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是我军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她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才,创造出许多国内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作风,凝聚成了"哈军工精神".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角度,追忆概述了陈赓同志创办和领导哈军工时期的办学思想、精神风范和重大贡献,总结概括了哈军工精神的基本内涵,阐述了作为先进文化重要内容的崇高精神的社会作用和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赓大将是我军第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其工作在我军军事技术教育史上是具有开创性的,也为后人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理论财富。文章试图从军事技术教育的地位、军事技术人才的培养、军事技术教育的手段、军事技术院校新体制的形成这四个方面,对陈赓军事技术教育思想进行总结和探讨,以为当前我军院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国防科技工业》2005,(6):18-18
哈尔滨工程大学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法、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学校和国家55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重点高校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委。1970年。在“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的部分干部教师基础上,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学院被国家教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院校。1994年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1996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学校行列。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转民》2011,(4):80-80
3月16日是陈赓大将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哈军工的创建和陈赓大将光辉的一生,进一步发扬哈军工光荣传统,哈尔滨工程大学日前开通网上"陈赓院长纪念馆",同时组织了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5.
《国防科技工业》2005,(5):23-23
哈尔滨工程大学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管、文、法、经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建设学校和国家55所建有研究生院的重点高校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陈赓大将任首任院长兼政委。1970年,在"哈军工"海军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系部的部分干部教师基础上,在"哈军工"原址组建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1978年学院被  相似文献   

6.
<正>哈军工建校最初的出发点,是为朝鲜战场服务,培养军事人才对付美国大兵。后来战争结束,就又为新中国培养军事人才。1952年3月26日由毛泽东批准建校,它的全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因为校址在哈尔滨,简称"哈军工",为世人熟知。"哈军工"是设在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简称。为了保密,20世纪五六十年代,"哈军工"对外叫"103部队"。从1953年开始,共办学13年,有毕业  相似文献   

7.
陈赓大将是杰出的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的高级将领。他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人民军队建设事业和新中国国防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他在长期的战争实践、军队和国防建设实践中,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创造性地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总结出丰富的治军理论和作战经验,形成陈赓军事思想。陈赓军事思想是人民军队宝贵军事遗产的组成部分,永远值得我们珍惜、继承和发扬。一长期、丰富的军事实践是陈赓军事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陈赓戎马一生,军事实践活动丰富。他13岁就入湘军当兵,由二等兵以次升至上士。192…  相似文献   

8.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的前身是1953年创建于哈尔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1978年学院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是目前我军科学和工程技术院校中唯一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成立研究生院的院校,是“七五”、“八五”期间国家重点投资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群星谱中,有这么一位传奇式人物,他就是陈赓大将。从大革命时期的“黄埔三杰”,到中央特科的行动队长;从革命战争年代的戎马战将,到志愿军的主要指挥者之一;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到共和国的大将,陈赓将军在他不平凡的一生中给人们留下许多英雄故事。这里说的是1950年陈赓率中国军事顾问团赴越南支援越南人民抗法斗争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清末北方军事集团,前后有两个界定:一是洋务运动时期以李鸿章为首的“北洋海军军事集团”;二是新政时期至北洋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新建陆军军事集团”。二者前后并没有直系的承接关系。但他们在创办军事教育方面都做出有目共睹的成就,促进了中国教育,尤其是军事科技教育的现代化发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军事集团创办并掌握教育主导权,导致教育的集团化和教育的私人化,形成中国军队派系对立,是最终促成近代中国军阀割据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冷战初期,为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向新生社会主义国家派遣了大批顾问、专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哈军工"应运而生。1953年至1960年7月,应中国政府请求与苏联政府派遣,先后有141名苏联专家对"哈军工"进行援建工作。后来,"哈军工"之所以声名远播,苏联专家功不可没。但长期以来,援建"哈军工"的苏联专家人数到底有多少?他们的专业分布与工作状况如何?众说纷纭。本文第一次从原始档案出发,进行了考证与分析,澄清了一些历史公案。  相似文献   

12.
正提到“核能”,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在军事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成为威慑力最强的军备力量。事实上,除了在军事领域发挥效能以外,“核能”也被广泛运用在能源、工业、航天等领域,并被科学家誉为“人类最有希望的未来能源之一”。“核能”未来将在解决人类能源危机乃至环境、气候的问题中起到至为关键的作用。彭先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我国原子核物理学专家。自1964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毕业之后,他就一直为我国“核能”领域的研究工作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一腔热血。从跟随“两弹元勋”邓稼先等老一辈核物理学家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发做出贡献,到深耕核武器小型化技术,再到后来逐渐转向研究核能和平利用,提出极具创新性和适用性的“Z-箍缩驱动的聚变裂变混合堆”概念,彭先觉院士在科研道路上奋斗和探索的脚步从来未曾停止过。  相似文献   

13.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是当今军事大国调整军事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国防生培养工作是满足部队对高素质军事人才需要的重要举措。作为国防科工委的重点院校,作为哈军工的传人,我们深切感受到,为国家培养预备军官是我校一项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为切实做好海军国防生的培养工作,经过近4年的探索与实践,我们逐渐理清了工作思路,确定了海军国防生的培养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我校海军国防生工作将踏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纪念馆(以下简称哈军工纪念馆)是一座集文物征集,收藏、研究、展示干一体,全面展示哈军工发展历程和所取得的人才及科研成果的历史陈列馆。纪念馆筹建于2011年5月,2013年8月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隶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纪念馆保留了老建筑的原貌且与实际陈列布展巧妙结合,共设序厅、历史陈列展厅、历史建筑还原展厅、人才成果展厅、科研成果展厅和纪念与传扬展厅。纪念馆以哈军工历史为基础,以重点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成果为线索,以弘扬哈  相似文献   

15.
陈赓大将是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指挥员,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忠诚战士。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卓越的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的尊敬和爱戴。适逢陈赓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之际,我们更加深切地缅怀他!陈赓同志的一生,是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的事业忠心耿耿、鞠躬尽瘁的一生。他不仅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战功彪炳,是卓越的军事天才,而且在新中国的国防科技建设方面功绩显赫,是卓越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中国国防科技事业能有今天这样的好局面,与当年陈赓同志进行的奠基性、开拓性工作是分不…  相似文献   

16.
1950年夏,时任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军区司令员的陈赓正率军在广西、云南清剿国民党残匪,法军加速发动对越南的侵略。眼看越南有亡国危险,越共领袖胡志明打定主意,决定向中国搬救兵。他不顾个人安危和长途跋涉之苦,穿越原始森林,徒步历行17天,秘密来到中国。中共中央联络代表罗贵波热情接待了他,问他要多少兵力,以请示毛主席。胡志明说:“兵,我一个都不要,只要一员大将足矣。”“谁?”“陈赓。”胡志明说,“陈赓是我的老朋友。我了解他,有了他我就放心了。”毛泽东根据罗贵波的汇报,立即复电同意陈赓出马。陈赓接到毛主席的电报后,二话未…  相似文献   

17.
早就听说,山东某预备役炮兵团针对部分预备役官兵工学矛盾突出的现实,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创办了“军事快餐”。7月中旬的一个双休日,笔者慕名前来采访。何为“军事快餐”?团长翟英峰介绍说,所谓“军事快餐”,就是团里将预备役官兵应知应会应训的内容,按不同专业划分不同专题,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创立于1936年6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专门培养抗日军事政治干部的军事学校,也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最有影响的学校。毛泽东曾亲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并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抗大从成立至1945年抗战胜利共举办8期,先后创办14所分校,培养了10多万名优秀的军政干部,[1]为夺取抗日战争和全国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抗大办学期间制作颁发了多种证章,本文将主要讨论其毕业证章、教职学员证章、纪念章、模范奖章4种类型,这些证章是抗大光辉历史的重要见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型人民军队,作为建设新型人民军队不可缺少的军事教育事业,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从红军在井冈山创办第一个教导队起,到瑞金创办红军学校、红军大学,延安创办抗日军政大学,直至建国后创办各类军事指挥、政治、后勤、技术院校。先后为我军培育了数以万计的各类军政指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我军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各个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军军事教育事业的发展,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毛泽东军事教育思想的结果。毛泽东军事教育思想,既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军事教育,又包括军队中的政治和文化科学技术教育。毛泽东军事教育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军军事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2003,(1):96-96
2003年,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将喜迎建校50周年。在此,我们谨向多年来关心、支持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最诚挚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国防科技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1953年9月创建于哈尔滨,时称“哈军工”。1966年4月,学院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变为地方体制。1970年6月,学院主体南迁长沙,更名为长沙工学院。1978年6月,改建为中国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