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战行动模型一直是训练模拟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更是作战模型系统的核心和基础。针对当前作战行动模型建设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以及根据灵活动态地构建作战行动模型的仿真需求,将可组构性仿真思想引入到作战行动建模中。首先分析了作战行动可组构性建模的可行性,然后探讨了基于可重用元行动模型的作战行动模型组构方式,最后给出了可组构的作战行动模型具体实现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2.
研究联合编队的作战行动方案问题,首先需要建立合理的任务模型。在基本作战样式基础上,针对联合编队任务特点,设计了一种联合编队作战行动方案的建模方法。该模型包含对海攻击和对空防御等5种基本作战样式,结合规划和调度两方面的特点,提供了资源和系统状态的描述机制。实例证明建模方案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丰富了作战行动方案的建模理论,对联合编队作战系统的研究、决策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建立作战系统多Agent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组织,必须首先建立由作战系统实际组元到Agent的映射。围绕作战系统MAS的建立,在提出由作战系统实际组元到Agent的映射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作战系统领域概念视图、作战行动域及其各层次概念、实际组元逻辑关系分析的基本方法,为实现基于多Agent的作战系统建模与仿真奠定基础。在基于多Agent的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器仿真演示系统中,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5.
6.
以作战任务为中心,动态集成作战系统是当前军事领域研究的新课题,从多个作战任务的时间冲突和作战系统状态能力有限性出发,研究作战系统在执行作战任务过程中存在冲突的问题,给出冲突规则的形式化描述,提出了冲突检测与消解的算法,最后通过实例对算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7.
8.
9.
在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中,处于绝对劣势的中国海军,以自己的鲜血赢得了许多战果,但也付出了相当惨重的代价。这段历史虽然已经过去了60多年,但对于我们仍有深刻的启迪。一、军事价值——中国海军作战的基本特点。从作战态势来看,中国海军实现了战略上的守势与战术上的攻势的统一。根据国民政府的作战方案,中国海军的抗日作战方略是先取攻势防御,不得已时则转入守势防御。但是,由于日军首先发动了上海战役,使作战前沿后置于江阴的中国海军未能实现抗登陆作战计划。在此之前,中国海军封锁长江的计划被泄露,日本海军在长江内的数十艘大小舰船及时… 相似文献
10.
11.
当今海战场水声目标往往采用机动方式航行,打破了目标匀速直线运动假定的传统。通过对水声目标的机动模式分析,可将目标的运动轨迹近似为折线运动进行研究。提出了水声目标的机动检测与跟踪方法,简化机动检测的复杂度,最后讨论了对机动目标长时跟踪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14.
应导弹动态性能指标检验的迫切需求,开发了基于制导武器的分布式半实物仿真系统。充分利用仿真模型构建一体化思想,将整个半实物仿真系统按其功能划分成若干个网络节点,采用弹道仿真工作站集中式分布的星形结构进行分布式系统仿真。仿真软件借鉴Windows操作系统消息、事件驱动方式,采用客户/服务器运行机制,基于VC++软件开发工具实现了半实物仿真系统中的数据采集、视景驱动的多线程开发,修正了视线角误差,从而确保了导弹动态性能检测精度;实现了导弹攻击过程可视化仿真,较准确地再现了制导武器在不同干扰条件下的攻击过程。 相似文献
15.
分布式数据库数据同步技术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针对分布式数据库要求,在研究Oracle及相关系统的基础上,分析比较了几种数据同步技术方案的实现原理和优缺点,并讨论了其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个用于电机试验的新型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并举例说明了该系统在电机试验中的功能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现代装备测试性需求,利用ARM微处理器构建了基于CAN总线网络的多路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介绍了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组成、硬件模块实现以及软件设计;检测数据经过CAN总线存入SD卡存储器,并进行后期数据的存取和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可靠、准确地对多路信号进行采集,实现对火炮装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8.
19.
文中基于频域测速的基本原理,研究一种弹道FFT分析器系统。在给出该系统基本结构后,研究了在强地物杂波干扰环境中保证测频精度、分辨率和动态范围的基本方法。文中还着重介绍了用于这种频谱分析系统的可编程高速A/D数据采集系统和以TMS32010为主体的高速FFT协处理器系统。它们与IBM/PC和加权ZFFT分析软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频谱分析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