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两栖作战是海军陆战队的基本作战方式。受海岸条件的限制,在运输舰不易靠岸的地区,海军陆战队往往采用两栖突击车(AAV)机动兵力和登陆突击作战,两栖突击车便成为登陆作战的关键装备。传统的两栖作战及作战方式的发展传统作战模式的弊端在先前的美国海军陆战队的常规两栖作战机动概念中,使用两栖突击车从海上发起攻击时,兵力投送被分为3个阶段,即运输舰在海上的机动、从运输舰到海岸的机动和在岸上的机动。由于受  相似文献   

2.
两栖作战是海军陆战队的基本作战方式,两栖突击车则是实施两栖作战的主要装备。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研制“先进两栖突击车”(AAAV),并将其视为未来两栖作战的主力装备。从技术上看,AAAV也代表着当今两栖突击车的发展方向。需要说明的是,2003年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将AAAV更名为“远征战车”(EFV),本文为叙述方便,仍称之为AAAV。  相似文献   

3.
目前,美国海军陆战队正在研制一种“先进两栖突击车”(Advanced Am-phibious Assault Vehicle 略为 AAAV),现已研制出样本,正在进行水上、陆上性能和武器设计实验。该车将用于21世纪水陆两栖突击登陆作战。  相似文献   

4.
历次局部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充分证明,两栖装甲战车以水陆机动和连续突击见长,是信息化条件下立体登陆作战的一支重要两栖攻坚力量。登陆作战中,两栖战车通常采取舰载方式,由两栖登陆舰或大型船坞携载至登陆泛水区,离舰高速向敌岸冲击,与气垫船、直升机等  相似文献   

5.
云青 《当代海军》2002,(4):19-21
为应付所谓的21世纪的新威胁,美海军陆战队格外重视高速、立体、突击上陆,认为登陆作战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发起进攻后90分钟内2/3的突击梯队能否成功抢占滩头”,因此明确要求,两栖舰船组成的特混舰队应快速抵达战区,然后实施垂直上陆——首波突击上陆,以2/3兵力搭乘直升机和偏转翼飞机实施垂直登陆,1/3兵力乘两栖突击车和登陆艇实施水面登陆,从而达成对岸突击以及显示力量,维持局势、军事援助等使命。基于此,美海军不断研制新型高性能登陆装备,以下3种就是其全力打造的新世纪登陆“三剑客”。  相似文献   

6.
两栖装甲战车以水陆两栖机动能力见长,是现代登陆作战的一支重要攻坚力量。纵观目前世界已装备和在研的两栖装甲战斗车辆,比较典型的主要有以下几种。“久经沙场”的美国AAV7A1 两栖突击车 AAV7A1两栖突击车是美海军陆战队现役的主力战车,20世纪70年代开始列装师属两栖突击营,1985年正式定名,现共装备1300余辆。AAV7A1两栖突击车主要用  相似文献   

7.
发新  常绿 《当代海军》2003,(10):12-13
一艘外貌酷似航空母舰的大型军舰,突然出现在敌近岸海域,舰上的海军陆战队员在垂直/短距起降飞机近距离火力支援下,一部分乘坐直升机从天而降,另一部分乘坐气垫登陆艇,两栖装甲车,两栖坦克等水上登陆工具劈波斩浪冲上滩头。瞬时,从空中,海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敌方海岸全纵深,多点,多地域,发起迅速猛烈的两栖攻击——这就是两栖攻击舰执行两栖作战时的真实场面。  相似文献   

8.
两栖作战环境下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数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两栖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标体系,战斗效能主要由攻击能力、机动能力、防护能力、指挥通信能力组成。根据海陆作战环境的特点,分别提出了陆上作战和海上作战的战斗效能指标体系。研究了海陆作战环境下的两栖装甲突击车战斗效能指数的计算方法,并分别计算攻击、机动、防护、指挥通信各能力的指数和系数。最后,通过实例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各型两栖装备的效能指标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可用于装备作战使用研究和作战模拟系统。  相似文献   

9.
耀吉 《环球军事》2013,(15):44-45
随着美海军“海上基地战略”的不断深化,包括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运输舰等构成的联合作战网络倍受青睐。2005年,美海军提出MLP,即机动登陆平台概念,旨在通过建设这种犹如骆驼一样的平台,为各类战舰提供运输中转,未来或将成为美海军“海上基地战略”及两栖作战的核心。本文将对美军MLP机动登陆平台予以解析。研发历程 MLP的英文全称是MobileLaunchingPlatform,即机动登陆平台,意为能够实施机动、可以由其他战舰登陆其上的海上平台。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登陆”指的是提供“登陆”,这个平台并不具备自身登上陆地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兵力投送是现代海战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美国历来重视两栖舰的发展,是目前世界上拥有大型两栖战舰数量最多、两栖作战能力最强的国家。西方其他强国大多也很重视两栖作战,它们紧步美国的后尘,近年来相继建成一批高性能的两栖战舰艇。在21世纪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在不遗余力地大力发展和研制新的大吨位两栖战舰。  相似文献   

11.
两栖突击车美国海军陆战队近年来对此研究格外重视,1995年又提出新的方案,集中科技人员进行设计验证,然后招标生产。美国和俄国都有水陆两用坦克,也有两栖突击车,加在一起有1000余辆。美国第一代两栖突  相似文献   

12.
超视距登陆理论超视距登陆理论又称超地平线登陆理论,其根本特征是主张登陆工具在敌人岸上的探测距离之外的海区换乘、编波,高速冲击上陆。而传统的两栖作战理论主张抢滩上陆工具在距岸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一代登陆工具的不断开发,美军提出了“超视距突击登陆”两栖作战的新理论,又被形象地称为“超地平线”作战模式理论。MV—22和AAAV为此应运而生,因其作战特点优越,将成为两颗  相似文献   

14.
正2014年4月10日,美国新一代两栖攻击舰"美国"级首舰"美国"号(LHA 6)交付海军,计划年底服役。作为迄今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两栖作战舰艇,"美国"级将取代"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成为美国远征打击群的新旗舰。随着"美国"级两栖攻击舰的建成服役,美国海军的远征兵力投送和海上作战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研制背景随着"由海向陆"战略的实施,美国海军越来越倾向于使用远征部队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实车介绍几年前,网络上开始流传一种蒙着神秘面纱的中国新型两栖装甲车的图片——高大的车体,前部巨大的滑水板,酷似美国多年以来为其海军陆战队研制的下一代远征两栖突击战车。几年时间过去了,面纱层层褪去,不觉间,中国已经成了率先装备这种先进概念战车的国家。2009年,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该  相似文献   

16.
两栖作战是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与体系的对抗。两栖作战对抗系统是典型的复杂适应系统。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多Agent建模方法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在掌握装备性能参数基础上,以具体作战环境和一定兵力编成为背景进行作战模拟,能够反映武器系统的诸属性在作战全过程的体现和在不同外界条件下作战效能的差别,可为两栖装甲装备研制、作战使用及战术训练、战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军事零讯     
Asia亚洲 我军炮兵首添两栖作战火炮 近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学院南京分院联合南京军区某部共同完成的对某型自行火炮进行两栖作战适应性改造项目顺利通过总部鉴定,填补了我军炮兵无两栖装备的空白。 对我军现装备的某型自行火炮进行水上适应性技术改造,使昔日的“陆地猛虎”成为“水中蛟龙”,具备两栖作战能力,对未来炮兵作战具有重要意义。炮兵学院南京分院充分发挥院校人才和技术优势,抽调多位自行火炮专业的专家教授,联合南京军区某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动力飞机的出现,战争形态从平面线式作战扩展到纵深立体作战。在随后的百年中,空中军事力量崛起,并向着海上和陆地逐步渗透。随着空中力量的发展壮大,以空降兵为基本力量实施的空中机动突击作战愈加受到重视,广泛渗透到地面(两栖)部队的作战行动中。现代局部战争强调速战速决,空中机动突击作战无可争议地被推向了战争前台。空中机动突击作战是在火力突击的基础上,以空中机动方式实施的远距离、大纵深、陆空联合的快速机动作战  相似文献   

19.
两栖编队指挥信息系统是两栖作战力量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一体化作战能力的关键,具备跨平台、规模庞大、组成结构复杂和作战方式灵活多变等特点,为此必须加强系统的顶层体系结构设计,以确保两栖作战装备同步协调发展.DoDAF是指导美军军事电子信息系统和武器装备架构开发的框架和指南,各国也跟随研究并开发适合国情的武备标准规范.以DoDAF2.0为体系结构设计方法,结合两栖编队遂行登陆登岛作战场景,开发指挥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模型,开展体系结构模型验证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体系结构模型与预期一致,其研究结果可为两栖编队指挥信息系统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制背景作为传统的海军强国,英国在长达40多年的时间内,除了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1998年建成了“无恐”级船坞登陆舰和“海洋”号直升机两栖攻击舰外,在大型两栖作战装备方面一直没有大的动作,因而两栖作战能力与其他一些海军强国相比,显得十分不足。特别是“无恐”级船坞登陆舰在90年代退役后,英国海军的两栖作战能力更显单薄。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局面,进一步加强两栖战能力,英国海军在1998年决定建造2艘船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