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当代海军》2004,(5):3
4月23日,是我们的生日,海军的生日。 我有幸应邀到泰州——“水兵母亲城”过生日,亲耳聆听那“祝你生日快乐”动人而醉心的旋律,亲眼目睹那“遍地载歌载舞”欢乐而喜庆的场面,亲身感受那“烛光闪烁摇曳”温馨而甜美的祝福……这一刻我知道,我能到泰州来是我的幸福。  相似文献   

2.
周军 《政工学刊》2014,(1):73-73
北宋时期有一位宰相名叫王琏,他的一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却得以在首相这个显赫位置上寿终正寝。临终前,他对儿子和年仅6岁的孙子说:你们将来要考取功名像我一样去朝廷为官,现在我把做官的秘诀告诉你们,要牢记四个字,第一个字是“忍”.在朝廷里有人指责、有人不按规矩办事要忍受;第二个字是“顺”,不管皇上和上司说什么要听从;第三个字是“躲”,遇到问题时要想办法躲开,不要去理会;第四个字是“推”,有麻烦的时候要想办法推给别人,不要把麻烦留给自己。他说,只要做到这四个字就能使官越做越大,还能保护好自己。  相似文献   

3.
母子英雄     
高粱红,五谷香, 日寇侵占我家乡; 回族儿女多壮志, 拿起刀枪杀东洋……每当唱起这首歌谣,人们便想起了“回民支队”,想起了回民支队的司令员马本斋及其英雄的母亲。马本斋,字清守。1902年2月10日生于河北省献县东辛庄一个贫苦的回民家庭。母亲白文官有一颗火热的爱国心,她常给年幼的本斋讲  相似文献   

4.
礼物     
岁月不知疲倦地流逝,琥珀色的往事里有一份真情,悠远而又绵长,永远永远在心中流淌。那年冬天很冷,整个城市笼罩在萧瑟和苍凉之中。一天晚上,我照例在灯下苦读,偶然瞥见桌上的日历,明天就是腊月二十了。“腊月二十”,我猛然记得明天就是母亲的生日。记忆中,母亲的生日往往...  相似文献   

5.
晚上给家里打电话,才知道今天是母亲的生日,母亲真是很高兴,很惊喜的样子, 电话里絮絮叼叨的说了很多,而我心里却明白,这个电话只是一个巧合。挂上电话,躺在床上,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听着窗外雨声在静寂寂的夜里淅沥,在空荡荡的心里轻轻重重地敲打,欺疚之情弥漫开未,堵塞了整个心胸……  相似文献   

6.
八一这一天,是父亲的生日。父亲原本没有过生日,因为爷爷奶奶走得早,父亲根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出生的。当兵后,父亲把自己的生日改在了八一这一天,他还把母亲的生日也改在了这一天。父亲当兵的时候,应该是上世纪40年代初吧。那时他也就是十八九岁,却已经结婚生子,家境还算不得差。有那么一天,他丢下家人,跟部队走了。这一走,就走了几十年,走出了几千公里。他参加过淮  相似文献   

7.
宋开宝年间,神泉县有一个姓张的县令,外廉而实贪.一天,他在县衙张贴出一纸文告,上曰:某月某日是我生日,衙内各级官吏和差役等,不得有随便送礼的.有一个小官与大家商议说:“县令明言生日,意思就是让我们知道,说不让献送,是谦虚啊!”大家皆心领神会.到那天,每个人都拿着很好的布匹送给县令.县令非但没有拒绝,反而又说:后月某日,是我妻子的生日,再不要这样了.张县令的外廉内贪、明拒暗索固然让人憎恶,但各级官吏和差役们的“聪明”及“善解人意”无疑怂恿了张县令的索贿行为,同样可悲.可以想见:今月县令生日送,下月县令妻子生日送,再下月县今儿子生日也送,再下月……并且张县令、李县令、王县令……这还有个完吗?送到哪年哪月是头呢?这样没完没了地送,小官吏们就那么心甘情愿吗?回答是否定的.那为什么还要送呢?原因只有一个,还不是私  相似文献   

8.
很庆幸,每年的"母亲节",我都能从电视、报纸、广播甚至同事的闲聊中得到提醒,但惭愧的是这个日子却没有一次是自己记着的。多年来,母亲的节日就这幺被我这个女儿当成了一种形式,像作业一样被动地完成着。虽然我从来没有像母亲为我准备生日那样用心地为她过一次节,然而母亲却总是那么满足,仅仅一声问候,也总能在她的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  相似文献   

9.
生日     
明天是你的生日,儿子。 当我提起笔写下这些的时候,突然骄傲得不得了,我终于完成一个女人最神圣的任务。儿子就像我的一幅作品,为了这作品,我就像海岩上用唾液筑巢的母燕,当儿子因调皮不肯好好地在肚子里待够时辰,我就吐出自己的血和精髓去安慰他,让他感受到母亲的爱。当儿子快临盆时,我每天来来回回地在河边路旁散步,嘴里还不停地念叨着“宝宝乖,宝宝好,妈妈最疼是宝宝”,一副当母亲样儿。  相似文献   

10.
姚旺 《政工学刊》2005,(1):25-25
“知兵”,即掌握战士本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做到“四个知道、一个跟上”(知道战士在哪里,知道战士在干什么,知道战士在想什么,知道战士需要什么,思想工作要跟上)。这是做好两个经常性工作、带好兵的前提。当前,经常有基层干部抱怨:现在的兵越来越难带了,天天和战士一起摸爬滚打,却搞不清他们在想什么。为什么部分基层干部身入心不入,身在兵中不知兵?1.所有的“痛”都自己扛———打不开战士的“话匣子”,掏不出战士的“心里话”。战士从五湖四海汇集到部队这个大家庭,有了问题找组织,这是常理。可现在的战士经历丰富,性格各异,思想比较隐…  相似文献   

11.
一位同事愁眉不展,问起缘由才知道,他出生不足两月,母亲就丢下他与人私奔,是奶奶把他养大的。现在母亲得了癌症将要离开人世,很想见儿子一面,他开始执意不见的同时,心里也纠结:当年母亲丢下自己,是她绝情,不近人意,可眼下亲生母亲离世前想见一面,自己却不能满足,不是和当年母亲一样绝情吗?他最终去了医院。在走出病房的思索中,他渐渐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客人就是接纳自己,容得下形形色色的人,就是在内心深处悦纳了一个又一个自己。  相似文献   

12.
十月辉煌     
十月辉煌通子走进十月,便走进了辉煌。十月是祖国的生日,十月是母亲的荣光。祖国伟岸的身躯挺起在十月,母亲美丽的容颜焕发在十月。屈辱的历史在十月结束,伟大的新生在十月分娩。十月里,国旗与朝阳同辉,鲜花与笑脸相伴。十月的祖国为儿女骄傲,十月的儿女为母亲歌唱...  相似文献   

13.
在爱国主义教育中,人们常常用“儿不嫌母丑”来比喻对祖国的热爱.这话如果仅从儿子对母亲的挚爱感情来理解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推及到不嫌祖国母亲的贫穷、落后,把穷与丑划了一个等号,我却不敢苟同.丑是指相貌难看;穷则是说贫困.我们的母亲——祖国现在确实还很穷,但却不丑,不仅不丑,而且很美,称得上是举世无双的美人.我想起在兰州黄河桥头看到的那尊巨大的“黄河母亲”塑像,我觉得她就是我们祖国母亲的形象.她没有华丽的服装,珍贵的食物,一副符合中国国情的普通劳动妇女打扮,然而却是很美的,望上一眼就再也忘不了.她那慈祥、坚毅、闪耀着智慧光芒的眼睛,像是在向我们述说着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她那丰满的乳房,养育了我们地大物博的锦锈河山,而在她那弯曲有力的双臂中搂抱的婴儿,不正是我们56个民族勤劳智慧的儿子吗?!看,我们的母亲多美啊!我们怎能不为她感到自豪,感到骄傲!  相似文献   

14.
母亲     
母亲是皖南山区一位极其平凡的农家妇女,她出生后就失去母爱。物质上的匮乏,精神上的伤痛,迷漫着母亲的人生。“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我较早地知道一点人生疾苦的时候,我已有了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吃奶的弟弟,而我的父亲远在他乡,被关进了“牛棚”,生活的重担全落...  相似文献   

15.
生在二月形象特使:曹阳生日思想如果说走进武警部队是我的一个梦想,那么跨入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则是我梦想中的梦想。而今,我和战友们与《解放军生活》杂志一起过生日,并有幸成为“生在二月形象特使”出现在“生日金版”上,却是我连做梦都不曾想过的事。我想把这期杂志寄给爸爸、妈妈和亲戚朋友,让他们共同分享我的幸福。我要永久珍藏“生日金版”,以使我的生命焕发光彩。  相似文献   

16.
《生日》     
本期主题《生日》,生日伴随着一个生命的全过程,每个人对生日都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和一份被祝福的期盼。但在军营,却没有父母的祝福,也没有机会同家人团聚,只有当指导员、连长和战友们一起为你唱起那首生日歌,你才明白,下连第一天统计你的出生年月日不仅仅是用来填进档案;你才知道,你的生日也成了指导员、连长、战友们温情而周到的惦记……大家举起杯,转向你,那一天你是主角,为自己过生日的人中,没有一个亲人,却个个亲如兄弟,那分情感浓醇、亲切……  相似文献   

17.
“今天,我要宣布一个好消息:我们亲爱的兰兰同志(这是父亲对母亲的昵称)从即日起光荣退休了!为这事,我们可要好好庆祝一番!二妞(父亲对我的专称),来,咱们敬你妈一杯!”父亲高兴得手里一边举着酒杯,一边推着满头雾水的我。其实,此时,这张桌子上的三个人的心情并不都像父亲那样眉毛、眼睛、嘴巴乐得都咧成了平行线。我想,母亲退休的消息在我们家里,也就是他——这个惟一的男人感到高兴了。早在两年前,父亲就曾劝说母亲办病退。母亲本是海军总医院的护士长。这份在别人眼里并不打眼的工作却让母亲为它付出了大半生的智慧与辛劳。一张张奖状,还有她腰上做了手术的刀疤便是对她敬业而又勤劳的最好  相似文献   

18.
我的母亲     
母亲没上过一天学,没有什么高深的文化,也不能讲出深奥的哲理来。然而,在我心里,母亲胜过任何一个哲学家,因为我要的不是哲学家,而是生我养我的母亲。母亲,是一名普通的妇女,她的一生是清苦的。母亲七岁时外祖父就过世了,是外祖母把母亲一手拉扯大的。早年家穷,母亲没进过一天学堂,但母亲却十分好习字。我上完小学升入初中,在母亲的眼里,已然是一名"文化人"了。因而,母亲干完家务,就会早早地守在我身边,静静地做着针线活,待我功课做完,母亲就会拿来纸笔,拜我为师。起初,我俨然一副严师的模样,有板有眼地当起老师,教我的"学生"母亲来。母亲写的字并不端正,歪歪斜斜的,可母亲却十分地认真,  相似文献   

19.
难忘的三餐     
“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伴着一曲悦耳的歌声,怀着满腔的热血和激情,我跟着老班长乘上北上的列车,几经周折,我终于被一位又黑又高的领导带到了新兵连。三声刺耳的哨音响过,又听见一个大嗓门儿吼了一声“开饭!”新兵连长带着我们来到饭堂,餐桌上放有两个与洗澡盆一般大的铝盆。连长说:“同志们,一路辛苦了!今天早餐自由选择,吃面条的站这边,吃水饺的站那边。”吃面条还是吃水饺呢?记得在家过生日时,母亲每次都要求我吃面条,好像是说吃面条能健康长寿。这是走进军营的第一顿早餐,于是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面条,因为我希望自己将来在军营的路能走得长远些。如今我才明白,部队对吃饭也有点讲究,新兵入伍第一顿吃面条,意味  相似文献   

20.
母亲的信     
当兵九年,从南到北走过不少地方,无论是上学还是调动,每一次收拾衣物,每一次整理行装,最舍不得扔的就是母亲写给我的信。母亲是位农家妇女。当兵前,我只知道母亲曾经上过几天学,会认几个繁体字;当兵后,家里给我写信成了一件麻烦事。刚当兵时弟妹小,爸爸也是“斗大的字认不得半升”,别人代写的信怎么也读不出父母味来。俗话讲:“新兵信多,老兵事多”。我们这些新兵蛋子整天就盼着家里的来信,可我的家信总是那么的稀,我的新兵生活也就那么无精打彩地过着,想家的情绪在所难免。然而,有一天,家里来信了,信封是请人写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