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在美国武装部队通信电子协会华盛顿分会上的演说,作者当时任国防部长的政策评论助理、目前,他是副总统布什的主要参谋。在这之前,他曾任中央情报局长助理。  相似文献   

2.
2002年3月9日下午,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乘飞机抵达佛罗里达州,参加由“美台商业协会”举办的“2002年美台防御高峰会”。该次会议为期3天,从3月10日开始至12日结束。在这次“美台峰会”中,汤曜明以台湾“国防政策”以及台军的军备采购原则、程序、“国防二法”的理念等主题发表演说。汤曜明以台湾“国防部长”的身份访问美国,是自1979年台美断交30年来,也是继蒋经国任“国防部长”时访美后,首位能“专程赴美”访问的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在美国访问期间,与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举行了密谈。  相似文献   

3.
任何国家的国防部长,从来都是举足轻重的国之要职。象美国这样首屈一指的军事大国,其国防部长的云中宝座,更应炙手可热,为无数政届要人梦寐以求。然而事违常情,去年,国防部长阿斯平提出辞呈。何人接掌帅印?最令美国公众惊讶的是,几  相似文献   

4.
付征南 《环球军事》2008,(23):50-51
2008年11月4日,旷日持久的美国大选落下了帷幕,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以绝对的优势问鼎白宫宝座,而新政府的内阁人选,特别是新任国防部长的人选也就成为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有媒体传言,奥巴马有意挽留布什内阁的老臣——罗伯特·盖茨,而无论盖茨去留与否,他都将改写美国国防部的历史。如果盖茨留任,那么他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政党轮替后的跨党派“两朝元老”;  相似文献   

5.
从10月19日起,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将对亚太地区展开“旋风式”的访问,先从夏威夷开始,紧接着是日本东京和韩国首尔,然后再前往欧洲参加北约国防部长会议。当前,日本民主党新政府出现“离心”倾向、朝鲜半岛局势持续紧张、美国急需对阿富汗战略进行调整等,已经令美国政府十分头痛。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上将也将前往美国,  相似文献   

6.
陈田 《环球军事》2013,(17):28-29
7月29日,时任台湾“国防部长”高华柱因“洪仲丘案”请辞获准,后杨念祖接任。任职仅6天的杨念祖因涉嫌文章抄袭,于8月6日请辞。紧接着台湾防务部门7日宣布,由台军“参谋总长”严明担任该部门负责人。儿戏般的“国防部长”人事风波终于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7.
牟珊  耿桂珍 《环球军事》2014,(12):13-15
2010年,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奥巴马也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太平洋总统”。曾任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汤姆·多尼隆在评论美国和亚太“再平衡”战略时指出,  相似文献   

8.
前不久,俄罗斯总统普京为布局明年总统大选需要,拿掉了下届总统热门人选伊万诺夫的国防部长职务,让其出任俄联邦政府第一副总理,俄罗斯人对此颇感意外。但更令人吃惊的是,刚满45岁的俄联邦税务局局长谢尔久科夫接任国防部长。这位和军队没有直接瓜葛的税务局长曾是个家具商,军旅生涯简单的只有一年。对这一任命,不少俄军将领表示不满,认为普京是“乱点将”。但也有不少人相信,普京是想用他的“理财”特长,来管好不断增长的军费。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布什11月8日宣布,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将辞职,前任中央情报局局长罗伯特·盖茨将接任国防部长。此消息的宣布表明,为期6年的美国国防“拉氏时代”已告终结。布什无奈“舍车保帅”拉姆斯菲尔德辞职的消息选在共和党中期选举惨败给民主党的第二天发布,并由布什在白宫记者会上亲自证实,多少有点悲情的色彩。就在前几天,布什在为共和党人助选的时候还信誓旦旦地宣称,要让拉姆斯菲尔德留任到他的任期结束。但好景不长,  相似文献   

10.
于喜斌 《环球军事》2010,(18):59-59
据香港《文汇报》6月24日披露,意大利的奥托·梅莱拉公司通过其在美国的子公司,请美国政府从中协调,于今年4月初派人前往台湾,与台“国防部长”高华柱等官员探讨了向台湾地区出售“半人马座”轮式装甲车的可行性。台军对此已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他能随意调动美国本土的陆、海、空、陆战队。他有权指挥国民警卫队、消防队、警察和准军事武装。他可以对州长、市长、镇长发号施令。他可以直接下令击落被恐怖分子劫持的民航客机……他拥有美国人闻所未闻的绝对权力!猜猜看,他是谁?美国总统?不是。国防部长?不是。参联会主席?更不是。有人给出了谜底——他是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司令爱德华-埃伯哈特上将!美国民众甚至美国政客都被蒙在鼓里的是,不显山露山的美国防空防天司令部司令在“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悄悄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一权力不仅远在美军10大职  相似文献   

12.
美国总统特别助理、国家安全委员会俄罗斯与欧亚地区事务部主任迈克尔·麦克福尔于6月10日在一次讲话中称,美国有意愿于导弹防御领域与俄罗斯进行合作。他表示:“我们希望与俄罗斯合作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参与合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我们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合作而合作。”  相似文献   

13.
军事科学院战略部正师职研究员陈伯江大校于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外交研究所进行客座研究期间,以“军事革命、未来战争与美国的国防发展”为题,访谈了美国18位高级将领、官员和著名学者,其中包括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前总统安全事务助理安东尼·莱克、国会国防问题小组委员会主席菲利普·奥迪恩、前参联会副主席威廉·欧文斯上将(退役)、国防部基本评估办公室主任安德鲁·马歇尔博士、助理国防部长帮办小詹姆斯·米勒博士等。内容涉及美国当前这场军事革命的由来、发展、实质及对美国军队发展的影响,美国对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及未来战争的看法,美军“2010年联合作战构想”及面向下个世纪作战理论的发展、美国跨世纪的国防发展构想等。读者关心的问题。本刊将陆续刊载这些访谈录(内容上稍有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豫夫 《环球军事》2012,(4):64-65
台湾“中央社”2月1日报道称,在当天的台军新春媒体联谊餐会上,适逢当局“内阁”改组,军方高层人事遂成为席间媒体关切焦点。因留任而神采奕奕的“国防部长”高华柱针对外传他是“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长”热门人选一事宣称,绝无此事。而对其他军方人事调动传闻,高华柱则称,军方人事按照制度,目前没有任何人事异动征兆。  相似文献   

15.
顾小白 《环球军事》2014,(22):40-41
10月18日,在打击“伊斯兰国”战斗正酣之际,伊拉克议会批准了阿巴迪总理政府的两个关键安全职位人选,即国防部长和内政部长。引发关注的是,来自北部摩苏尔城的逊尼派议员哈立德·奥巴迪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对此媒体分析称,在此“危急存亡之秋”,获得伊拉克的逊尼派阿拉伯人的支持,对现任政府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抗击逊尼派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关键条件。  相似文献   

16.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美国新任总统布什自1月20日上任至今的近2个月里,在“美国国家安全”方面烧的第一把火,就是准备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NMD)。美国新政府一经宣布这一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行径,立即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强烈反对,俄罗斯更是反应激烈。普京总统和国防部长等军界要员纷纷发表措辞严厉的讲话,谴责美国这一“将破坏世界安全稳定结构、引发新的太空军备竞赛”的举动,并声称俄  相似文献   

17.
这场悲剧带来的巨大期盼和最后的绝望,是我从军30年最为刻骨铭心的经历。 ——前美国空军中校詹姆斯·凯勒 1979年1月,伊朗爆发人民革命。巴维王朝顷刻之间分崩离析。同年底,卡特总统决定让巴列维这位“美国最忠实的中东盟友”来美国治病。伊朗人闻讯群情激愤。11月4日,3000多名激进学生突然冲击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66名美国外交人员被扣为人质。经过交涉,伊朗释放了13名黑人和妇女,其余人质获释的条件是美国交还巴列维国王。显然,这个近乎要挟的条件是华盛顿所不能接受的。 “大米碗”的难题 1979年底的卡特总统最关心的事是他能否在即将到来的大选中连选连任,因此总统强烈希望能通过外交手段解决人质危机。但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却对伊朗的挑战反应强烈。他指示参联会主席戴维德·C·琼斯将军立即着手制定营救行动和报复性打击计  相似文献   

18.
尽管美国前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灰溜溜地退出了美国的“权力中心”,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会迅速远离公众的视线。最近,美国许多报纸都把对他近况的报道登上了头条,一份拉姆斯菲尔德遗漏在五角大楼的文件更是成为近来美国人谈论的话题。  相似文献   

19.
孔繁勋 《政工学刊》2001,(12):42-42
“光头”士官 ,名叫赵胜利。他其实并非真的光头 ,只是因为他常年理着光头 ,所以才被人称为光头。“光头”是19 86年 10月份入伍的河北人。当时 ,我们俩都在猎潜艇上 ,我是艇上军需助理 ,他是机电兵。 1990年我调到了上级机关 ,而他在艇上一干就是十几年。为什么常年理光头呢 ?他说 ,因为干机电兵 ,经常与机器打交道 ,油污大 ,容易脏 ;同时机舱温度高 ,出汗多 ,所以理个光头便于清洗。没想到 ,十几年过去了 ,当我又一次随舰艇出海训练时 ,他不但已成为艇上的机电班长、四级士官 ,而且已成为这个舰艇上服役时间最长的骨干了。一见到“光头” …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主人公——特等残废军人牟延江。他脸庞清瘦,身着褪色军装,坐着轮椅车到各地演讲。很多听众听了眼眶里都噙着激动的泪花,称他是中国的“保尔”、退伍兵的“张海迪”、“青年学习的楷模”。记者们纷至沓来,采访、录音、拍摄……他的事迹,他的名字,在人民群众中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