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8 毫秒
1.
装备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重要的基础产业,它的水平决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关系到中国在整个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同时,作为战略产业,装备产业是实现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国防科技工业》2011,(3):35-35
贵州省国防科技工业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方针,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打造军民结合型科研生产基地,成为我国国防工业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十一五"期间,贵州军民结合产业加速发展,民品产值年均增速达到18%.  相似文献   

3.
《中国军转民》2012,(7):11-11
为抢抓“蓝黄”战略实施机遇,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2年5月18日,山东省国防科工办组织召开了2012年军民结合产业化项目专家评审会。此次评审的项目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核电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游艇、船舶及配套、民爆等六大类高科技创新项目。  相似文献   

4.
青岛结合自身综合条件,作出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战略决策,将进一步推动青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优势地区集中打造造船产业集群区,是国外许多先进造船国发展船舶工业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船舶工业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船舶工业是为国防建设、航运交通和海洋开发提供主要装备的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船舶工业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外贸航运业发展、促进劳动力就业以及增加出口创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船舶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主要造船力量,…  相似文献   

5.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至重大国家战略以来,京津冀城市圈的形成、发展正在驶入快车道,经济发展处在全面上升时期,军民结合产业发展面临空前机遇  相似文献   

6.
作为首都的北京是全国国防科技工业最为集中的区域,军工资源丰富,发展军民结合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军民结合产业作为首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正处在高速发展时期,对北京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北京市发展军民结合产业,对于推进首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国防科技工业》2004,(3):32-33
国防科技工业工作会议提出了基础能力战略、人才兴业战略和军民结合战略等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人才兴业”战略则是根本。高校,尤其是委属高校既面临良好的机遇  相似文献   

8.
深入推进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建设,引导军民结合产业集聚发展,是国家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认定的24家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总产值达11126亿元,工业增加值3134亿元,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局面基本形成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国防科技工业》2004,(2):44-45
战略是旗帜,战略是灵魂,战略是统帅。着眼全局,筹谋未来,做好国防科技工业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是关系国防科技工业未来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科技发展规划要以全面提高国防科技工业整体素质,增强国防科技工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适应武器装备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实施“强化基础、提高能力、军民结合、跨越发展”的科技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机床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装备产业,对装备工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数控机床作为现代制造业的主流加工设备,是当前机床工业技术发展的核心,已成为基础制造装备竞争的焦点。当前,国产高档数控机床已逐步进入国民经济各重点发展领域。高档数控机床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正在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11.
总结历史经验适应新的形势把军民结合推向新阶段怀国模一、军民结合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性指导方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设之初,面临国际封锁和国内敌对势力的压力,为了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党中央英明决策,在经济基础还很...  相似文献   

12.
适应国防建设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提高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能力,是“十一五”时期国防科技工业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四个坚持”方针,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平稳较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在各地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下,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为深化国防科技工业军民结合提供了良好机遇。各地方高度重视军民结合高技术及产业发展,军工经济和地方经济融合发展进入新阶段“十一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各地从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统筹区域内外资源,充分认识进一步发…  相似文献   

13.
一、构建和谐军工发展的使命和意义●我国军工产业已具备强大的基础。面临“十一五”和2020年的发展前景,必然迎来新的做强、做大的崭新发展时期。军工产业的发展是与其担负的保卫国家安全,支撑国防装备需求的任务密不可分的。一个国家的国防和国家安全保卫能力,是神圣而十分重要的。这种使命,决定了我国军工产业的地位和重要性。其次,军工产业的发展应与我国大国地位相适应,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这些方面是构建和谐军工发展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军工产业必须要有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落后的军工产业很难支撑和满足现代化的国防装备需求。…  相似文献   

14.
总结历史经验适应新的形势把军民结合推向新阶段●怀国模一、军民结合是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战略性指导方针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建设之初,面临国际封锁和国内敌对势力的压力,党中央英明决策,在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况下,建立了独立完...  相似文献   

15.
发挥国防科技工业优势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任务。我国依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及本国实际情况.把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个产业领域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战略性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防科技工业.不仅本身许多领域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而且其战略地位和产业优势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引领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军民互动合作的协调机制,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为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也是国家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对增强国防实力,促进国防现代化和高技术发展,带动其他产业及提高工业化整体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军工产品的研制生产离不开数控装备的支撑,它的独特需求又带动了数控装备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一、国防科技工业数控装备…  相似文献   

17.
抢抓战略机遇,做强骨干企业,做精优势产品,做大产业园区,做长产业链条,加快推进整机制造、航空配套及维修等相关服务业协调快速发展。航空工业是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军民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辐射面广、带动力强、产业链长、产品附加值高,能够带动现代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新世纪来临之际我国面临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多方面的、新的、激烈的国际竞争。在这个竞争中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既要实现经济腾飞又要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仍然担负着为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双重任务这种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对于国防科技工业来说无疑是严竣的挑战但又是难得的机遇。在这种新的形势和条件下国防科技工业的军民结合、军转民应如何发展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深刻思考的重要问题。过去二十多年来我国对军民结合、军转民的内涵进行过许多研究提出过一些独到的、国际公认的见解并指导了我国军转民的实践。但面对…  相似文献   

19.
山东作为海洋大省,应抓住世界造船中心东移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构筑环山东半岛船舶工业带,实现建成船舶工业大省的目标。构筑环半岛船舶工业带的战略意义构筑环半岛船舶工业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工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船舶工业的产业关联面广,对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力大。不仅能带动机械、冶金、电子、化工、仪表、仪器等大批相关产业发展,而且能为海洋运输、海上旅游、海洋开发、国防装备提供支撑条件。船舶工业对高新技术适应性强,能够辐射带动现代电子、宇航、激…  相似文献   

20.
《国防科技工业》2006,(11):12-15
新时期对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军工民用产业也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如何加快军工民用产业发展,已成为广大军工人、特别是决策者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大力发展军工民用产业是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新体制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持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央领导同志在对国防科技工业做出的“四个坚持”重要批示中,要求国防科技工业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促进军民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在编制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时,温家宝总理指出,要把大力发展军民两用技术和大力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