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蜿蜒千里的太行山,百岭互连,千峰耸立,万壑沟深。山中多东西向横谷(陉),著名的有轵关陉、太行陉、内陉、滏口陉、井陉、飞狐陉、蒲阴陉、军都陉等,古称"太行八陉",是早先晋冀豫三省穿越太行山相互往来的8条咽喉要道,也是三省边界的重要军事关隘。军都陉,为"太行八陉"之第八陉。广义的军都陉,从北京昌平南口起一路向西北,沿途经居庸关、水关长城、八达岭长城出八达岭隘口,古陉道穿行在太行山和燕山交界的大海坨山、西山和军都山之间的怀来盆地。  相似文献   

2.
正太行八陉井陉地理志考井陉,是太行八陉之第五陉,以地形而得名。唐《元和郡县志》载:"四面高,中央下如井,故曰井陉。"宋《太平寰宇记》亦载:"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井陉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井陉,指井陉东口的土门关(古并陉关)。广义的井陉是地理概念,是指从井陉东口(河北开陉县土门关)到井陉西口(山西平定县故关、娘子关一线)的古驿道,基本与桃河并行。井陉古道两边  相似文献   

3.
正蒲阴陉,通常指河北易县向西经紫荆关再向西至河北涞源县的一线狭长谷地。古人把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的第七陉。蒲阴陉一线地势西高东低,陉西口的涞源县海拔约800米,东口易县海拔约60米。通过蒲阴陉东突易县,已无险可守,冲入冀中平原便可直击北京。由此可见,紫荆关拱卫京城的战略地位。蒲阴陉两侧的山峰海拔均在1000米以上,陉底较窄,加之拒马河水侵蚀,其地形环境是坡陡崖峭、道路崎岖,因而具备了踞险防御的条件。蒲阴陉至今仍是华北通往山  相似文献   

4.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是东北解放战争战局发展过程中一个战略性的转折点,有着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它彻底粉碎了东北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各个击破东北民主联军的战略计划,扭转了东北战局,对推动东北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实现了"坚持南满,巩固北满"的战略目的,为把东北建成巩固的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贯彻执行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丰富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为十大军事原则的形成提供了实践依据;彰显了胸怀全局、勇于担当,不惧困难、团结协同,不怕牺牲、敢打必胜的革命精神,这些精神成为人民军队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一 太行山位于晋冀豫三省边界,高山连绵,地势险要,西有吕梁山,北有五台山,南临黄河,东接冀鲁平原,是华北的战略要地之一. 抗日战争一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就已估计到华北抗战形势必将日趋恶化,并预定在日寇深入山西时,以八路军的3个师,分别控制吕梁、五台、太行诸山脉,作为开展华北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积蓄力量,坚持长期斗争的战略基地. 1937年9月底,八路军129师继115师、120师之后出师抗日,到达了山西前线. 这时,华北的日寇在占领北平、天津以后,以20万兵力沿平汉、津浦、正太、平绥诸铁路大举进犯,连陷保定、石家庄、邯郸、沧州、德州、大同等重要城市,并图一鼓而下太原.国民党在华北的许多军队和政府人员,弃城失地,狼狈溃逃.华北地区陷入一片混乱.  相似文献   

6.
1946年12月11日至14日,东北民主联军辽东军区在吉林省白山市八道区七道江村召开师以上干部军事会议,讨论关于坚持南满根据地斗争问题,史称“七道江会议”. 一、会前形势 抗日战争胜利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统治集团,在美国支持下,蓄谋发动全面内战,消灭共产党,消灭解放区及人民军队,并把抢占东北解放区做为它的一项重要战略计划.1946年9月,蒋介石亲飞沈阳,对东北制定了“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方针.即在南满采取攻势,在北满暂取守势,首先消灭东北民主联军南满主力,占领南满解放区,切断东北解放区与华北解放区的联系,阻隔东北解放区与山东解放区的海上通道,解除后顾之忧,等待关内抽兵增援东北,再全力转兵北上,夺取北满解放区,占领全东北.  相似文献   

7.
<正>"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看吧!千山万壑,铁壁铜墙,抗日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当冼星海作曲的这首耳熟能详的抗战主题歌曲响起来的时候,抗战的硝烟似乎又一次在太行山上燃起。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八路军成立80周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70周年。又是一年"七一"党的生日快到了,座落在太行深处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的黄崖洞景区人头攒动,红旗招展,  相似文献   

8.
石家庄是千年古郡、百年城市,东临渤海、西倚太行、北承京津、南接中原,是东出西联、南下北上的战略节点城市,古称"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今为"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门",是全国重要的铁路、公路和通讯枢纽。近年来,中共石家庄市委、  相似文献   

9.
巍巍太行山,一方用鲜血染红的热土。战火纷飞的年代,这里曾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巾帼英雄,50年前被华北《新华日报》大力赞誉的“太行女杰”李才清,新时期闻名全国的“爱国拥军模范”刘金鱼和“太行拥军五大妈”,都是她们中间的杰出代表。 也是在这方热土,也是在那个年代,还诞生过一位经历“三死一生”、威震敌胆的女英雄,她那传奇的故事至今仍流传在太行山的  相似文献   

10.
金秋10月.太行山脉层林尽染。河北省国防后备力量城市防空作战演习演示.涵盖全省各军分区(警备区)11个市的民兵专业技术分队、人防专业队、交通战备队和6个预备役师旅的数字化炮兵,专业救护部队、无人机分队云集在太行脚下,群雄逐鹿。  相似文献   

11.
东北抗日联军余部退入苏联境内后,为统一领导和管理,分别建立北、南野营。苏德战争爆发后合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并根据生存发展的现实需要,同时接受苏方授予的"苏联远东红旗军独立第88步兵旅"番号。教导旅组建后,坚决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在苏军帮助下进行系统的军政整训,不断派小分队返回中国东北,继续开展对日游击斗争,并在配合苏军远东战役、参加对日战略反攻中发挥了特殊作用,为加速日本法西斯的彻底灭亡、全面收复中国东北,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冀鲁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创建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位于太行山以东,泰山以西,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五省结合部,东界津浦铁路,西临平汉铁路,南跨陇海铁路,北缘卫河,黄河由西南向东北横穿全境,京杭运河、东平湖、微山湖纵贯南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自古为兵家必争  相似文献   

13.
声音     
《现代舰船》2012,(6):8
"中国与8个周边邻国存在海上争议,这8个国家从北到南依次为朝鲜、韩国、日本、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尼,而且与每个国家争议的具体情况还不完全一样。"——邓中华,中国外交部边界与海洋事务司司长。"山脉和海洋很难移动,但网络空间却可以借助开关关上和打开。电子的全球移动远比大型舰船的远距离移动更为廉价和快速。多功能航母特遣部队和潜艇舰队的研发成本是许多国家无法承担的,也因此确保了美国的海上优势。但进入网络的  相似文献   

14.
在太行山脉北麓,有一个古称蔚州的地方,这里既是战略要塞,又是交通枢纽,也是产煤大县。近年来,由于大批外来务工人员汇聚此地,治安形势严峻。然而,这里却拥有一支被当地政府称之为"快反部队"的民兵应急分队,他们战时能应战、平时能应急,关键时刻冲在先,危难之处抢在前,成为当地维护社会稳定和群众利益的"守护神"。  相似文献   

15.
光荣的武乡     
郭宗忠 《国防》2013,(8):83-83
去山西武乡,是带着一份敬仰来到这片革命圣地的。一路参观了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百团大战指挥部砖壁,百团大战关家垴古战场,以及全国唯一的八路军纪念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最后竟站在了杨尚昆为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题写的"光荣的太行山,光荣的八路军"面前。此刻,我感到再没有什么比"光荣的武乡"这几个字更有分量,更能够触摸到武乡的灵魂——那是八路军的太行精  相似文献   

16.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开赴华北前线对日作战。八路军总部由陕西云阳出发, 9月 15日从芝川镇渡河入晋北上。原计划进到恒山山脉的灵丘附近,但是根据毛泽东“变更原定部署”的意见, 9月 23日路经五台山南麓的南茹村宿营后,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北上。 10月下旬,按照中央军委改变后的新的战略部署,八路军总部由南茹村向南作战略转移(当时称为“南移”),越过正太铁路,进入太行山地区。此后,八路军总部一直设在太行山至抗日战争胜利。   南茹村是八路军总部抗日出征后的第一个驻扎地, 也是由“北上”…  相似文献   

17.
河北,地处华北,环绕京津,东临渤海,西依太行,北接燕山,南扼中原,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多年来,经过军地各级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官兵的艰苦奋斗,河北省民兵预备役工作,由弱到强,各项建设与时俱进,全面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和显著成绩。部队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的能力不断提高,已经成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险扼古渡孟津关彦春,沙丹孟津关,位于古黄河津渡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孟县西南)之地,故名。汉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三月,为镇压黄中起义,确保洛阳安全,首次于此置关。孟津关北濒黄河,隔河与太行山、王屋山相望,南依邙山岭、洛阳,西靠崤山,东接小平津关,...  相似文献   

19.
提起老翁沟,熟悉那的人知道,它四面环山,偏僻荒凉,吃水难,风沙大,突入脑海的除了环境恶劣之外似乎别无他词;不熟悉那的人听到"老翁"连着"沟",而且还深居太行山脉,更不会对那有过多期待。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很难和信息化发生联系的"边缘之地",却驻扎着一支走在全军后方仓库信息化建设前沿的油料保管队。  相似文献   

20.
泄密以致胜     
密,总是要藏起来的。然而,在古今中外战争史上,也不乏打破寻常惯例,故意泄密欺骗对方而获得战役战斗胜利的战例。 声东击西 公元394年2月,后燕王慕容垂准备进攻西燕(今山西南部)。后燕军兵分3路,进驻滏口(今河北武安县南)、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沙庭(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后,并没有马上展开攻势,而是按兵不动,公开进行战争宣传,将本属于军事机密的行动故意泄露出来。西燕王慕容永得知敌军压境,忙调兵遣将准备应战。然而此后一个多月,后燕军仍是大造声势却不见行动。西燕以为这是一种声东击西的佯动假象,敌可能从太行山麓迂回,于是将主力南调轵关(今河南济源县西北),防守太行山口。4月,后燕军见时机已到,主力即由太行山北端出滏口,攻天井关(今河北武安县西),占台壁,大败西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