防卫白皮书》涉华内容渲染“中国威胁论”。  相似文献   

8.
刘俊 《国防》2010,(12):69-71
2010年9月10日,日本内阁会议正式通过了2010年度《防卫白皮书》(以下简称"新白皮书")。新白皮书由"周边安全环境"、"日本的防卫政策和防卫力量建设"、"国防建设的具体举措"等三部分构成,系统阐述了日本对国际形势的判断、现行国防政策、防卫力量建设以及军事改革等。与以往的白皮书相比,新白皮书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2004年7月6日,日本防卫厅发表了一年一度的防卫白皮书。新的防卫白皮书阐明了日本对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看法,也总结了过去一年防卫政策的执行情况。日本媒体近日报道,日本将在年底制定新的防卫计划大纲,已经为此专门设立了首相私人咨询机构;并准备于今年9月提出报告,对其防卫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探讨日本单独行动的能力和应付中国的能力”。在这种形势下,仔细分析一下日本新的防卫白皮书和防卫计划大纲还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薛焕松 《环球军事》2004,(17):26-27
7月6日,日本防卫厅发表了一年一度的《防卫白皮书》。新的防卫白皮书不仅阐明了日本对当前国际安全形势的基本看法,也总结了过去一年防卫政策的执行情况。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将在年底制定新的  相似文献   

11.
刘庆 《环球军事》2013,(15):10-12
自1970年10月以来,日本总共发布过39份《防卫白皮书》。这些白皮书无一例外提到中国,始终保持一种明面意义上的“中国情结”。这种情结在初期尚若隐若现,到后来愈发引人注目,至今则只能用喷涌形容。当然,在中国看来,这种情结的产生本来就颇为病态,如果说早前还能勉强接受的话,那么随着岁月荏苒,现在已变得面目全非乃至面目可憎了。从边缘到中心在《防卫白皮书》初次发布的1970年,尽管日本还将中国贬称为“中共”,但受当时美苏冷战大格局的影响,中国虽然因战略地位重要得以在白皮书中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2.
8月1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通过了2006年度《防卫白皮书》。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防卫白皮书》的最大特点是为小泉政权作“军事总结”和“未来展望”。小泉首相在今年9月卸任之前,通过《防卫白皮书》总结其执政期间的防务政策,并为其继任者奠定未来路线。因而,今年的白皮书有许多引人注目的内容,如强调建立日美全球同盟,呼吁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全面提升日本与印度的关系,等等。其中,十分吸引人眼球的是其继续渲染“中国军事威胁”,而且将原来的“潜在”换了目前的“现实”。日本今年的防卫白皮书中,阐述中国的内容达11页,比论及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13.
7月31日,日本政府公布了其2012年度《防卫白皮书》。与去年的白皮书不同,今年该报告封面的主色不是白色而是海蓝色,并且在封面的地图上特别突出了日本和南海,这隐约地体现了日本在南海的野心。  相似文献   

14.
许林  栗硕 《环球军事》2014,(21):10-12
日美防卫合作指针作为规定同盟双方军事力量运用范畴、责任、事态等内容的具体性文件,发挥着指导日美两国军事行动的纲领性作用,堪称是日美防卫合作的“风向标”。1978年11月,日美两国公布了第一版防卫合作指针,其中主要规定了美国对日本的防护责任;冷战结束后,日美两国同盟关系曾一度陷入漂流状态,然而1996年的《日美安全保障共同宣言》却再次为其确立了军事合作的意义,基于此,1997年9月,双方公布了第二版防卫合作指针,其中规定了平时、日本有事、周边有事等三种事态下,日美两国各自应该承担的军事责任;2014年10月8日,日美公布了新防卫合作指针中期报告,其中指明了日美第三版防卫合作指针的主要内容,揭示了日美两国在现阶段及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军事合作态势,并重点突出了日本对美国进行防护的军事责任。  相似文献   

15.
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凸显日本防卫政策的根本性变化,充斥着"强军、备战"气息,为安倍内阁推动"修宪、建军"和防卫政策由"守"转"攻"大造舆论,其谋求"军事大国"的野心暴露无遗7月9日,日本出台2013年度《防卫白皮书》;26日,防卫省推出新《防卫计划大纲》。白皮书首次提出"强化日本独自防卫力量",重点强化"对敌基地攻击能力"、"先发制人打击能力"和"海军陆战队功能";首次将"国防产业"作为单独一章列出,考虑"彻底修改"武器出口政策,"废除"出口三原则,全面  相似文献   

16.
《环球军事》2009,(15):19-21
在对来自中国威胁的判断上,日本新版《防卫白皮书》虽然保持了2008年版用语相对温和、有意柔性处理的特点,但关注之心、忧虑之情依然溢于言表,尤其是对所谓“中国海军威胁”,更是浓墨重笔,大有将其拔高一层之势。  相似文献   

17.
刘俊 《国防》2011,(4):74-77
2010年12月17日,日本内阁会议和安全保障会议通过《2011年度以后的防卫计划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作为指导日本自卫队未来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大纲》规定了日本军事力量未来的发展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自卫队建设的方针。作为民主党执政后日本发布的首份防卫计划大纲,《新大纲》呈现出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表《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白皮书和中国航天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2016中国的航天》白皮书重申了中国和平探索、开发和利用外层空间的根本宗旨,总结了2011年以来中国航天的主要进展,提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重点和政策措施。白皮书是中国政府发布的第四部航天白皮书,是对2000年、2006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迈向军事大国的举措中,发展军事航天是重要的一环。日本2000年9月公布的《信息军事革命》报告、2002年8月的新版《防卫白皮书》以及《2001~2005年度中期防卫力量发展计划》中,都强调要以卫星侦察为主、多种侦察监视手段相结合,建成全方位、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日本暗流涌动:通过"有事法制"7法案,抛出2004年《防卫白皮书》,修改和平宪法,修订新《防卫计划大纲》。日本这些重大举措的核心是:抛弃和平宪法,扩大自卫队的职权,设置"自卫军",恢复天皇制度,放宽"武器出口三原则",使日本的防务政策从"专守防卫"向"先发制人"的"攻击型防卫"发展,使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国际社会认为,日本走军国主义老路,将会危害亚太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