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勇上将是我军一员著名的虎将,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与毛泽东有过多次非同寻常的交往.1971年,杨勇在遭到林彪反党集团迫害,"下放"到某师农场"劳动改造"时,我正在农场连当排长,有幸结识了杨勇将军,常常听他讲述同毛主席交往的那些不平凡经历,至今萦绕心头……  相似文献   

2.
"跟我去种树。"父亲对从部队复员回来的儿子说,儿子一言不发地接受了父亲的决定,放弃去团场效益最好的棉花联合加工厂工作的机会,跟父亲去到远离人群的林业点工作,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一干,就是18年!父亲叫马宗辉,儿子叫马晓华,都是八师一五〇团的职工。  相似文献   

3.
正不想起床,总想在暖和的被窝里多待一会,这可能是大多数人每一天的第一个愿望。就在前不久,新闻播报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族群——"叫早一族"——群早晨容易赖床的人们为了能强迫自己起来互相叫早。"生活"的编辑们就属于这一族,不同的是大家只是叫同一个人。祁编辑就是一个喜欢赖床的人。据说他有三个闹钟,每个闹钟的闹铃都很刺耳,就算这样,他还是经常起不来!所以每次出差,王主编总会提醒大家叫祁编辑起床。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父亲坎蓬曾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留学。去年9月,儿子宋维莱踏着父亲足迹,又来到了南京留学。父子两代军人在中国有了一个共同的母校——  相似文献   

5.
1991年秋,全面介绍杨勇生平事迹及其军事实践的传记《杨勇将军传》,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1月26日,《人民日报》在报道这一消息时,称他是"著名战将".  相似文献   

6.
<正>古老的东方有一条巨龙,他的名字叫中国;深蓝的大海有一条蛟龙,他的名字叫中船。在中国与中船的成长历程中,有一个"孩子"叫平阳,他默默奉献、艰苦奋斗,从零到有,由弱到强,他的梦想是"为祖国铸造国防利剑,为人民制造精品装备,为自己建设  相似文献   

7.
幽默与笑话     
伍长 严厉的陆战队伍长接到消息,说他一个下属的父亲去世了。点名时他不假思索地说:"嗨,阿史,你父亲死了!"阿史马上晕倒。 几天后另一个陆战队员的姐姐去世,伍长立即召集部属。"老钟。"他大喊,"你姐姐昨晚死了!"老钟大哭。 将军知道后便把他召来,吩咐他在部属家有不幸时不要那么鲁莽。过了一星期,  相似文献   

8.
针线包的故事冯少权一九六九年的春天,「文革」正在进行。被打伤的父亲快不行了,在床上躺了几天,茶饭没进一口。晚上,母亲把我叫到父亲床边。父亲从床头拿出一个蓝粗布包,他示意母亲打开,母亲轻轻地打开,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用粗麻布做的针线包,里边插了两根粗而...  相似文献   

9.
情系山里娃     
群山环抱,沟谷深邃,白云轻吻茅屋顶;山路陡峭,九曲八弯,上学步行6小时,这是重庆奉节县上庄乡穷得出了名的铁架梁。在吐祥中学读初二的杨勇一家就住在这里。 放暑假那天,杨勇与其他住校的同学一样肩背书包,手拿空米袋上路回家了。而今天杨勇一出校门,腿上格外有劲,他一路小跑,离家老远就喊:“妈妈,妈妈……”杨勇的妈妈听到喊声,觉得儿子平  相似文献   

10.
每当夜幕降临,地处鲁西北平原县石庄村的一个家庭小院里,就传出阵阵歌声和乐器声,村里人聚精会神地观看着“父子剧社”的精彩演唱。这个“父子剧社”是父亲高义廉。儿子高方平办的。老高今年53岁,原是这个村的民兵连长。他自幼跟随老艺人走南闯北,学会了吹拉弹奏和民间各种戏唱,练就一副好嗓子。儿子高方平,年方22岁,是  相似文献   

11.
正"老沙"真名叫沙洪涛,今年才二十八,帅小伙一个,是沈空某师警勤连连长。平时为人随和、待人真诚,大伙都叫他"老沙"。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老沙深谙此理,他苦练军事技能,努力精通警卫专业"十八般武艺"。每天坚持对着镜子练半小时军礼、贴半小时墙根,每天一百个俯卧撑、一百个仰卧起坐、一百个马步冲拳……2011年3月,刚刚带完新兵连的老沙,家里传来父亲病重的消息,  相似文献   

12.
如歌的生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父爱"。故事的主人公叫杨成贵,解放军第8医院原副院长。杨成贵有3名亲生子女,但他却是13个孩子的父亲。而13个儿女中有9个先后上了大学,3个考取了研究生。如今,有6名子女和杨成贵一样选择在西藏默默奉献,让如歌的生命在雪域高原鲜艳绽放。  相似文献   

13.
三请老爹     
今年农历正月十九日,河南省沈丘县白集乡小张庄村的一位年轻小伙子,一大早便急匆匆地来到村外一间小房里,低声细语地说:“爹,请回家吧!”床上躺着一位年近六旬的老人,听到喊声掀开被头,怒冲冲地对这位小伙子说:“你还有脸见我?你给我出去!”说完蒙上了头,再也不吭声了。小伙子叫张连明。老人是他的父亲张运峰,是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复员军人。父子因何闹矛盾?原来是连明媳妇又怀了胎。老人张运峰知道此事后问儿子:“你媳妇已生有孩子了,还不中?咱这个‘五好家庭’可不能破了国家的规  相似文献   

14.
毕鸿是我军校时的班长,自从春晚小品"不差钱"火了之后,他就被我们"毕姥爷"、"毕姥爷"地叫了起来,可是我们这个"老毕"他可有点"二"。毕鸿是我军校时的班长,自从春晚小品"不差钱"火了之后,他就被我们"毕姥爷"、"毕姥爷"地叫了起来,可是我们这个"老毕"他可有点"二"。说他"二"要先从新训说起。新训之初走齐步,每一个大一新生都将吃奶的劲用在摆臂上。一天,忽然有人"啊"地大叫一声,训练  相似文献   

15.
在豫北大地传颂着父子两代“民兵营长”的动人事迹。父亲乔希臣是河南省“民兵模范”,1960年5月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毛泽东主席授予他一支半自动步枪,获得四枚奖章。1986年父亲去世后,儿子乔丙贵继承父亲的事业,又担任了民兵营长,他连年被博爱县评为“先进民兵干部”,受到省军区首长的赞扬。1945年,乔希臣就参加了民兵组织,配合部队与敌人展开游击战。他曾赤手空拳从敌人手中夺下一挺机枪,荣立战功。解放后,乔希臣担任七方村民兵营长30  相似文献   

16.
画里话外     
《兵团建设》2012,(13):55
幽你一默野生部落固定工作六岁的小芳很可爱,常常有班上的男生向她求婚。有一天,小芳回家后跟妈妈说:"妈妈,今天小强向我求婚,要我嫁给他……"妈妈漫不经心地说:"他有固定工作吗?"小芳想了想说:"他是我们班上负责擦黑板的。"指挥儿子对父亲说:"爸爸,学校成立了一个乐队,我想参加,学校说乐器要自己带。"父亲盯着儿子想了半天,随后递过一根筷子说:"孩子,咱家穷,你去当个指挥算了!"我也是有个人第一次在集市上卖冰棍,不好意思叫卖。  相似文献   

17.
他叫高建昆,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一是出国留学;二是入伍当兵,但他自愿选择了后者。他叫陆伟,人们称他鹿城餐厅的“小老板”。当他父亲要把餐厅的财产交给他管理时,他拒绝了。他说:“等我当好四年兵回来再接你的  相似文献   

18.
在美丽的汾河西岸,坐落着一个拥有上万名职工、创造过无数全国乃至世界第一的大型国有企业——太原重型机械集团。在该集团民兵高炮连,有一位"老民兵"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叫林克西,今年52岁,脚穿49号鞋,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大脚老兵"。  相似文献   

19.
难忘父爱     
二十年前,我有幸亲历了南疆边境的最后一缕硝烟,捧回一枚二等功奖章。但令我常常萦怀于心的却是和奖章并存的5元纸币,它一直沉睡在奖章盒内,伴随我东奔西走。因为它浸渍着父亲的汗水,是拳拳父爱的见证。高中毕业后,我怀着一颗报国之心,也带着父亲满腔的期望参军。入伍刚一年,部队就奉命开赴云南老山前线遂行防御作战任务。临战训练快结束时,一天,突然收到父亲来信,说可能来看我。我并没在意。记得当初部队还驻重庆大后方时,他就说过要来看我,但后来听说来回路费要好几十元后(那可是庄稼人一年的总收入啊),父亲终究没有来。而今,我远在千里之遥的边关,父亲却说要来,而且是"可能",认为当然是不可能来的。可是第二天,父亲居然就到了,同行的还有老乡的父亲李叔。父子见面,悲喜交集。喜的是在我即将出征之际,还能与父亲相聚,该有多么的难  相似文献   

20.
钉子     
一个男孩有坏脾气,于是他的父亲就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每当自己发一次脾气做错一件事就钉一根钉子在后院的围篱上。第一个月,这个男孩钉下了30根钉子。后来慢慢钉下的钉子少了。他的脾气也得到了控制,做的错事也少了。终于有一天,他告诉父亲,说他的坏脾气少多了。父亲再对他说,从现在开始,你每当控制住一次脾气,避免了做错一件事,就拔出一根钉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