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月3日,以色列再一次空袭叙利亚境内目标,但以军战机没有进入叙利亚领空。以色列官员稍后证实,以军空袭旨在阻止叙利亚向黎巴嫩真主党武装运送导弹。以色列4日证实对叙利亚实施了空袭,同时重申“有决心防止叙利亚政府掌握的化学武器等流入恐怖分子手中”。  相似文献   

2.
据以色列《耶路撒冷邮报》、《国土报》等媒体报道,为拯救遭巴勒斯坦武装绑架的大兵沙利斯,从6月30日开始,以色列国防军对加沙采取代号为“夏雨”的解救行动。在这次行动中,以军究竟动用了哪些先进武器参战?它们在行动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以色列媒体陆续披露了其中的详情。“梅卡瓦”MK.4主战坦克:将加沙堵死的“碉堡”以军哥兰尼旅是这次地面进攻的主力。  相似文献   

3.
在最近的巴以冲突中,以军频繁使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对巴勒斯坦目标进行打击。其中有以色列海军的一支精锐部队,俗称“蛙人”,其正式名称为海军第十三突击队,担负着以色列海军特种作战任务,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以色列建国初期,是以色列历史最为悠久的特种部队之一。 组建于1948年的这支特种部队曾多次参与重大特种作战行动,1973年2月21日,突袭了的黎波里和黎巴嫩的巴解游击队基地;1973年4月9日,突袭了位于贝鲁特市中心的“黑九月”和“法塔赫”的司令部;1980年,潜入黎巴嫩,在巴解组织总部发信号指令,为以色列海军的导弹  相似文献   

4.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5.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6.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7.
7月12日以来,借着两名士兵被黎巴嫩真主党武装掳走,以色列开始大打出手,对黎巴嫩发动了自1982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军事打击行动。以军左右开弓,中东地区再次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那么,这场不是战争的“战争”会怎么发展下去?结果怎样?我们不妨通过以下几篇文章来打探一番。——编者  相似文献   

8.
未雪 《环球军事》2009,(3):14-16
2008年12月27日,以色列突然对加沙发动了代号为“铸铅”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猛烈打击哈马斯武装力量。在实施大规模空中打击之后,以军地面进攻随即展开,加沙地区炮声隆隆,大量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9.
在德国政府的积极斡旋下,以色列与黎巴嫩真主党经过3年的秘密谈判后,终于拉开了一揽子战俘交换活动的大幕。当地时间1月29日上午12时左右,位于德国科隆附近的一个空军基地见证了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交易”。在德方官员的主持下,包括23名黎巴嫩人在内的36名囚犯从一架以色列军用飞机上走出后获释,而在另一架飞机上的以色列退役上校坦南鲍姆以及3名以军士兵的尸体则被黎巴嫩真主党交予以方。当天,以色列还在以黎边境将59具真主党成员尸体归还黎方,并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释放了400名巴勒斯坦囚犯。  相似文献   

10.
10月31日,以色列总理沙龙提名前国防军三军总参谋长沙乌勒·默法兹担任国防部长一职,并于11月4日获得议会批准,取代先前辞职的工党领袖本·埃利泽。于今年7月初离任的以色列军队总参谋长沙乌勒·默法兹今年64岁,出生在伊朗首都德黑兰,9岁随父母移居以色列。18岁加入以色列国防军,以一名伞兵的身份参加了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时,默法兹已经战功卓著,成为以色列精锐伞兵部队的一名指挥官。他还参加了1976年千里奔袭乌干达恩德培机场解救人质的行动。 在1982年以军进攻黎巴嫩时,默法兹是当时的国防部长沙龙手下的步兵旅长。此后,默法兹一直在为把以军建设成中东地区最强大武装力量而努力。他于1999年担任以军总参谋长一职,任期4年,今年7月期满卸任,由摩西·亚阿龙将军接任。亚阿龙和默法兹一样,也是主张对巴勒斯坦采取强硬政策的鹰派人物。 默法兹与沙龙在巴以冲突上的强硬立场  相似文献   

11.
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埃叙军队以突然袭击拉开了战幕,这使自称“军事大国”的以色列陷入被动的泥潭,遭受了重大损失。战后,各国军界纷纷评说以军初期失利的原因,认为是由于埃叙军队战前成功地组织了战略欺骗、埃叙军队选择了最为有利的开战时间和以军的情报掌握不准等等。对上述原因我并无悖议。但通过对已有资料的研究,笔者认为,以军战争初期失利的主要原因还在于战略指导的失误。一、过于信赖事实上已经失灵的“遏制战略”,影响了临战准备。 1967年的“六·五”战争结束以后,深信自己战无不胜的以色列确定了“遏制战略”这样一条国家安全政策。所谓遏制,实质是指让对方通过对战争的利害得失作出合理的判断而产生恐惧心理,进而使其不敢发动战争。一般来说,这种目的的实现,首先是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的。以色列的遏制战略的基本设想是:在短期内,加强对危险地区的防御,在军事上保持快速反应能力,严密警戒边界,随时击退阿拉伯人的进攻,以这种实力打消阿拉伯国家的进攻念头。同时,不断发展本国的综合国力,保持战争潜力,以军事上的绝对优势迫使阿拉伯人放弃继续战斗的意志。以色列认为,“遏制战略”成立的基本条件有两点:一是埃军渡过苏伊士运河发动进攻时,在其桥头阵地的初期阶段就会被以军的快速反击所粉碎。正象国防部长摩西·达扬所宣称的那样:“任何企图渡过运河的埃及军队都将在24小时内被  相似文献   

12.
此次黎以冲突中以海军的作用和表现7月12日,黎以武装冲突急剧升级,中午时分以空军的“幼狮”式战斗轰炸机群空袭炸毁了黎巴嫩南部的七座桥梁和一座电厂。下午,以军装甲部队在 F-16、F-15战机编队掩护下侵入黎南部边境地区展开搜索。同时,以海军出动了轻型导弹护卫舰、导弹巡逻艇编队从地中海海上对黎境内的真主党武装目标进行了炮击。这是自2000年5月以军撤离黎南部地区以来,首次对黎巴嫩境内发动“由海到陆”的濒海打击作战,意义非同寻常。7月13日清晨6时,以色列又出动空袭机群与水面舰艇联合编队,轰炸和炮击了贝鲁特国际机场、黎东部贝卡谷地里亚  相似文献   

13.
以军忽视了黎游击队反舰能力 2006年7月13日,以黎冲突爆发,以色列政府决定立即从海上对黎巴嫩各个港口和部分海岸线实施封锁,并将此任务交给了以色列海军。接到命令后,以色列海军立即派出导弹护卫舰和导弹巡逻艇占领了预定的水域。事后看来,以色列海军司令部对于执行这次封锁任务有些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14.
以色列十分重视妇女在国防军中的作用。它是世界上惟一对妇女普遍实行义务兵役制的国家。巾帼不让须眉,女兵在以军各个兵种和部门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夺得“亚洲小姐”桂冠 为了让世界了解以军,树立以军的亲和力,以军当局着实动了一番脑筋。佩肩章的以军美女秀作为以军的形象大使,经常在世界各地“亮相”,参与各种选美活动。从台下观众的眼神里你就可以看出,这绝对是以军一种迷人的秘密武器。  相似文献   

15.
动态     
以黎战争促使以色列新型侦察机提前飞向战场在不久前的以、黎冲突中,以色列临时决定将其最新型的侦察机——"沙威特"(Shavit)投入作战。在作战中,该侦察机在未离开以色列安全领空的情况下从黎巴嫩及其周边地区收集、处理了大量的电子信号。事实证明,以色列启用该机的决定虽然有些仓促,但效果却极为成功。"沙威特"侦察机是这次以、黎冲突中少数让以军感到惊喜的装备之一,该机是一架装备了埃尔塔公司远程传感器及侦  相似文献   

16.
3月22日,哈马斯的创始人兼精神领袖谢赫·艾哈迈德·亚辛在离家几步之遥的清真寺外遭以军AH-64直升机发射的3枚导弹袭击,当场身亡。随后以色列当局承认对该事件负责,并宣称将继续使用“定点清除”战术捕杀哈马斯组织的所有领导人,甚至包括巴解组织领导人阿拉法特。根据巴勒斯坦官员提供的资料,自2000年9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已经“定点清除”了超过150名巴勒斯坦各派高级官员及其骨干。尽管国际舆论纷纷对以色列的这种做法予以谴责,但从军事上讲,作为一种以军在被占领土专门为对付反以组织领导人或反以武装分子而设计的实战战术,经过多年的运用与完善,“定点清除”已经成为以军成熟而行之有效的战术手段,并且引起了美、俄等国军方研究甚至仿效的强烈兴趣。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时间7月15日凌晨,以色列海军“哈尼特”号轻型护卫舰在黎巴嫩近海巡逻时,遭到黎巴嫩岸基反舰导弹的还击,导弹突破了“哈尼特”号的防御系统,造成尾部  相似文献   

18.
半月回放     
数字Numbers180辆7月26日,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宣布,俄将在2011年之前向阿尔及利亚出售约180辆T-90S主战坦克。在7月下塔吉尔武器装备展期间,俄罗斯已与阿尔及利亚达成了一项为期4年的军事技术合作合同,总价值达10亿美元。3个师7月27日,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哈卢茨宣布,以军将再动员3个预备役师1.5万人,以加强在黎巴嫩南部对真主党武装的清剿行动。以色列安全内阁当天早些时候作出决定,暂时维持以军目前在黎巴嫩南部的行动规模,同时大规模动员预备役部队。46亿美元7月28日,美国国防部国防安全合作局发表声明说,美国政府计划向沙特阿拉伯…  相似文献   

19.
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复杂的宗教环境,再加上最丰富的石油资源,客观上使得中东地区多年来一直矛盾重重、战事频繁,5次中东战争更使得它一度成为世界上最敏感、最富有爆炸性的地区。在这5次中东战争中,一些焦点事件也特别值得关注。 贝卡谷地空战:中东战争史上最大的空战 贝卡谷地空战发生在第5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期间。以军入侵黎巴嫩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摧毁位于叙利亚和黎巴嫩边境的贝卡谷地中的导弹  相似文献   

20.
装备零讯     
以色列再次购买精确制导炸弹补充战备库存量近日,以色列空军表示,拨款1.5亿美元用于采购数以千计的精确制导弹药组件,旨在补充2006年7~8月期间在黎巴嫩与伊斯兰抵抗组织作战的军备消耗。以色列空军将采购美国波音公司价值1亿美元的“杰达姆”炸弹,这是以色列自在黎巴嫩开战以来与美国签订的最大的一份订单。此次采购“杰达姆”炸弹的订单属于美国向以色列出售5000套“杰达姆”炸弹组件订单的一部分,已于2004年就获得了美国国会的批准,因此,此次采购订单无需再次获得国会的进一步认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